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MY COMIC】靠.....政腐追貪腐?!
2007/02/04 11:32:31瀏覽906|回應0|推薦20

別以為「三頭六臂」的政府就能幫百姓追回貪腐......

三頭六臂往往就是恐怖平衡的十字固定術......

延伸閱讀

https://city.udn.com/v1/blog/article/article.jsp?uid=YST2000&f_ART_ID=702802

「鉅鹿之戰」與「孟良崮之役」

https://city.udn.com/v1/blog/article/article.jsp?uid=mykey&f_ART_ID=710445

昨日發生兩件有強烈對照效應的司法新聞。一、檢調及外交、國安等政府部門,急赴新加坡樟宜機場攔截王又曾夫婦。二、國務機要費案第六次開庭,被告律師主張停審,吳淑珍則第五次請假。

圍捕王又曾,即使在相關國家皆無引渡協定下,仍然頗有天羅地網的架式,逼得王又曾夫婦儼然無所逃於天地之間。這樣的政府,執法手段猶如霹靂金剛,令人敬畏。

但是,回頭來看,同一個政府,對國務機要費案的表現卻有天壤之別。總統府拒絕交出檔案文號(或其實根本沒有文號),總統夫人涉貪汙起訴受審而總統竟指審判違憲,行政院更認為檢察官偵訴此案為違憲亦聲請釋憲,被告總統夫人則一連六庭請了五庭半的假。這樣的政府,不但未支持司法正義,卻成了鎮壓及摧殘司法的凶手。

是非正邪,當有放諸四海而皆準的標準。王又曾夫婦犯法,天下皆曰不可。因此,不但美國、新加坡不容他,連中共政權也以壓力促其離境。政府各單位能在樟宜機場攔截王又曾夫婦,正是因相關國家皆不願落個包庇犯罪的惡名,連中共政權也不敢冒大不韙。

逃亡海外的王又曾夫婦應速速逮捕歸案,繩之以法,這是政府執法的責任;但是,國務費案相關人物皆在國內,且不說陳水扁成天趴趴走,吳淑珍也一路請假,法官審判被指違憲,檢察官偵訴也被指違憲,以整個行政中樞及執政黨的全副力量來鎮壓、摧殘司法,這種政府的嘴臉又是何其醜陋?

據稱是全程坐鎮圍捕王又曾的蘇貞昌,卻也正是指檢察官偵訴國務費案為違憲的同一個蘇貞昌。請問蘇貞昌是否人格分裂?這個政府又如何自圓其說?

奸商掏空 企業領袖靜默

王又曾掏空力霸,坑害投資人、國庫後遠避美國一案,又因護照失效遭遣返美而引起關注。然而,此時縈繞筆者心中的卻是另一個問題:社會上其他的「企業領袖」,如何看待王又曾的枉法行徑?

近年來,有識之士莫不為台灣道德敗壞的現象憂心忡忡,由法轉政的法律人甚至厚顏曲法、涉貪涉腐令國家陷入空前危機。惟雖有法律人貪贓枉法,但至少仍有挺身而出,堅守崗位的檢察官與法官,為法律人贏回一些社會信任。

然而,當我們把鏡頭轉向「商界」,從中信辜家到力霸王家,辜仲諒、王又曾等人逃避司法於海外時,令人失望者,厥為眾多「企業領袖」竟是全然的靜默,彷若這一切與其不相關。

真不相關涉嗎?其實,以王又曾為例,其企業經營手法早為企業界所詬病,王逃美後,企業界人士即私下表示,早該出事了,現在才爆開,也算王家有本事。可見對其掏空的惡性手法知之甚久,但卻作壁上觀,能不痛哉?

當然,一般企業主,終日奔走、辛勤於事業經營,無力或因力量有限,難於對不法的商業行為有所指責。但眾望所孚、擁有龐大影響力的企業領袖則應體認「能力愈大、責任愈大」的道理才是。

若從歷史的角度來觀察商人與法律人,其實有非常多相似之處,依中國傳統在士農工商的序分中,商者向屬末流,至於法律人在傳統中國只得有「訟師」的職業配稱,連「流」都不得而入。

到了現代,富可敵國的企業家們動見觀瞻,社會地位水漲船高,而法律人亦成為今日的職業之星,在台灣重要的政治職務幾為法律人所包辦,成為掌握決定社會資源分配的權力中心。

這時的商人與法律人,必須體認到,由於掌握了龐大的影響力,會比其他職業的人更容易出現「惡跡乘化」的現象,其他職業的人,做不好,負面效果的擴散較為有限,但商人與法律人則不然,表現不佳,負面效果將會乘數擴散。相反的若表現優異,正面效果也會以乘數擴散。

因此,商人與法律人應有更高的自我期待,獨善其身已不足取,必須以兼善天下的使命感,對不公義的同道發撻伐之聲。特別是「企業領袖」,身為領袖就要有相稱於領袖所應有的道德勇氣,不默許惡劣奸商橫行,需敢發批判之言。

紀伯倫曾說:「就像一片孤葉,不會未經整棵大樹的默許就枯黃,作惡者胡作非為的背後並非沒有你們大家隱匿的允諾。」筆者誠摯盼望,在道德淪喪的今日,該深思紀伯倫的話中含意,我們不容許自己成為敗壞道德的那片枯葉,也絕不能容許自己成為胡作非為作惡者的「隱匿允諾者」。對於不義壞德的同道,有責任站出來伐罪聲討。

【2007/02/04 聯合報】

是否有人通風報信?

王又曾夫婦潛逃至新加坡,我國有關人員早在新加坡樟宜機場等候,兩人也學「陳律師」使出「拖」字訣,硬是不上飛機,不肯回國面對司法審判。

最後兩人遭星國遣返坐上飛美國洛杉磯的飛機;由於王又曾的護照被註銷無法入境,目前遭美國移民局留置。

不論最後結局如何,王又曾夫婦兩人,為何能在事發前逃亡國外,變成躲避球、人球,是否有利害關係人通風報信,總應該要查清楚吧!經媒體「敲鑼打鼓」的報導,結果在新加坡機場再演出一場鬧劇,也讓台灣再一次增加「丟人」的能見度。

【2007/02/04 聯合報】

    

   

中國時報 2007.02.04 
王又曾回台 誰最怕?
陳志卿/新竹市(社會服務) 

力霸王又曾夫婦橫渡太平洋,我方檢警人員眼睜睜看著其搭機兩次來回卻莫可奈何,內心真的有夠嘔。難道真是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嗎?否則為什麼經美方情報告知而精心設計的緝補策略,卻會事前曝光讓王氏夫婦有因應之道?  所以,我們不由得大膽猜測,可能有很多具政經影響力的人不願意王又曾回來,因此私底下通風報信。而其動機為何才是最值得注意的地方。

    因為,從追討財產的目的來看,幾百億的資產早就被五鬼搬運到天涯海角去了,就算抓到王又曾本人,可以想見的是要錢沒有,要命只有爛命一條,又能奈他何?可是,一旦王又曾到案,由其十多年來翻雲覆雨的操作手法,政商各界多人雨露均霑,能捫心自問與王又曾毫無瓜葛牽連者幾稀?從媒體拍攝到王又曾離台前一刻尚驅車前往立法院的一幕,難免引起國人的諸多遐想。因此或許有一些人寧可希望王又曾長期逃亡不歸,讓案子辦不下去,而不希望王又曾回來接受司法偵訊而捲起千層浪。

    從檢調單位的立場,無法將王又曾順利緝補到案,是司法公義無法彰顯的遺憾。而如果順利抓回來了,上千億的窟窿恐怕也不大可能追得回來,但隨著案子的往下偵辦,順藤摸瓜所引起的政商大地震,或許是某些人士所擔心而想辦法防止的吧!

中國時報 2007.02.05 
喚回台灣快流失的企業家精神
中時社論 

    看到王又曾夫婦歷經三十多個小時與政府纏鬥的過程,有沒有覺得很感慨?為了要將這名被通緝的經濟犯遣回國,執政當局這兩天可謂卯足了勁。不僅蘇揆親自坐鎮指揮,外交部幾乎全面動員,從新加坡美國兩地的代表處,大概都沒休息過,相關情治單位的部署就更不用說了。在確定王又曾無法立即遣返後,蘇揆撂了一句「人神共憤!」外交部還公開表示「有負國人期望」,顯然對鬥法鬥輸了王又曾感到相當扼腕!台灣滯留海外被通緝的大老闆並不只王又曾一個,但能夠搞到這般的陣仗,還真是空前頭一樁!

    同樣的在這幾天,有關王又曾夫婦的資料影片,也不斷在電視媒體上被重複播放。這些紀錄影片所呈現的都是王又曾昔日風光的一面,如與陳總統同坐交頭接耳,與眾多政商名流杯觥交錯,與朝野各個天王握手寒喧等,這些畫面沒有一副不是冠蓋滿京華,與王又曾目前的「斯人獨憔悴」,差一點就淪為「空中人球」的處境,簡直完全不能相比。

    整理一下王又曾昔日享有過的頭銜,確實是洋洋灑灑:國民黨執政時代的中常委,民進黨執政時代的國策顧問,政治經營可謂是從藍一路風光到綠,另一方面他長期擔任全國水泥同業公會理事長、全國商業總會理事長等,一直被媒體冠為台灣三大財經巨頭之一,三不五時就與執政高層來個「財經早餐會報」,在商界也一直是居舉足輕重的領袖角色。在政商兩界曾經這麼吃得開的人物,怎麼會在一夕之間狼狽至此?尤其聽說他在新加坡機場蹲在地上耍賴不走的場景,是何等的不堪!

    任何一個大半輩子在商場叱吒風雲人物,恐怕都不願意到了八十多歲的晚年,面臨的是這般的處境吧:昔日銳意經營的事業王國,頃刻間化為被清算的空殼子,留下一堆資產泡湯的小股東求助無門,更讓一群無辜的基層員工生計無著,個人一世英名毀於一旦不說,更留下一堆爛攤子讓事業有成的子女承擔;而就算順利掏空了資產浪跡海外,天地之大也幾無容身之所,執政當局以閣揆親自坐鎮的規格加以緝捕,就算王又曾未來成功滯留美國誓死不歸,那又如何呢?難道這就是他最終所要的「蓋棺論定」嗎?

    事實上,從這幾天電視所重複播放王又曾的種種資料影片中,不難發現他呈現給公眾的意象,都是他所積極經營的政商人脈,卻不是他自己的企業形象。換言之,沒有多少人弄得清楚,王又曾所領導的力霸王國,究竟是以什麼產業為主?也許有人知道過他涉足過水泥業、食品業、房地產業甚至金融業等,但這一切在台灣的傳統產業發展史上扮演過什麼樣的角色?有過怎樣的公司治理與管理哲學?卻一直令人印象模糊。而這樣一個曾經與台灣發展經驗同步成長的產業,最後留下的竟是背信詐欺、掏空資產、賤賣不良債權等非法紀錄,企業領袖帶頭捲款潛逃的結局。這一切的一切所刻畫的,不就是當代一頁「紅頂商人」的興衰史?

    其實,台灣還是有許多殷實苦幹的產業領袖,不搞政經人脈,不依賴特權信貸,不玩交叉持股,不操作金融槓桿,不陪總統坐專機出訪,也不稀罕任何龍頭虛名……等,卻只默默研發關鍵的專利技術、秉持專業的公司治理、為信任他們的大小股東創造利潤、積極培養一流的專業人才,以全球為競爭的舞台,也追求全球市場的占有率。他們所締造的範型,才是台灣如今還擁有的競爭力根本!

    看看那些滯留海外被通緝的經濟犯,哪一個不是昔日在台灣呼風喚雨的名流?哪一個不曾與藍綠高層過從甚密?又哪一個不是掏空了一堆原本不屬於他們的資產?台灣真的不能再彰顯那些依恃政商特權而坐大的「紅頂商人」了。相對的,台灣必須重新再突出那種苦幹、踏實、創新、彈性與競爭的「企業家精神」,而這種精神其實一直都存在著,換言之,台灣的底子還是很豐厚的。 一個王又曾抓不回來沒關係,重要的是不要再鼓勵或造就更多類似的「王又曾」出來了!

( 時事評論政治 )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mykey&aid=715947
 引用者清單(2)  
2007/02/09 06:15 【不平則鳴】 高見
2007/02/05 02:52 【不平則鳴】 抓落跑財閥? 找代罪羔羊, 玩金蟬蛻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