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共修力量大 作者:聖嚴法師 出版時間:2014-03
2016/08/26 08:48:04瀏覽3048|回應0|推薦7

 

http://ebooks.dila.edu.tw/books/n/DDM_zh-TW_01_1-1-10 

電子書網址 

共修力量大

為什麼需要共修?

個人自修和集體共修有什麼不同?

常聽說:「寧在大廟睡覺,不在小廟辦道。」也就是說個人修行不同於集體修行,在明師指導下修行和無師自修,更是大不相同。

初學者不宜單獨修行

個人修行,應該是在已經懂得了修行的方法和修行的道理之後,而且也要知道如何來解決修行過程中,所發生的身心及知見上的疑難和困擾等問題,否則不但無法得益,相反地很可能受害。特別是修行禪定,精進勇猛的話,會有種種的禪病和魔障發生,那就是包括生理和心理的反常變化。所以,初學的人,不宜單獨修行。

集體修行,縱然沒有明師指導,尚有其他同修的彼此照顧,互相糾正,只要知見正確,不會發生太大問題。

再說,個人修行很容易變得冷熱不均,忽而勇猛精進,忽而懈怠放逸,乃因為無人約束,也沒有大眾的生活規制。勇猛過火,會引來身心疲憊而產生禪病;懈怠放逸更會使人放棄修持,退失道心。如果經過幾度的冷冷熱熱之後,便會對於修行退失信心。若在團體中修行,由於共同生活的制約,且有同修之間的制衡,會使人逐步前進,所以,比較安全。

從心力而言,個人的心力是極其有限的,初初修行的人,也無法造成修持道場的氣氛,如果能結合多人共同修行,以同樣的方式,相同的目標,共同的心態,同樣的作息時間共修,就會形成修行道場的氣氛,其中只要乃至一人正常修行,就會使得全體導入正軌。如果,多半人處於正常狀態,此種心力的共鳴、共感,就會使得每一個人得到全體修行者的全部力量,十個人參加,每一個人都可能得到十個人的力量;一百人參加,每一個人也可能得到一百個人的力量,所以,佛教贊成以集體的修行為初學者的常規。

集體共修有助成就

縱然是修行已久的人,偶爾能夠參與集體修行,也是有益的事,所以,當釋迦牟尼佛在世的時候,常有弟子一千多人,追隨佛陀過僧團的生活;在中國佛教史上,不論那一宗派,人才輩出之時,多是由於集體修行產生。例如︰禪宗的四祖道信、五祖弘忍、六祖惠能,以及馬祖道一、百丈懷海等諸大師,其門下無不龍象輩出,而他們都是集合了四、五百人,上千人等的大僧團。因此,將禪宗的寺院稱為大海叢林,大海是龍蛇混雜,魚鼈居中,但是不容腐屍。修行者的根器,雖有大小、利鈍之不等,如果腐敗了,反常了,就會被海水棄之於外。叢林之中,林木雖有大小、粗細,但是無不挺拔向上,否則就接受不到雨露、陽光,就會自然地被淘汰。

由此可見,單獨地專精修行,不是初學者所宜。

(摘錄自《學佛群疑》)

共修的力量與共修的功能

我們一定要相信共修的力量,這力量不是迷信,而是集合了共修者共同的「心」力所成。共修的功能就在於同心協力,當大家的心力方向是一致時,才能成為共鳴,這種共鳴的聲音雖然聽不到,但確有其無形的力量相互支援著。

(一)燈的燭光愈多就愈亮

所謂「三個臭皮匠,勝過一個諸葛亮」,這和我們修行的過程一樣,如果僅是一人修行,力量再強,也不過是你一個人;就像一盞燈,再亮也只是一盞燈,若是兩盞、三盞燈放在一起,情況就不一樣了,燈的燭光愈多就愈亮。同樣地,打坐時,有的人心的力量弱,好像只有一燭光,亮度不夠;但是當五個、十個心力強的人,聚在一起,這光度就增強了,不僅那個心力弱的人沾光了,所有心力強的人也會相互沾光,所以共修的功能是非常強的。

我們現在所處的這間房子,由於經常有人在打坐,所以你們一進來,自然就會感受到有一股安定力。我曾到大陸去參觀古寺院的禪堂,有些是從宋朝、明朝傳下來的,有的已經傾倒過許多次,後又再重建,但仍在原址。一進到這些禪堂,就會感覺那是一個磁場滿強,而有安定力的地方。就拿寧波天童寺來說,他們的禪堂並不是很大,可是卻有很多人在那裡開了悟,雖然那些人已經往生了,而且寺院房子倒了幾次又再重建,我一進去,仍可感覺到曾經有很多人在那兒修行的力量。

又像金山江天寺禪堂,曾經一夜之中有十八個人開悟,我一進到那裡,心中就有一種非常安定、非常明朗的感覺。

(二)互相影響,互相分享

有人不易感受到共修的好處,可能覺得和在家裡打坐沒什麼兩樣,甚至反而不能安定,因為左邊有人,右邊有人,前後邊都有人,自己老是在注意其他的人,就無法感受到共修有什麼好處。

其實,共修時所有參與者的心,在這時候是互相交融的,是沐浴在互相交融的燈光下。而且打坐的時候,心是朝著一個安定的、清淨的方向,就好像指北針,動來動去還是指著北方;因此共修時我們心的力量是共同向著一個安定的方向,既然是同一個方向,便是互相影響、互相分享每一個人心的力量,這便是共修的功能。

至於共修後彼此分享修行的心得,有什麼用處?第一種用處是,在這個時間中,可以感覺到大家是生命共同體結合在一起,這股力量使得你能繼續將修行的心力維持下去,促使你自然而然,時間到了就想去參與共修。第二種用處是,即使在共修結束,回家之後的幾天之內,共修的力量還能夠維繫著,若遇到一些心理上、生活上的障礙、波折,這時,全體共修的力量就能替你疏導。

共修時我們往往少則數十人,多則上百人,有共同的歡喜,所以經常在一起共修的人或同修伴侶間,會互相影響,甚至產生相應的力量。這就如同我們都相信父子、母女、兄弟姊妹親人之間有互相感應的能量,例如有的人在親人發生重大變故前,可能有一種預感出現,這便是共同生命體所產生的感應力。

(三)共修功能的延伸

諸位聽過西方極樂世界嗎?究竟有無西方極樂世界?這是一種信仰中的世界,我們誰都沒有去過。有的人似乎不太相信,因為沒有真正看過。可是我們從共修的觀點及功能來說明,西方極樂世界的存在的確是真的,也是可信的。

佛經中已經告訴我們佛國淨土是一個什麼樣的世界,並不是我們憑空想像出來的,一方面是佛的願力所成,另一方面是我們的心願所求。由於希望有這樣一個世界,所以大家共同來進行建設的活動;而因為大家的心,都願往生西方極樂世界的佛國淨土,那個世界就一定會出現,這也就是共修功能的延伸。

例如法鼓山,本來是沒有的,現在漸漸的形成了,這是集合許多人的心願和努力完成的,這也是共修,因為有許多人共同的願望,希望有這麼一個環境產生,所以大家獻出心力、財力和智慧力。法鼓山不是我一個人的,我只是點一把火,大家覺得這把火滿可愛的,感受到光明、溫暖、希望,許多人也一起來分享這把火;最後,我這一把火還在燃,而每個人也都點了火,加起來就是變成一個大放光明的法鼓山。

(四)向著共同的目標努力

我們要把這共修的力量,漸漸擴展延伸至自己的家庭、事業中,如果能讓跟你相關的人,都能共同努力、奉獻、推動,向著共同的目標去努力,這也算是共修。

此外,結合許多人的力量就會有較多的保障。因為自己的力量很小,如有一個團體就會得到保障、得到安全、得到成長的機會。例如:如果只有一株竹子,竹竿很容易長得東倒西歪,可是如果是一大片竹林,竹子就會長得茂密又整齊劃一, 且大多是挺直向上的,很少有彎曲的,不管颳風也好,下雨降霜也罷,竹林都是整體的,會將破壞的程度降低,這就是一個團體共同的力量,帶給個體的保障。

因此,不論是修行還是工作、事業,不能沒有共同努力的目標環境,如果沒有共同的目標,勢必非常辛苦而無意義的。有的人很欣賞《魯濱遜漂流記》那種生活,很想試一試,不過我相信大概試了幾個月,就會想再回到人間,因為那種生活其實是很無聊的,因為單獨一個人所處的孤獨世界,就是幾乎沒有目標的世界。

(摘錄自《動靜皆自在》)

懺悔的意義與功能

「懺悔」一詞,是中國佛教特有的名詞,在佛教傳入中國之前,漢文並沒有「懺悔」這兩個字的連用。而在印度,懺悔是做為一個修行人必須要具備的條件,不論自己這一生之中是否犯了過失,都應該懺悔。對佛教徒來講,懺悔可分有幾種程度的不同。

三種懺悔,程度有別

最基本的程度,就是自己犯過失,而其他的人不知道,並沒有與其他的人發生什麼不愉快的事。也就是說,沒有妨礙人,沒有讓他人受傷害,可是對於自己的修行,是有過錯,或者是一種過失,那就要懺悔。這種懺悔,是對自己個人,就是「責心懺」,責備自己。所謂責備,並不是罵自己,不是悔恨自己,而是檢討自己。檢討自己不應該犯的錯誤,而已經犯了錯,那怎麼辦呢?從此以後發願不再犯錯。這是懺悔的第一種。

第二種是「對人懺悔」。對誰懺悔?對自己所傷害的人,或者是自己覺得讓他人痛苦,或者自己知道對他人造成傷害,可是對方沒有發現。這時候要自己請罪。不管對方知不知道我們傷害了他,還是要懺悔。我們發現自己對不起人,就要跟他懺悔。懺悔的意思是說,自己做錯的事,要負擔起責任來。對人如此,甚至對動物,也是相同的。我們傷害了動物,動物是不會講話的,但是我們知道讓動物困擾了,一樣的要懺悔。

比如說,我們跟人在一起互動講話,無意之中,你說了一句讓人家傷心的話,也許你根本沒有想到你傷害了人,可是你發現這句話是不應該講的,這時候要馬上對他講:「我懺悔,對不起!從此以後,希望我對你不要再有這種行為,甚至於對所有的人,也不會再有這樣的行為了。」這是第二種懺悔。

第三種,就是犯了眾怒,或者是讓一組人、一個團體受到傷害、受到損失,不論是在精神或者物質方面,讓一個小團體或是大團體受到傷害了,就要當面懺悔,叫做「當眾懺悔」。眾,有小眾,有大眾,如果局部的人、幾個人被你傷害,或者因為受你的影響而損失了,那就對局部的人懺悔。如果整個團體,因為你做的事,而使得名譽上受損失,或者是財務上受損失,那就要向全體大眾懺悔。

舉例來說,我們僧團每半個月舉行的誦戒會,就是當著大眾懺悔。這是比丘(尼)、沙彌(尼)的受持,其實已經受了菩薩戒的在家居士,也應該是這樣。如果沒有受菩薩戒,也不是出家人,那怎麼辦呢?就是有聚會的時候,向大眾公開懺悔,或者寫悔過書,讓大家知道。在我們團體裡邊,不論是出家人或者是一個修行的人,要經常懺悔,才能保持三業的清淨。就好像我們每天都要吃飯,在吃飯以前,要把碗筷洗乾淨,吃完飯以後,也要把碗筷洗乾淨,這樣下次再用的時候,碗筷都是乾淨的。如果下一次使用的時候,發現碗筷上已經有了灰塵,還是要先洗乾淨。

已經犯的錯,要懺悔;如果自己沒有犯錯,或者不知道自己犯了錯,可是為了要修行──修定、修慧,或者發願受戒,這個時候也要懺悔。就好像是我們吃飯以前,要把餐具洗乾淨,懺悔則是恢復我們身、口、意三業的清淨。但是,懺悔以後,是不是我們的業就已經了了?我告訴大家,沒有「了」。懺悔是說,我承認自己犯了錯誤,所以要負起責任,來彌補錯誤。

梁皇寶懺,最為殊勝

現在講「懺儀」。懺儀,是大乘佛教才有的,在原始、小乘的佛教,並沒有這種集體的大眾修行。而大眾一起修行的時候,必須要整齊、要劃一,因此有了儀軌的產生。如果沒有儀軌,大家在一起修行,會互相地干擾,可能你修你的,他念他的,你拜你的,他拜他的,在時間上、動作上以及聲音上,都會互相地干擾,那就不是共修了。因此,祖師大德非常慈悲,編寫了種種的懺儀。比如,彙整〈大悲咒〉(《千手千眼大悲心陀羅尼經》)和《法華經‧普門品》,而編成一部《大悲懺》。修淨土法門,就以淨土三經而成《淨土懺》。這兩種懺,法鼓山、農禪寺都用的。

而《梁皇寶懺》,是所有懺儀之中最大的一部。除了《梁皇寶懺》之外,還有《水懺》、《藥師懺》、《地藏懺》,還有《觀音懺》(即《大悲懺》);最早還有《法華懺》,專門拜《法華經》。但是論團體的大修行,拜《梁皇寶懺》是最殊勝的,也是人數最多的。《梁皇寶懺》的內容非常豐富,它是結合著所有大乘經典的法義,以及大乘佛菩薩聖號,彙編而成。而這種修行法,對我們有什麼好處?

集體的修行,我剛才講,就是彼此互相的影響,我們的心是共同一致的,我們的唱誦是一致的,我們的儀軌動作是一致的。這時候,修行比較不會懈怠,也不容易散亂。如果單獨一個人拜《梁皇寶懺》,很可能拜一下就休息,拜一下打打妄想,沒有辦法集中心來規律地拜完。而團體一起拜的時候,由悅眾法師帶著唱誦,氣氛非常的凝聚,我們的心也比較容易一致,發起虔誠心來。比如說,我們今天有二千多人參加,這上千人的心,不可能同時都在打妄想,總有幾個人,心非常安定、非常專注。只要幾個人心是專注、虔誠的,我們的氣氛就跟著凝聚一起。如果人少,氣氛可能沒有那麼凝聚。所以,人愈多,修行的效果愈好。

我們有七天的修行,叫做「七永日」,就是七天之中,不間斷地、不休息地在用功。所謂「永日」,就是每天早上起來要先調心,很虔誠地準備來拜懺;而拜懺回家以後,還是保持著拜懺時的心情。這樣一天下來,都是在修行的信心之中,叫做「一永日」,七天則是「七永日」。這七天,諸位雖然沒有住在寺院裡,最好能夠持「八關戒齋」,以清淨的身心來修行七天。

拜懺功能,消業除障

我們拜懺時,念的是佛菩薩聖號,念的是佛經的經句,可是沒有拜懺時做什麼呢?念「阿彌陀佛」!如果沒有拜懺時,你在閒言雜語,那就不能叫「一永日」、「七永日」。在家居士能夠七天都來,那是最好的,如果無法每天來,至少要有一個永日。你來一天,就有一天的清淨、精進;來七天,就有七天的精進、清淨。這有什麼好處呢?我剛才講,懺悔以後,能不能消業、除障呢?當然能夠。如果不能夠消業、除障,我想大家都不會來了。可是,消業、除障的意思是什麼?

業,主要是緣於我們的心,我們的心打結了,就是障礙、業障。如果你懺悔之後,心裡不再打結,這就不是障礙。當我們的心沒有障礙,遇到種種外在的障礙,也會減輕,也會減少。這什麼原因?有兩個原因。第一種原因,因為從過去世到今生犯的錯誤,我們已經承認犯了錯誤,也願意承擔責任,接著就是如何來彌補、補救我們所犯的錯誤。

怎麼補救法?第一,發願迴向給那些靈界的怨親債主。我們拜懺時,諸位有沒有寫牌位啊?這就是在發願迴向給他們,但是能有多大的功德迴向給他們?迴向是說,你在修行,你在成就道場,你在成就弘法利生的大事業,這就是為他們做好事。因為你做了功德,迴向給怨親債主、靈界的眾生,所以他們到這裡來聽我們拜懺,跟著我們拜懺,當舉行瑜伽焰口法會時,他們也會來聽。

我們拜懺,都是用佛法、用佛號,瑜伽焰口法會是用種種的真言,可以讓他們直接得到利益。就好像是說,我們請他們來聽聞佛法;就好像是說,我們為他們請客,不是用嘴巴來吃,而是用心來接觸佛法的利益。他們聽了佛法以後,也能夠心開意解。這樣一來,也就不會冤冤相報。

另外,我們拜懺時,除了超度怨親債主,對其他的孤魂,也請他們來,為他們做大布施。這就是彌補了往昔所造的種種諸惡業,使他們受到傷害,如今我們做佛事,來彌補過失。這樣子,是不是我們的罪業全都消了呢?沒有,只能夠說,他們暫時不會來逼我們的債。小的債務,他們不計較,如果重的債務,還是有的。因此,我們要經常地懺悔,經常地修行。

還有,佛經說:「罪性本空由心造,心若滅時罪亦亡。」罪的本質是空,而罪是怎麼來的?是我們的心造成的。如果我們的心──自私自利、貪瞋癡慢、自我中心的心,全都消滅了,就是煩惱心沒有了,便能夠生起智慧心、菩提心,證得菩提果。證得菩提果是很不容易的,但是修行就是要證菩提果。如果我們的煩惱心斷了,而證得菩提果,這時才真正的沒有罪了。

發大悲心,利益眾生

如果你尚未得解脫,但是你的心時常能夠與空性相應,那麼怨親債主也找不到你的。如果你常常修空觀,實際上就是禪修,而修行到沒有自我中心時,什麼業障也找不著你,那是不是逃避了債務呢?不是,不是逃避了債務!這時候,你要發起大悲心來。

菩提心,是智慧心,也是大慈悲心。《梁皇寶懺》又叫作《慈悲道場懺法》,是發大慈悲心,願自己利益一切眾生,那就是行菩薩道。當你發大慈悲心,利益一切眾生,你隨時隨地都是在做大布施。因為你隨時隨地在做大布施、做大好事,怨親債主只要靠近你,就會有好處。本來是怨親債主,結果變成你的護法、你的助緣。這樣子,我們的業就消了。

因此,懺悔有多種層次的功能,可小可大。如果說來拜懺,就能夠消罪業,那是不懂佛法。如何才能夠消業除罪?就是常常要發起慈悲心,多一點慈悲心,少一點自私心,你的心就能與空性相應。所謂心,多半指的是自私自利的煩惱心,自私自利的心愈重,你的業障便愈重;自私自利的心愈輕,你的業障就愈輕。

這是對我們自己來講,那對於我們的親友,也就是先亡眷屬,以及在生的親戚朋友,我們拜懺對他們有沒有用?對他們是有用的。這是替他們做布施,替他們做功德,為他們來積福。他們自己沒有來,但是你們替他做了,還是有用。可是最好還是自己來修行。諸位知道,自己修行和代替修行的功德是多少?六分比一分,六分功德屬於修行人自身,一分功德可以迴向,但還是有用的。

因此,我們人在世的時候,自己修行是最好的。如果在世的時候,沒有機會修行,不知道修行,那麼過世之後,我們還是要替他修行,還是要替他做布施。如果在世的時候,已經知道布施,已經開始修行,則功德全屬於他。

我今天講的開示,諸位聽懂了嗎?懺悔,是不是一定要來參加共修才懺悔,平常要不要懺悔?人家不知道你做錯了事,但是你自己犯了錯,要不要懺悔?自己對人不起,人家也知道,怎麼辦?如果對許多的人做錯了事,怎麼辦?要當眾懺悔。可是很多人很愚癡,做錯了事,不但不認錯,反而編出很多的理由來,說錯不在我。而這種人,更是罪加一等。所以,身為一個佛教徒,做了錯、犯了過,一定是自己負責,也要對人負責,這是最基本的懺悔。

還有,為什麼要共修懺悔?一個人不能拜《梁皇寶懺》嗎?一個人可以拜,但是不夠好。一個人修行,力量是一根紗,十個人一起修行,就變成一條線。如果是千支紗在一起,就是索纜。共修的力量大。因此我們要辦這樣的法會,大家一方面來種福田,一方面修福修慧。拜懺,事實上就是修福修慧的大功德。

(二○○五年八月八日講於農禪寺《梁皇寶懺》法會)

消災、延生是可能的嗎?

佛法所講的因果,就是指自然力的平衡。災難現象的發生或幸福的來臨,就是因果的酬償。善因的酬償是富貴壽考,惡業的酬償是災難病厄。所以從佛法的觀點而言,消災、延生的最好辦法,是為善去惡。

消災、延生的原理,在於懺悔及發願。應該接受的果報,必須接受;但是在懺悔心生起之後,願心發起之時,未發生的果報也會跟著轉變。這好像犯罪的人,在受審之時,若承認犯行而有悔意,並和法官合作的話,法庭對他的判罪量刑會減輕。古有戴罪立功、將功贖罪,今有判緩刑而不收監執行,有不起訴處分,還有庭外和解等,都是雖有罪行的因,而能轉變了犯罪果報的例子。

祈求消災、延生的人,不會一邊祈求,一邊繼續造惡,這即是懺悔。而且以做佛事的誦經、拜懺、布施、供養來求消災、延生,便是對淪於鬼神道中的宿世怨親債主,用佛法開導,使之心開意解,脫離苦趣,不再索還舊債。再者,由於發願的力量,而將未發事件的因素改變。若繼續作惡,便和災難的原因相應,若棄惡向善,便消弭了災難的因素而遠離災難了。

所以,發願、學佛、修善,能夠改變未來的命運。當然,其中有佛法不可思議的力量在;經中說,皈依三寶即有三十六位大善神來做護持,求願消災、延生的人,既皈敬三寶,當然也有善神護持。由於無始以來,善惡因果循環不已,而且複雜之至,恩恩怨怨,彼此交錯,誰先欠誰,一般眾生乃至於羅漢都難辨明;若以佛法的力量和護法善神的庇佑,應受的果報,也不一定非受不可。例如富貴者不會和貧賤之人計較小債而急求償還,當宿世的怨親,超生離苦之後,心頭的怨恨消除了,便不再以怨報怨了,這就是消災和延生的道理。

(摘錄自《學佛群疑》)

梵唄和修行

梵唄和修行生活是連在一起的,也是大眾共修用的。

祖師們對梵唄的解釋是,用來歌頌三寶及讚歎三寶的功德。但很多人可能沒想到,梵唄還有一種特殊的功能,除了讚歎諸佛的無量功德之外,同時也是修定及安心的方法;特別是年紀輕的人,血氣方剛,有用不完的氣力、體力,或者是積了悶氣,又不能大吼大叫,行動也不能放肆,就可以藉著梵唄,一方面可讚歎三寶的功德,一方面又可以調和身心。

梵唄雖然不是一般世俗的歌唱,但同樣具有歌詠的效果。自己唱或是聽別人唱,都是一種修行。自己唱是自己在修持,同時也成就他人的修持。如果有人不喜歡唱誦,或是不想當維那((編按:法會中,帶領與會大眾梵唄唱誦的法師)),這都是因為不了解梵唄功用的緣故。

放眼看看各國的道場,不論是在家人或出家人聚會,都有課誦及法會的儀式。例如日本的禪堂,向來是最簡單的,但還是有課誦,其主要目的是在調劑修行人的身心,同時也是禪修的方法之一。還有西藏、南傳的佛教,以及天主教、基督教和回教,都有他們各自的唱誦。

在佛殿上梵唄用的法器,稱為「龍天眼目」。課誦時,一方面是向龍天護法諸神說法,並引導他們生起歡喜心及恭敬心,來學法護法;同樣也幫助我們順利修行,讓那些多餘的氣力、體力及煩惱、悶氣,唱過以後就沒有了。從讚頌中,內心的衝突及不平會自然而然地化解,故有攝心安心的功能,這個作用是非常明顯的。

昔日我還是小和尚在學唱誦時,會在門上貼一張紙條寫著:「新學沙門練習課誦,請諸護法龍天免參。」因為練習當中,有時候唱腔會脫板,或是掉以輕心而唱錯,假如沒貼上紙條,龍天護法聽到了會因為我們的不如法而起瞋心。所以出家人做任何事都有它的道理,皆須懷著十分虔敬的心,用威儀的態度來練習梵唄。

目前常住眾練習唱誦,如果沒有在門口貼上紙條,至少於練唱前也應合掌默禱:「我們現在練習梵唄,若唱錯了,或沒有表現得非常恭敬之處,請龍天護法諸神免責。」如此,大眾便會練得非常認真。

請常住大眾要肯定梵唄的功能,尚未學會的人要勤加練習,課誦時更要虔誠而用心。是修行,也是結緣。

(摘錄自《法鼓晨音》)

如何進行共修?

〈大悲咒〉與《大悲懺》

之於經懺,自己一向抱持著一種既複雜、又矛盾的情感。從小,自一落髮剃度,成為一名小沙彌,我便也就是一名趕經拜懺的「經懺僧」了。於狼山,每日醒來,固然要念佛拜懺;到了上海的「大聖寺」,那更是一個純粹的經懺道場,每天夜以繼日地,只是忙著為施主家增福延壽,為超薦亡靈而誦經、拜懺、放焰口,再也沒有任何讀書的時間與空間。

少時於狼山,一直有個深深的感慨,即佛教界人才奇缺,為死人超度的經懺僧每每皆是,能講經說法,契入佛理,化導迷俗的,卻如鳳毛麟角。於上海「大聖寺」日日進進出出、趕經拜懺,更深化了一己的決心。我於是要求師公上人,讓我出去讀幾年書。就這樣,成為上海靜安佛學院的一名插班學生。

然而,即若是在靜安佛學院,在物質非常艱難的窘迫中,學僧們也必須兼作經懺佛事,來維持學院的生活費與教育費。

因此,經懺始終如影隨形,成為從幼至長,最大的迷思。

我一方面痛恨經懺,恨它使得佛法窄化、墮落,淪為某種虛有其表、浮濫不實的商品模式──僅為超度死人、亡靈、鬼神而用。將佛法簡化為「經懺」,而汲汲營營。徒然代表了「法」的衰微,及僧才、僧格的墮落。

然而,另一方面,唯其從小便不斷拜懺、持咒,經由佛菩薩的慈悲加被,而不住地跨過一段段肉體、精神的困厄與障礙,我更深刻地體驗了懺法中所具有的不可思議的「洗滌」與「淨化」、「悔罪」與「拔贖」的力量──透過懺法,行者的確可以滌淨累世累劫,由於人性的無知無明、惡質雜質,以及瞋癡愛恨,所積澱的業力障礙。

(一)〈大悲咒〉與《大悲懺》

經懺,包括的種類繁多,以觀音為主的《大悲懺》僅是其中之一。

是與觀世音菩薩的甚深因緣罷,整個飄搖、動盪的青春,我日日所拜、所持的,即是《大悲懺》。

但是,〈大悲咒〉與《大悲懺》是不是一樣呢?兩者究竟有何關聯?又有何差別?不少初入門的佛子都會湧生這樣的困惑。

〈大悲咒〉與《大悲懺》,兩者系出同源,皆出自《大悲心陀羅尼經》。「陀羅尼」,即「咒」的意思。〈大悲咒〉即是千手千眼觀音於這部經典中所宣說的無上咒語,也就是千手千眼觀音的根本咒。它一共包含了八十四句,四百一十五字。

《大悲懺》則是相傳為世尊幼子「羅睺羅」化身的宋代知禮和尚,根據這部《大悲心陀羅尼經》為主體,所發展、編寫、制定出的儀軌。它包含了〈大悲咒〉,以及經典的核心思想,同時,也涵蓋了安置道場、結界、供養、入懺、啟懺,以及懺悔、觀行的種種程序和儀式。誦一個〈大悲咒〉僅需幾分鐘的時間,拜一部《大悲懺》則往往需要兩個鐘頭左右。

《大悲懺》是一類「懺門」,也是佛法中的「事門」,是透過「事相」、「儀軌」的形式,透過聲音、梵唄、莊嚴的道場、虔穆的信眾,所集體共同震盪、共同表彰的宗教情感和宗教情操。依此,它也是一項「共修的法門」。

(二)共修與獨修

為什麼一定要「共修」呢?只要夠虔誠,難道不能一人隨時隨地獨修、獨懺嗎?也許,會有人也升起如是的疑惑。

這是由於人的念頭總是一個接一個,如野馬一般地飄忽、閃動,因此,獨修、獨懺,則須具足一定的專注以及攝心的能力,行者必須對自身有十足的信心與把握,能夠察覺到一己意念、意識的散動、浮想,立即將它收攝回來,回歸於當下的懺文、懺儀中。早期,於高雄山寺中的禁足、閉關中,我個人即是採取獨修的方式進行《大悲懺》。由於它要求了高度的專注與禪定,因此,並非初修者以初始的散心、浮心便可抵達的。依此,格外需要練就一番修行的工夫與素養。

採取「共修」於初學者格外得力,唯因「木頭總是跟著木排跑」。一根木頭,可能在洶湧的河面東奔西竄,不知漂向何處;一排又一排的木筏,牢牢綁緊,則可能井然有序,片毫不失地安全抵達彼岸。這便是「依眾,合眾」的善巧方便。首先,它舉行的地點,是一座清淨、莊嚴,而寧靜、安詳的道場。人們一進入道場,也便自然地攝心莊穆起來。同時,在拜懺的過程中,由於梵唄、唱誦、儀軌不斷持續舉行著,即使心念偶爾流轉、飄忽、岔開了,也不可能完全中斷、停止下來。且由於「木頭總是跟著木排走」的巨大凝聚力,一個飄閃的妄念,根本敵不過百個、數百個,甚或上千個虔心專注的力量。因此,妄念瞬即打散,又融入強而有力的「共懺」主流中。

由是,你懺悔,他懺悔,我懺悔..集體的氛圍,帶來相互的震撼與交響;那懺悔,即如一堵氣勢龐大的洪流般,能夠發自心底的,滌淨一己內外的垢惡與罪障。

懺悔,唯有在真正的虔誠懇切中,才能發生作用,也才能具體轉變身、心。散心浮動,則很難抵達拜懺的效果。「共修」則相對的,以集體的力量,轉化了個體所可能有的散亂、疲怠,而能傾全副心意地,達到「拜懺除障」的目的。

這是為什麼世界各大宗教都採行類似的集體祈禱、禮拜和誦讚。唯因他人的虔誠,總是能喚醒自我的虔誠;他人的慚愧,也總能提醒一己的慚愧;而他人的善好,也總能激發自體的善好。以致,感應道交,在相互的輝映與激盪中,不僅在情緒上,也在具體的感受、經驗上,真真誠誠地檢省,也真真實實的懺悔、淨化了。

(三)觀音證覺的慈悲般若

自從宋代知禮和尚制定《大悲懺》懺儀,《大悲懺》法會即成為漢地通常流行,且普受歡迎的觀音法會。然而,雖屬於懺門,它的內容,並不僅僅於消極的懺悔,也不僅止於個人的消災祈福以及現世利益。做為一部「觀音法門」,它指涉了觀音證覺的般若與涅槃,也指涉了觀音的慈悲與方便。行者入懺的十大願文,分別是:

南無大悲觀世音──願我速知一切法; 
南無大悲觀世音──願我早得智慧眼; 
南無大悲觀世音──願我速度一切眾; 
南無大悲觀世音──願我早得善方便; 
南無大悲觀世音──願我速乘般若船; 
南無大悲觀世音──願我早得越苦海; 
南無大悲觀世音──願我速得戒定道; 
南無大悲觀世音──願我早登涅槃山; 
南無大悲觀世音──願我速會無為舍; 
南無大悲觀世音──願我早同法性身。

終極的,此懺的意義,仍在自我的悟覺與拔贖。通過個我的證覺解脫,而發起與觀音的慈悲相契相應的廣大菩提心,以種種善巧方便、利益,也協助有情證覺法性。

(四)逆行菩薩

除了拜《大悲懺》祈求消災淨業,在現實現世中,碰見坎坷煩惱、挫折障礙時,又該以如何的方法面對、滌淨呢?

將所有妨礙、干擾、苦惱、嫉妒、厭憎自己的,都當作是「逆行菩薩」罷。

首先,最重要的,是不起瞋恨心。一旦有恨,則如同燎原之火般,對自己,難以處理;對他人,更難原宥。恨,僅會衍生更多、更難以控制、駕馭的問題。

其次,了解自己是一個凡夫、一個猶未抵達解脫道的平常人;他人也是,仍有許多人性的闃暗無明、貪瞋煩惱在燒燃、作祟。彼此,都需要更高的學習與調整。

這樣看來,所謂的挫折、逆境,也無非只是修行「忍辱行」的時光,一段「鍊心」與「調御」的過程,同時,一旦深明因果、深信因果,行者即能以更大的寬厚與慈忍,承擔個人的業力與果報。針對逆境,汲取智慧與慈悲。

其三,該怎麼處理的事,就怎麼處理、怎麼做。盡可能的「不以自我為中心」,而客觀清明地審查狀況,於「使社會成本減至最低、耗省最小」的前提下,協助自我以及他人,共同解決困境,降低傷害。

其四,倘然發現錯誤的肇始,不在對方而在自身,更該以迅捷的速度,立即訂正,立即成長。同時,以感謝、感恩的心情面對一己的問題──畢竟由於那人的存在,使得自身才有機會看清自我心靈的「黑暗倉庫」。

如此,「以情恕人,以理律己」──對他人用慈悲,對自己用智慧。一切的坎坷、逆境,自然化為智慧的泉源,也自行蛻變為慈悲的路徑。

究竟《大悲懺》的意義,不僅在於拜懺那兩個小時的滌淨而已;更在於日常生活情境中,時時念想起觀音的慈悲與柔忍,以之做為「淨化」的楷模與行則。如此,「懺」才能在我們的生命內容中發生根本的意義。

(五)佛菩薩修證的心髓密碼

至於,不了解〈大悲咒〉會不會影響持咒的功德?乃至發音標不標準,會不會干擾了修持的力量?

陀羅尼,即「咒」,又稱為「總持」,意思是「持善不失,持惡不起」──持了它,即可不失善念,不起惡行。它是諸佛菩薩修持得果的心要,也是他們獨特的精神密碼,日日持誦,長久熏修,自然能與諸佛菩薩「感應道交」。

它也是唐玄奘於譯場中所提出的「五不翻」之一。「不翻」,就是不採取意譯,直接使用音譯。陀羅尼,正屬於此五大項「不翻」的狀況之一。

為什麼「不翻」呢?

第一,它是祕密語,一種獨樹的密碼,含藏了每一尊佛菩薩修證的心髓。同時,也是一類「音聲法門」,直接透過音聲的共振與佛菩薩相應、共感。是拍給諸佛的電報系統。

第二,陀羅尼的每一個字、每一個音,皆含藏了無量義。無論翻出哪一個,皆只是它的一個斷片,也皆無法涵蓋它的全貌,以及深廣的指涉。因此,翻譯永遠是掛一漏萬,殘缺不全的。因而,不翻,始能周全涵攝所有。

正如我,聖嚴,這個字詞該怎麼翻呢?無論如何翻譯,皆很難表達我個人的生命全貌。但若直接喚「聖嚴」,便很清楚了,就是指涉我這個人,而非其他。

所以,歷來咒都保留梵文原音,採取直譯。由於直接譯音,自然隨著各地區的口音、習慣與表達的不同,會有些微的誤差。然而,持咒貴在於行者的虔誠。只要一心專注,虔心持誦,誦至一念不生,便自然能感受到內在的定靜安和,也自有心蓮啟綻。要點,也僅是持之以恆,念念相續,不忘不失。將每一次的持誦,皆當作一次虔心的呼喚與祈請。

(摘錄自《聖嚴法師教觀音法門》)

「禪」的自修與共修

禪修的方式可分為個人及團體的兩種。

個人禪修的優點在於非常自由,可依照個人當時的身心情況和需要,而作適量地調整安排。缺點是對於不具自修能力和自制心力的人,容易失去規律的約束。

團體共修,也可有兩種:有老師指導,沒有老師指導。他們的共同點是均需有團體修行的規則。老師的作用有三:1.依據佛法的正知正見及其本人的禪修經驗,主動地給禪眾們作適當的個別指導及糾正;2.被動地接受個別的禪眾請求處理問題,並協助他們解決困難;3.對禪眾們集體開示禪修的觀念及方法。是為協助全體修行人,解決共同的問題。通常正在修行的時候,修行者可能察覺自己的問題,但多數是不自知的,故需透過老師的開示,來發現自己的問題而改正之。此乃禪七期間內,需要開示的目的。

由於每一次參加共修的人員不會相同,每一位禪修者的身心情況亦常不同,故開示的內容也不能相同,若每次禪七,老師所開示的內容相同,對修行者雖仍有幫助,但此種指導,類似錄影帶或書面文章,畢竟不夠靈活,無法給當時現場個別的問題,對症下藥。

禪修的「信心」

對於禪修多年的人而言,不會有信心的問題,否則不會持續多年的習禪打坐。但對於剛接觸禪修或第一次參加禪七的人而言,對佛法、對自己、對師父,都可能缺乏深厚的信心。

禪修者必須相信所用的觀念及方法,是最實際、正確、人人能用,並且該用,而絕對有用的佛法,如果也確定指導你禪修的師父,在其本身的背景方面相當可信可靠,你就可以具備對於禪修的信心,根據師父所講的原則與方法,努力用功,可獲得禪修的利益了。

信心可有四個層次:1.迷信,乃是不知所以的盲目崇拜。2.仰信,知其可用有用卻又高不可及。3.解信,從理論邏輯上,能夠令你接受。4.證信,依據理論及方法,通過實際的練習,所得的經驗。

禪修,亦如訓練各種技藝,必須通過無數次的磨鍊,始能馬到功成。若能抱有「不怕失敗」及「勇往直前」的心理準備,自然就會建立起堅固的信心。

(摘錄自《禪的體驗‧禪的開示》)

共學──共修的延伸

成立讀書會分享心得

法鼓山就像是一個大家庭,彼此之間沒有利害關係,甚至比自己的家庭還要親切、和睦、友善。在法鼓山的體系之下,需要彼此的關懷。如何做好關懷的工作呢?通過聯誼會、助念團、讀書會、共修等,都能夠幫助我們。

聯誼會不僅僅是吃喝、唱歌或者是聊天,而是互通訊息、互訴衷曲、互相關懷、互相幫助。有時候,自己心裡的話,心中的困難,連父母、夫妻、兄弟姊妹都不能講,但是,可以和同修道友講,互相把難念的經念出來,看看如何解決,變成好念的經。我曾說過,有苦難時,念《心經》裡面的兩句話「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但是,必須先要了解五蘊皆空是什麼意思!

聯誼會要如何進行?時間如何運作?分組如何分法?雖然已經有聯誼會的模式在,但是,聯誼會的性質、原則和觀念,必須重新修正,並且也要有計畫的成立讀書會。

讀什麼書呢?諸位一定會說讀《金剛經》、《心經》,或者聽《菩提道次第論》。剛開始時不要讀這些,我們要有及時實用的觀念。

很多會員會想:「參加法鼓山並未得到利益,每個月只是捐款,師父、各位法師及召集委員都那麼忙,我的問題沒有辦法解決,到底要問誰呢?」這是錯誤的。諸位必須自己想辦法去了解佛法,師父寫的、講的,就是希望大家能看、能聽、能學、能用。

二十句「四眾佛子共勉語」,諸位都會背嗎?都能用到嗎?只要能用得到,相信任何問題都能解決。共勉語這本小冊子,在讀書會時就可以拿出來討論,讀書並不只是照著念。譬如說,法鼓山的理念是什麼?「提昇人的品質,建設人間淨土。」也許諸位認為:理念只要會念就好,至於如何提昇?如何用法?這些跟我沒有什麼關係!因此,讀書會的功能就是要把師父的東西變成自己的,隨時隨地都能應用在日常生活中。

有人問我:「師父是否會有煩的時候?是否也有起退心的時候呢?」當然有,但是,我知道如何用方法及觀念來調整我自己、幫助我自己。這些方法我都講過了,諸位跟師父學習,就是要學習這些東西,不要老是跟師父抱怨:「師父啊!我的頭也痛、腳也痛,怎麼辦呢?」事實上,我也常常生病,低血壓、低血糖,講話很費力,聲音總是有氣無力的。

擔任主持人鼓勵發言

也許有人認為書在家裡看就好了,為什麼要讀呢?有位弟子也說:「師父,讀書會大家沒興趣的啦,出席了一、兩次就不會再參加的了!」

我說:「成立讀書會要有技術,今天讀了那幾條,最後每一位都要問,都要會講。」

因此,讀書會中將會訓練出每一位參與者都是稱職的主持人,主持人隨時隨地要打圓場,要提起在場每一位發言的意願,並且鼓勵那些不善講話的人也能樂意講話。

譬如說,某位女菩薩不太喜歡講話,她不講話沒關係,等到大家講完之後,主持人就問:「某師姊,妳贊成他們那一位的意見呀?」她可能回答:「都好啊!」這樣,她已經講了一句話了,接著問她:「妳比較願意接受誰的意見呢?」她說:「我比較願意接受某某師姊或師兄的意見!」再問她:「剛剛他講了好多話,妳最贊同的是哪一點呢?」

這樣,漸漸使得素來不善於在大眾集會場合講話的人,也能表達自己的看法了。讀書會、聯誼會就是這個樣子,幫助不善於講話的人有熱心和信心講話;幫助有困難、有問題的人,獲得紓解。

我常常看到讀書會、討論會時,每次發言的都是固定的少數幾個人,因此,主持人必須控制每一位發言的時間,這樣的讀書會才會成功。

讀書會先讀師父的文章,不是馬上讀大經大論,那是曲高和寡。大經大論固然很好,但要先從簡要實用的讀起。而我講的《四眾佛子共勉語》及《心五四運動》、《理念、精神、方針、方法》、《心靈環保》、《四種環保》,以及每期《法鼓》雜誌所載師父的開示,則是很實用的東西。諸位是法鼓山的勸募會員,必須對法鼓山的理念、共識,對聖嚴師父的悲願言行,都要很清楚。否則那又如何能做推廣法鼓山理念和悲願的鼓手呢?

舉辦聯誼會彼此關懷

還有,法鼓山的人一定先做好關懷的工作。共修是非常重要的,很多人喜歡打坐共修,是很好的,對自己的身、心安定,有很大的幫助。但是,僅靠個人打坐,不能產生人與人之間的共鳴,無法促成彼此間的互相幫助、互相扶持。因此,聯誼會可以和共修會一起舉行,一開始,先做共修,共修的時間不要太長,共修之後接著開聯誼會,或是讀書會,這個時候,氣氛非常凝聚,向心力也很強。

聯誼會不是談別人家庭的是非,而是報告自己有些什麼困難、苦悶,或者有些什麼好人好事,有些什麼事覺得由於修學佛法而非常受用。

也許,有人會說:「我沒有那麼多的事情好講呀!」其實,餐廳裡、馬路上、辦公時、居家時,會有各種各樣形形色色的人,以及他們演出的故事,只要在平常的生活裡能夠留心觀察,關懷人間,就不難產生種種的受用和感觸。

師父教的方法很多,用於個人的、用於團體的都有。因此,希望諸位做一些反省,是否經常運用佛法幫助自己、幫助他人呢?如果煩惱重,經常跟這個作對,跟那個鬧彆扭,人品又如何能提昇?所以,每位勸募會員都要來推行心靈環保及禮儀環保:行為彬彬有禮,出口不講粗俗話、低俗話、流俗話,生活正常規矩。諸位都有《心靈環保》及《禮儀環保》這兩本書,但是,你必須自己看過、讀過,才能介紹給別人看!否則,只是叫人家看,自己都不認真地體驗這兩本小書在講什麼,又如何能感動他人響應法鼓山的理念而成為法鼓山的會員呢?

當你介紹師父的書時,要這樣告訴人:「這些書很好,我看了以後對我很有幫助,過去我口沒遮攔,喜歡亂講話,現在比過去好多了。」不管別人是否認為你已改變,只要自己覺得在改變,這樣,自然就能產生信心,把勸募的工作自然帶動起來。

我在各地推行法鼓山的理念之後,為什麼大家還是覺得困難多、煩惱多呢?主要的原因是對師父所推廣的理念及方法知道得不多、運用得太少。因此,諸位要練習著多看、多讀、多講,然後告訴人,使他人接受佛法,再來參與我們、認同我們。不要只做勸錢、募款的會員,而更重要的是讓更多更多的人認同法鼓山的理念,獲得佛法的利益,這才是名副其實的法鼓山的勸募會員。

(摘錄自《法鼓山的方向》)

如何做一位稱職的讀書會主持人?

會前

(一)分配工作

小組內每個人都應分配工作,但不是每次指定一個人看,其他人都不準備,臨時才提問題發問。應該是每一個人在事前就先讀同一篇文章,分配每個人負責一段落精讀,讀書會現場只提出心得、感想向大家報告。

(二)程度不同怎麼辦

讀書會的團體中,程度可能參差不齊,有人佛學程度好,有人才剛入門,是否要分級分班呢?

原則上,一開始不依程度分班,程度再好的人也需要重新讀師父的書,因為大家對師父的理念及如何推動正信的佛法,仍然不是很清楚,故毋須分班。

佛學程度好的人,在討論過程中正好可以擔任小老師,帶動大家讀書,幫忙解決一般的佛學名詞或問題。待人慢慢多起來,再視程度分班分組。

(三)工具書

參與讀書會的成員最好擁有《實用佛學辭典》(丁福保編),以備查佛學名相。事實上,讀師父的書用到辭典的機會不多,大部分都已講得非常清楚。倘若沒有個人的辭典,也可以來寺中查,或由某人提供個人的辭典給大家查用。

進行中

(一)進行程序

開始時,大家起立問訊,念「四眾佛子共勉語」,然後問訊坐下,開始討論。結束時,大眾一起念法鼓山的八句共識。

(二)介紹新會員

讀書會開始倘若有新會員加入,應介紹給大家認識。但討論時,仍以原來的會員優先。

(三)掌握主題

讀書會裡,主持人只是一個溝通者的角色而已,應以真誠、純樸的心來與人共享,也應有「成人即是成己」的共同體認,所以,為了讓大家充分參與、充分學習,應讓與會的每一個人都享有充分的發言權,但須適時提醒大家充分掌握主題,以免閒岔扯遠了,浪費大家的時間。

如果有人發言偏離了主題,應和善、技巧地中斷他的發言。中斷他人發言,應不存個人好惡,並肯定別人的意見,只因時間的緣故,不得不請其中斷,同時對其表示,希望下次能有機會針對他的觀點進行討論。

小技巧:如何中斷他人的發言

「您的問題很有意思,也很重要,不過今天的主題是□□,很抱歉,下次我們再來討論這個有趣的問題,現在請回到主題發言。」如果他說說又偏離了主題,則再以筆敲桌子,提醒他,時間有限,下面還有人要發言,請他第二輪再發表。

(四)掌握時間

讀書會的時間不宜太長,也不宜太短,太長則精神容易渙散,太短則無法抓住重點。

為使場面熱烈、氣氛濃厚、參與意願高昂,主持人應充分掌握時間。討論發言的時間應該平均,避免集中在少數人發言,每章節的討論時間也應平均,但是,主持人對時間雖然預先有結構性的規畫,仍須與團體同時進行,尊重大家的意見。如果每次均能掌握在欲罷不能、意猶未盡的高潮時結束,讓大家帶著珍惜的心情,回家好好反芻消化,相信獲益會更多。

小技巧:如何在熱烈的發言中結束讀書會

主持人可以說:「今天大家的意見都太好了,相信每一個人都很有收益,有所成長。今天時間到了,每個人家裡還有事,大家回去後,請再反芻消化一下,相信獲益會更多。」

(五)如何設計問題、誰來回答問題

設計問題引發討論,應從簡單、每個人都會回答的問題開始,再由問題的內容去引申,開放性地問話,側重觀念的釐清、對比性的問題,邀約大家討論時,態度宜真誠而客觀。

參與討論是一種榮譽,也是一種權利,應鼓勵大家踴躍發表自己的心得和意見,如果沒有人主動發言,讀那段的人有義務先回答,萬不得已,才採取依次回答的方式。

討論過程中,應肯定每個人就不同的角度提出的看法,避免否定他人的意見,傷害他人的自尊心。回答問題的人,態度也應真誠懇切,不可敷衍了事,萬一遇到自己真的不熟悉的問題時,可以坦白地說:「這個問題我倒沒想過,不過我可以試著回答看看,如果不清楚的地方,請大家多多指教。」

小技巧:如何設計問題引導發言

問題設計舉例:未讀前的認識為何?讀過之後,有何不同的認識?一般常識對這個主題的看法,有何不同?針對同一主題,與其他書做比較、研討。

又:聽過他人的發言,有沒有得到什麼啟示?得到什麼成長?如果今天請你就這個主題寫文章,你會採取什麼角度,表達什麼重點,傳達什麼訊息?……

(六)用心激發,敦促大家參與討論

主持人對於所有的意見,均應不存底線地聆聽,以充分掌握討論的內容,對每個當下,盡量給予肯定的回應,至少給予肯定其參與的熱忱。

對於不願回答的人,應嘗試了解其不參與的原因,體諒他當時的情緒,給予適時適量的關懷,再敦促其回答問題,或提醒他。對於始終不發言的人,可等大家都發言完畢,再請他回答。至於如何判斷其不參與討論的原因,須靠主持人的經驗、智慧與耐心,敏銳的觀察、機智的試探,適當的回應、適時的調整。

小技巧:如何關懷一直沒有發言的菩薩

  1. 如果他是因為缺乏信心而不敢發言,主持人可以「智者千慮,必有一失,愚者千慮,必有一得」的話語來鼓勵他,待其回應之後,更須馬上給予積極肯定的回應,以增益其信心。
  2. 如果他是消極地不想參與,可提醒他,這是一份權利,也是發菩提心的方法與機會;並表示,不論正反意見,都是大家所希望知道的。
  3. 如果對方當時情緒實在低落,無法發言,而非不願發言,則不要強迫其發言,以免造成他更大的煩惱。但是在討論的過程中,應時時注意他的反應,盡量有意無意、有形無形地給予他關懷和幫助其走出情緒的低潮。
(七)避免批判言論的產生

我們對每個人的意見,不論對錯,不立即、當場給予二元化的價值觀判斷,對於所研討的書,更不可批評其好壞,只須就自己所見,發抒所感即可。

站在不同的立場、不同的時間場合,本就會有不同的看法產生,讀書會的目的,不在評論對錯,而在藉書讀人,讀人背後的思想,讀文章背後所蘊藏的時代意義,如斯的態度,我們方可對因緣、因果,有更深一層的體認與感受,也才能真正體會佛法的中心意旨。

小技巧:如何調和各種不同意見

針對各種不同的意見,主持人只須肯定大家回答的誠意即可,可說:「大家的說法都很誠懇,沒想到小小的問題會有這麼多不同的看法,這很好,也正是讀書會的目的。」

(八)主持人應輪流擔任

讀書會的進行,最理想的狀態是,與會的每個人都能有主持人應有的認識與精神,適時、不經意地給予幫助、帶動氣氛。但是,在進行當中,仍應有人代表統理大眾、主持場面,這個主持人,應由與會的每一位成員輪流擔任。

首次可由較有經驗的人擔任,甚至連續二至三次,再由其他人輪流。同時其他人也可以憑著程序和要點,適時提醒、輔佐主持人。

結束時

(一)選擇下次討論主題

如讀《四眾佛子共勉語》,不一定要完全按照原文順序來讀,但應留下記錄,以免日後遺漏。如果同時有兩個以上的題目,則舉手表決。

原則上主持人不參與投票,若遇雙方票數相同,主持人可參與表決,形成多數而決定之。

小技巧:如何讓大家達成共識

如果大多數的人都贊成,而有極少數的人表示,這個題目已經讀過好多次了,主持人這個時候可以針對這種狀況說:「很好,讀過這麼多次,你一定很有心得,正好可以跟大家分享、交換心得。」

(二)分配下次工作

讀書會結束之前,應分配下次大家分別負責精讀的段落,以利下次的討論。

(三)確定下次讀書會的時間和場地。

(摘錄自《法鼓山的方向》)

© 2013-2016 Design by DILA 法鼓文理學院

下載次數:230

線上閱讀次數:799

下載 EPUB 電子書

線上閱讀

© 2013-2016 Design by DILA 法鼓文理學院

( 不分類不分類 )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mytrewdccd&aid=71940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