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化成瘡臘始乾
實相 虛相 賣相?!
搞爛的東西 出脫求售
不知這進出口間 尊重了什麼價值?!
有一種東西,看不到摸不著,但對於人如何活在這個世界上,關係重大,那叫做「尊嚴」。今日資本主義極度蓬勃的時代,成功的企業家常被視為重要的社會領袖,也因此,企業家的社會責任很重要;企業家如何看待自己,不但對社會有影響,也可能向年輕人示範出一種價值觀。
這兩天,葉國一的緩起訴案引起很多人注意。他是知名的成功企業家,參與了台灣高科技產業的起飛、茁壯,也累積了龐大的資產,還獲得了社會高度的肯定、甚至崇拜。但他這次涉及用人頭戶的方式炒作房地產,如果成功套現獲利,當然數額龐大,然而對葉國一那樣身價的企業家,恐怕也稱不上暴利。這種沒有太多「挑戰性」的生意,何以吸引在經營上看過大風大浪的企業家?涉及了違規違法的手段,對大企業家而言,不會覺得有些錢是不值得他去賺的嗎?
涉及私人選擇和價值觀的問題,外界無法置喙,但成功的企業家常常是年輕人心懷「有為者亦若是」的嚮往之情的對象。也所以大家對「企業的社會責任」這個題目,一直寄予厚望。當然有些人選擇做「真小人」,直言利益不計毀譽。像這幾天亦是新聞焦點的台灣「壹傳媒」事業傳出將出售的事件,老闆黎智英在自傳裡大剌剌說,「沒有人性的人才能做傳媒」,很多曾受其旗下狗仔隊傷害的人,聽見此語,不知作何感受。以往做傳播事業的人具有對「報人」形象的自我期許;如今有人直接承認「沒有人性」,也是一諷刺對比。
企業家如果看重「自尊」和責任感這件事,懂得自己應該具備相應於其地位的更高行為標準,也許較能體會出,自己身上負擔有社會對他除了賺錢之外,許多其他的期許。企業家以財力能做到很多一般人沒錢就做不到的事,例如葉國一付得出四億多的代價,換取緩起訴。但這件事在很多方面帶給社會的錯誤示範和價值破壞,是一件怎麼說都划不來的事。企業家負擔經營企業的責任,或許未必以「慈善家」自居,但有機會應認真想想如何善用自己的影響力。
【2012/09/06 聯合晚報】
壹傳媒日前公告將出售在台的紙媒,包括蘋果日報、壹週刊、爽報等都將出售。在港媒全面退出台灣後,台灣媒體界可能要嘗試一個大工程─「災後重建」,重建一個較健康、清朗的媒體生態。
壹傳媒從二○○一年來台創立壹週刊開始,來台已十二年。壹傳媒帶來的狗仔文化、爆料新聞、毫不遮掩的羶色腥,讓台灣社會大受震撼;但事實卻也證明這些飽受文化界、社會團體批評的媒體操作,台灣社會仍「埋單」。這也讓壹傳媒成功的在台灣站穩腳步,但也讓其它媒體在競爭下不得不起而效法,媒體生態日益沉淪。
但壹傳媒的報導,雖然也揭發一些弊端、讓一些名流露出另外一個面目,但「錯殺」的例子卻也層出不窮。有人因壹傳媒的報導而身敗名裂、事業毀棄,甚至失去生命。最著名的當然是金融界著名的寶來集團總裁白文正因壹週刊的報導而自殺的案例。
至於壹傳媒曾自認不受人情干擾的公正報導方式,碰到涉己事務卻也破功。壹傳媒只因認為旺中集團要購買中嘉,並阻撓其上架,就以鋪天蓋地的方式對旺中作攻擊性的報導。至此,這個自誇「公正報導」的說法,也完全破產。
購買媒體金額動輒百億計,未來接手壹傳媒者必然是財團,不論是哪個財團接手,基於對台灣媒體生態、社會文化的責任感,是該對過去壹傳媒那種報導方式有所調整─也勢必要調整;期望因此媒體生態的「災後重建」能竟其功!
====================
黎智英解構了傳統的新聞理念。
譬如蓋房子,大家都將客廳或祖宗牌位置於門面地位,現在黎智英卻將臥房、浴室及馬桶放在大門入口處;因此,讀者可在黎智英的報紙頭版看到「裸體與屍體」,與極盡羶色腥的超大標題。
黎智英正式宣布要出售他在台灣的紙本媒體。買家要思考的是:如果買蘋果,而不走黎智英路線,則何必買這只別人啃過的蘋果?如果買蘋果,且仍想走黎智英路線,那就恐怕要連黎智英一起「買下」,否則怎麼維持「蘋果」的風味?
黎智英將揭示「政壇貪腐」與描繪「強姦案的細節過程」同等視為新聞報導的正義體現;一方面以「裸體與屍體」去販售低俗的八卦資訊,另一方面以揭發貪腐建立其在政治及社會上的影響力。總的來說,就是以標榜「揭發事實」,來為其以羶色腥為主體的媒體化裝及鍍金。
這不是人人都做得到的事,只要臉皮稍微薄一點就很難成事。主持這樣的媒體,在銷路不錯、罵聲不斷,及報紙幹部三不五時就要上法院面對訴訟的亂局中,仍要維持大條的神經,這不是人人都做得到的事,這也就是黎智英之所以為黎智英。
「蘋果日報」等紙本媒體,仍有盈利,可見台灣的社會文化防線已被黎智英的羶色腥與狗仔隊攻陷;而黎智英如今是因「壹電視」的虧損,才被逼得必須出售「蘋果日報」等紙本媒體。
為何黎智英不停辦虧損的「壹電視」,卻要出售賺錢的「蘋果日報」?如果連黎智英這麼粗的神經,都想趁亂甩掉賺錢的蘋果,誰若要去買這只黎智英啃過一大口的「禁果」,能不三思?
【2012/09/06 聯合報】
===================
壹傳媒集團昨天在香港證交所公告,獲得「獨立第三方」接洽,有意購買集團在台灣的所有印刷媒體業務及若干資產,包括台灣蘋果日報、台灣爽報及台灣壹週刊合併本。「狗仔隊」媒體文化是否因此撤離台灣,引起各界高度注意。
公告表示,該項交易只是初步磋商,不見得成交。
在香港首開「狗仔新聞」風氣的壹傳媒,二○○一年五月卅一日進軍台灣,發行壹週刊,當時曾引起政商名流恐慌,要求政府遏止狗仔新聞;二○○三年五月二日,蘋果日報在台灣發行。
壹週刊與蘋果日報在台灣銷售狀況好,但電視媒體業務拖累集團財務,集團在今年年初就傳出打算「整包出售」台灣業務,一併賣掉平面及電視業務。
據了解,壹傳媒主席黎智英如今將電視、印刷媒體分拆出售,已知富邦集團董事長蔡明忠主導的大富媒體將買下機上盒「網樂通」客戶,以及「壹網樂」影片資料庫;平面媒體部分傳出的可能買主除了蔡明忠外,也包括原先就傳出有意購買集團部分業務的Tom.com。
外界盛傳宏達電董事長王雪紅可能入主壹傳媒平面媒體,但宏達電昨天表示「不回應外界傳言」。潤泰也說他們不是買主。
壹傳媒昨天傍晚突然發布公告,「被告知出售」的蘋果日報員工譁然,原本休假的總編輯馬維敏也回去上班。
根據壹傳媒公布截至三月底的年度財報,年度業績雖保持成長,但由於電視、多媒體業務虧損嚴重,達港幣十一點七億元,導致核心業績由盈轉虧,全年虧損達到港幣一點八億元,原本賺錢的報紙、雜誌業務也出現獲利衰退情況。
在重大訊息公告後,壹傳媒集團行政總裁張嘉聲發出「組織調整」信給壹傳媒員工,強調公告「依照香港聯交所的條例刊載,不代表集團已確定出售該等業務」,在洽購期間,所有業務不變,希望員工如常作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