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情爆發後,小雨怪蔡育林沒有幫她請律師,而惱火說:「真的讓我不爽就全講出來,大家都來去關好了!」可見,這場火車性趴的完整版故事尚未和盤托出。
蔡育林對這件事有一套「理論基礎」,聲稱「誰規定做愛就得一對一?」;他願為「性想法不同的人」,「打開新的門路」。言下之意,在蔡的思考中,火車性趴儼然也是一種「文創產業」。
這場性趴的特點是「網路揪團」。女主角小雨,據說是自動上網報名;另稱連兩名女助理及三名糾察隊都是網路上找的。不過,這些說法均可存疑。十八名男客,則皆是網路報名,還經「視訊」篩選;其中有大學生及碩士、博士;這些人均願在眾多陌生人眼下公然進行「一對多」的性遊戲,可見網路世界真是無奇不有。
這場性趴之所以鬧成大新聞,是因包下火車「客廳車」的「創意」令人驚異;但是,此類「非典型」的性關係,及淫亂的性趴之類則早已不是新聞,網路援交更是司空見慣。
這個事件在道德及法律層面引起許多見仁見智的議論。蔡育林為自己辯護說,他希望有機會上談話性節目、出書,闡述他的理念;如果當真看到未被羈押的蔡育林,上電視侃侃談論他的「文創產業」,再度上演電視與邊緣人的共生關係,你大可不必奇怪。此案已如Makiyo案,媒體渲染已超過案情。
十七歲的小雨這個單親家庭中輟生,迷失在網路及複雜的性關係中已非一日;有人認為可責,有人認為可憐。小雨的情節比較凸顯,但在網路世界中,其他境遇類似小雨的女孩更不知凡幾。當整個社會對小雨的行為感到困惑之時,或許也可想一想,如何救助隱沒在網路中的其他「小雨」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