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月二十二日至二十三日,中共國台辦舉行年度全國台辦主任會議,會中對台灣北高市長選後新形勢十分關切,包含去中國化、正名制憲、國民黨內馬王之爭,以及「馬修路線」等問題,都讓北京有著憂慮。不到一個月,馬英九被起訴,馬立即辭黨主席後又宣布參選總統,更引起北京高層震動,國台辦緊急召開會議,研議「馬英九因素」對未來一年內台灣政局發展衝擊力度有多大多深。
不過,目前台灣政局動盪中交織著權力惡鬥、意識形態、選舉較量及司法操作等因素,已使形勢更為紛亂複雜和危機四伏,令北京感到難以研判掌握,若評估預測稍有閃失,即可能導致台海生波。同時,台灣各黨派間赤裸的政治鬥爭,加上正在發展中的「歷史暨文化革命」,亦使胡錦濤上台後所執行的「寄希望於台灣人民」對台工作方針,以及「維持兩岸現狀、遏制法理台獨」的政策路線,遭遇到嚴峻的挑戰。
今天,台灣的形勢比十年前台灣首次民選總統時發生台海危機之情況,更為詭譎危險。因為目前台灣內部的社會變遷,價值衝突以及政治人物性格,都呈現深刻的失序面貌。華府已感難以處理掌握,更何況對台灣內政祇能極度審慎的北京。現在,隨著「馬英九因素」的發酵,對各黨派都會有一定程度的影響,加上國務機要費與特別費案件的司法審理過程中,政治和司法糾纏不清,台灣選民的情緒更易被造成兩極對立甚或是多極對抗,加深政局的不可測性,北京不可能不受牽動。
當然,到明年三月,台灣政局變數仍多,不是北京事先可料到。馬英九可能因匯集選民同情票獲勝,但也可能因國民黨分裂敗陣。而在陳水扁和游錫堃操控黨機器下,民進黨候選人不能不打正名制憲的台獨牌,除鞏固基本票源,亦可能因泛藍分裂而險勝,持續採取對抗北京的政策。最後,國民兩黨也可能皆因總統提名鬥爭而分裂,落敗者都向李登輝的第三勢力靠攏,而推出一組候選人,對兩黨均造成殺傷力,令選舉結果增加變數。李登輝主導的勢力若坐大,北京還是深感不安。
對於諸多變數的發展難測,這是兩岸進行交流以來,北京面臨最為詭譎的台灣形勢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