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想像世界。來到正門,牌樓上原來的「大中至正」已經換成「人民當家」字樣。仔細一看,「家」字後面還多了一個噴漆的「奴」字,那是塗鴉族的傑作。
南北兩側的迴廊拆除後,政府改用數百台電腦螢幕拼成一道長達一百多公尺的「台灣民主牆」,供民眾書寫及發聲。由於螢幕失竊率太高,管理單位在現場架設了多部監視器,民眾發言意願因此大減。據統計,發表意見最踴躍的,居然是大陸來台觀光客。
進入紀念館大門時,須先通過一個「排藍」的民主檢查哨,只有能夠證實前三次投票對象「正確」的民眾,才有資格進入名為「台灣國」的展場當貴賓。一般民眾最感興趣的,不再是陳列了廿多年的蔣公座車,而是一顆蒂芙尼鑽戒,和讓第一家庭捲進貪瀆案的五花八門的發票。至於日據及黨外時代的民主運動史蹟館,主要觀眾是集體入場的小學生。
沒錯,你來到了行政院規劃中的「台灣民主紀念館」,這是幾幕想像中的場景。
拜二○○八大選之賜,民進黨花了不到一個月的時間就決定將中正紀念堂改頭換面,蘇內閣更找到一個「巧門」,逕將中正紀念堂的位階「降級」。以民進黨執政七年的表現,以他們的手段之粗魯,你以為它手下的民主紀念館會是什麼模樣?
首先,所謂「民主紀念館」,根本就是一個荒謬的概念。通常只有消逝的東西才能懷念或紀念,而民主是一種活生生的實踐,是一個必須落實於生活之中,只能與時俱進、卻永遠難稱完成的過程;那麼,民進黨為何認為民主可以放進「紀念館」供憑弔、瞻仰或膜拜?
其實,台灣的確有過備極艱辛的追求民主之歷程,但這類精神層次的追求,若要強將其裱框,塞進紀念館中陳列,反而窄化、甚且硬化了其中深意;因此,不如保存在不同的官民典籍中,留待後人探索和研究。何況,就算民進黨在野時對反抗威權有過貢獻,但它執政後不僅煽動族群、分裂社會,更以反民主手段杯葛憲政運作,踐踏國家體制,削弱民間活力。從這個觀點,它已經功不抵過,有何資格和顏面奢談民主勳績和理念?此時,妄圖用福馬林來泡製自己的民主紀念物,還真以為能保持百年不朽嗎?
再說,使用濫權、踰法的不民主手段,又怎麼能打造出一座符合民主精神的紀念館?中正紀念堂雖帶有強人色彩,至少是蔣中正身後後人為他而建;但民進黨要成立民主紀念館,這可是執政者生前為自己打造紀念碑啊!這種自我歌功頌德的作法,自吹自擂,算是「紀念」民主,或「強姦」民主?而且,明知有六成多民眾反對拆牆,明知許多市民喜歡這座公園,並需要迴廊遮日躲雨,蘇內閣卻爭相為討好陳水扁而一味喊拆。手中揮舞著反民主的刀劍,口中卻吶喊著要供奉民主,這恐怕已接近人格分裂症了吧!
拆牆容易,難以設想的是,民進黨要在紀念館裡塞進什麼東西,才能符合它的「民主」主題。高七十公尺的中正紀念堂被稱為「強人陵寢」,除非將它徹底夷為平地,否則,只是改個名稱、換個招牌、變更一下內部陳設,它的陵寢氣象不會改變太多。最怕的是,一座虛有其表的民主紀念館,最後會像個「民主靈堂」,只能用來追悼台灣生機已渺的民主冤魂。
民進黨曾夸夸大談「人民民主」、「人民當家作主」,但不過短短數載,人民已被貶為道具、家奴的地位,誰還能對民主紀念館懷有任何嚮往?只消看這兩天執政黨在高雄拆蔣公銅像時大卸二百多塊的粗暴手段,它何止不知追遠,不知惜物,也完全忘記做人做事的基本道理了。想像的民主烏托邦收藏進紀念館,現實的政治地獄留給人民,這就是民進黨攻掠中正紀念堂的戰略圖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