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顧基層法官要求解除「保密分案」的籲求,楊仁壽在交卸最高法院院長職務時,高聲告誡馬總統不可用行政權干預司法。字字鏗鏘,恰反證了楊仁壽觀念上的守舊與刻板,是司法改革必須打破的障礙。
楊仁壽力挺「保密分案」,理由是必須杜絕有權者關說。他還說,臨別前他銷毀四面八方的關說文件,他很自豪自己一件都未轉交給承辦法官。但楊仁壽錯了,這一點也不值得自豪。他收到關說文件,未在第一時間將它們交由相關單位處理,已是錯誤;他最後還要將關說祕密全部帶走,更是大錯特錯。
基層法官要求分案透明化,目的就在減少幕後黑手的干擾。反觀楊仁壽的想法,他認為這個隔離的角色由院長扮演即已足夠,這不僅充滿「人治」色彩,甚至把自己變成了機密黑幕的一部分。試想,如果他不把各方關說文件鎖在自己辦公室裡,而將其公開或送交政風單位辦理;幾年下來,還有「有權者」敢關說嗎?
亦即,當楊仁壽聲稱「保密分案」是在維護法官的獨立審判時,他其實一邊也在幫忙掩護「關說者」。楊仁壽警告馬總統不該以行政權干預司法權,若以同一標準檢驗,他自己沒有用司法行政權來控制審判制度嗎?解除保密分案或許會使法官受到關說干擾,但若能建立透明有效的反關說機制,政治之手能隨意伸得進去嗎?
楊仁壽應把他手上的關說文件交出來,讓外界看看到底是誰在關說哪些案件,又是什麼「有權者」值得他如此維護。解答最高法院院長箱子裡的機密,就當作解除保密分案的第一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