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山山會倒 靠人人會老
未來並不可靠.....
唯有自食其力 才是一生懸命
延申推薦
http://blog.udn.com/marvinfann/6867976
背包客的未來進行式......
聞道有先後 術業有專攻.....這年頭七分就可上大學...還「學尬乾那塞 」
現代年輕人沒有「一技之長」 但個個都有「一指之長」.....
在家靠父母 出外靠朋友 許願兼抱怨 全賴一指之長
四體不勤 但是敲鑑盤點滑鼠倒是很在行 所以他們的工作八成不離「一指之長」的本行....
只是離開網路 回歸現實 他們表現在謀生的基礎能力往往都很「兩光」...........
盼亮麗 想華麗 卻總不自量力.......
求預支 老透支 無知卻不自知.......
「掏光」內在 「拋光」外在 才發現原來混身「不自在」.....
這是什麼STYLE(世代兒)??
--------------
江南style的胯步騎馬舞 為何成為網路風潮?!
註:實際《江南Style》舞曲是諷刺現在的韓國人偏重物質主義以及只看重外表的現象 《江南Style》語彙若直譯成通俗類詞概似「都會拜金風」
陶吉吉不解 很多上了年紀的人也不解.........
看了「大學生了沒」 總不理解 為何這世代的年輕人天馬行空的能力
總和江南style的胯步騎馬舞步招式一樣華麗迷炫..........
年輕人到底崇尚什麼?!趨騖什麼?!
媒體又供給了什麼樣的訊息餵養閱聽大眾?!
年輕世代有什麼條件 到底「憑什麼」「許願兼抱怨」......
問題在餵養的資訊 灌輸這STYLE 盡情使弄這一指之長 造就出譁眾取寵 敢抱怨就能許願的世界
-------------
22K世代與LKK世代 腦袋Match的想法不一樣
樂在工作的實踐上 LKK先求有再求好 22K先求有趣再求好玩
工作若既不有趣 又不好玩 22K世代往往就不會有多餘的興趣陪你玩
他們不注重一技之長 只注重和新工作一起調情的時間能延續多長.......
一技之長與一指之長的最大差距在於.......
LKK能作一輩子的工作 22K卻往往作不長...........
-------------
飄浮世代 飄浮心態 Match的合意想法始終很難搭
高不成低不就 事求人 人求事 兩不合意 一事無成.........
-------------
教改扭曲心態.....
基礎正在崩壞.....
大學廣設 原來穩健的基礎技職養成教育 想方設法 揠苗助長 爭相升格
養成體系囫圇搖身成了深造體系 表體升格 質能降格 實務驗證下 假象一戳就破
進入職場常業人口的平均年齡延後了 國家總體補助的負擔增加了
人均分配所得減少了 國家競爭力被稀釋弱化了 貧均分貪的負面指數也層出不窮了
多元鬥爭 不僅僅價值觀巨烈偏差 證照造紙術不斷創變升級 補習行業也蓬勃發展了馬斯洛的人性需求理論 浮華空虛 心理量販 於此大家都得到了「多元慰藉」...........
學貸計量快速累進 窮不能窮教育 打腫臉充胖子的浮誇升格的教育體制 讓總體競爭力失格 財政惡化 技職崩解 連鎖反應 一切都回不去了 孰令致之???
http://blog.udn.com/mykey/6837178
國科會主委朱敬一的千金在美國一流名校攻讀博士學位,卻選擇在家中製作糕點,透過網路接單銷售,當朱主委在行政院政務會議時,透露這個訊息,立刻成為媒體頭條新聞,受到高度關注。之所以備受關注,想是兩個原因:其一,顯示朱主委的千金有高度的自主意識,寧可放棄眾人羡煞的名校學位,也要追求自己的興趣、主導自己的生活;其二則彰顯出朱主委十分開明、民主,尊重女兒的選擇,即使放棄家庭已投注巨額學費換來的學位,投入一項即使無學歷也可出人頭地的行業,也絲毫不以為忤。
與此同時,更受大眾關注的消息,恐怕是失業率再度回升到4.31%,而且後勢看壞,尤其15歲到24歲的青年與少年,失業率更高達12.96%,每7.8個人之中即有1人失業。勞委會指出這是畢業季勞動供給陡增,加上景氣欠佳兩者夾擊所致,而畢業生專業技能不符業界需求,又不肯放下身段自我設限,才使失業率達到今年最高點。事實上,最近企業大老也紛紛抱怨,我們的教育與產業的需求嚴重脫節,使得年輕人失業嚴重而業界則求才無門。
這兩件事放在一起,有太多值得尋味之處。在那12.96%的青年與少年之中,必令每個人對朱主委的千金都萬分嫉妒,如果他們有幸也能得到哈佛碩士,攻讀加州柏克萊大學博士學位,今天豈會坐困愁城,連個像樣的工作都找不到。反過來看,朱主委的千金如果在青少年時期就可以有一個充分尊重個人興趣而且對靠手藝謀生全不歧視的環境,也許早就投入糕點製作,成為箇中高手且其樂無窮。
由此觀之,強要將所有的年輕人都放進同一個模子裡壓成相同的樣板,正是今天年輕人苦無出路而產業界求才無門的關鍵。因而許多壓成理想模樣的年輕人無比痛苦,亟待獲得解脫的機會,於是許多不同類型的人才就被毀棄了,國家寶貴的教育資源也無端浪費了。另一方面,對於那些壓不進模子裡、被迫放到技職體系的人,整個社會也並不重視他們,無法為企業所用。
結果,不論是否白首窮經、為人師表的材料,都被丟進「來來來、上大學,去去去、念博士」的行列,10年教改,竟然連過去技職教育的王牌頂尖學校,都給改成照著正規大學窠臼打造出來的科技「大學」,徹底毀棄了過去台灣製造業創造奇蹟的「扁擔」。
我們不敢期望台灣的家長們都徹底揚棄「唯有讀書高」的封建遺毒,不再千方百計讓子女就讀明星學校,最後獲得美國名校學位,但我們主掌公權力與公共資源的政府,卻不能再敷衍歧視技職教育。如今要求將林林總總的科大再重拾本來面目固然全無可能,但讓今天擁有科大之尊的原本頂尖技職學校重拾往日雄風,再度成為技職教育重地,為國家培養職場中不可或缺的精英,則斷無不能之理。
不過,要達此目標,政府主管必須看清一件事實:技職教育的確比一般正規學校要求更多的儀器設備投資,其辦學經費只能高出後者,不能像過去一樣只得其幾分之一。同時,技職教育的師資比正規學校需要更特殊而嚴苛的條件,因而其薪酬也要遠高出後者。
容有一天技職教育抬頭,明星學校反而不再是正規的高中大學,年輕人能真正在此找到自己一生的興趣,培養出紮實的技能而且憑此笑傲職場,到那個時候,年輕人自會放下身段、拋棄對靠一技謀生的自卑心態,而業界也會獲得無數生力軍讓他們再上層樓,今天年輕人與產業經營者的煩惱才能一筆勾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