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賽】2009 Rachel Howard Sonata Competition 【日期】10/17/2009 【組別】13 and Under Complete Sonata Work 【曲目】Sonata in F Major Op. 10 No. 2 by Ludwig van Beethoven I. Allegro II. Allegretto III. Presto
頑石也點頭 小少爺在這兩年來跟著 Ms. Finlay 學琴,在態度上明顯的改進,剛開始像一匹不受馴服的野馬,從老師說東,偏要走西的叛逆個性,上課帶著火藥燒焦味,老師仍和顏悅色,以柔克剛;到慢慢嘗試老師說的話,也許有幾分道理,半信半疑,姑且聽之;最後發現寶藏,練琴的捷徑是聽老師的話。師生的對話從敵對的立場,一個要教,一個不聽,漸漸到有說有笑,為了一個共同目標而前進。隨著花下的練琴時間是有效率,琴藝也因而增強。雖然仍隱藏著不受羈絆的個性,但是在老師面前收斂很多,前後判若兩人,成效有天壤之別。 態度的改善,加上不會怯場,應付這樣的孩子,就只要將程度提高,自然會把握時機,達到水準的表現。以前只喜歡在人群前,當聚焦的一點,卻不喜歡背後的努力。老師一直循循善誘,在琴藝上下功夫,且告誡「沒有台下的努力,是無法在台上發光顯亮」。隨著年齡的增長,孩子聽進去,也慢慢身體力行,懂得「想要跑得快,先要走得穩」的道理。不僅是鋼琴上、小提琴上、游泳上、學業上、甚至行為上,都有連鎖的作用,進入善性循環。追根究底在於學習的態度有了一百八十度的轉變,其他的事就順理成章,水到渠成。 去年九月底,碰到一個難能可貴的機會,名鋼琴作曲家 Catherine Rollin來演講並授課。很幸運的小少爺被挑選上,得以上台演奏貝多芬的奏鳴曲,台下坐著一席的鋼琴老師和學生,由名家當場批評修正。老師把平常教出的成果,經由學生表現出來,同時學生把名家當場傳授的新觀念,及時吸收,透過手指表達出來。一般這種名師級的指導機會,就算是潤飾別人學的音樂,都值得慕名出席,有「與君一席談,勝讀十年書」的感覺。音樂的詮釋,雖然是因人而異,各有所好,通常大同小異。但是有時另一雙耳朵會聽出不一樣的缺點,或者經由不同的人說出,方法不一樣,被學生接受的程度而有不同。 小少爺在參加這次奏鳴曲比賽的前兩週,經由大師潤飾貝多芬F大調奏鳴曲的第一個樂章。佔著這樣的優勢,當奏鳴曲比賽來臨時,駕輕就熟地從從容容彈完了三個樂章。在十三歲以下組,得了 Outstanding Performer 的結果。雖然還有很多空間可以改善,但是證實足以完成一整首逾十分鐘奏鳴曲的功力,再加以磨練,就可更上一層樓。 這一學年度的比賽,從奏鳴曲的比賽揭開序幕以後,才開始領教到這一年有多忙。孩子每週在家練琴,常是片片斷斷的修正,東挑西撿的重點式地加強,好像花一個星期的時間打包禮物,一下綁上蕾絲帶,一下插上花,一下貼上貼紙,一下又加卡片等等,到老師的音樂教室才有機會把完整的一首曲子從頭到尾彈完,得以知道一個星期在家練得什麼樣的成果。看著孩子一個個音符由指間慢慢溜出,飛躍於琴鍵上,常是意猶未盡。上課是師生以音樂交流的愉快時間,一個星期的努力被肯定讚賞。 每週離開音樂教室,望著夕陽彩霞,黑幕漸垂時分,漁船滿載而歸的感覺,更加深刻。依依不捨的跟老師告別,盼望在一週內漸漸高漲,等待著下次音樂時刻的來臨。 週而復始的循環,在平凡的生活中,往往撩起著不尋常的漣漪。
伊涵 3. 3. 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