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MY COMIC】不通只出一張嘴
2012/01/04 15:51:02瀏覽2217|回應2|推薦51

沒電譙政府的歐吉桑  成了這隻廣告的最佳男主角

若因核四不商轉  停電限電  國家總體經濟與生計面臨緊急狀態

為反對而反對的民粹  為非核而廢核的後果  後濟無力不來電  人民怨聲詌譙

請問這位在能源策略採獨「斷」主張的未來女總統又會如何面對呢???

是悻悻偷偷的暗示抿指的「噓」一聲,然後默默退到旁邊嗎??

從宇昌案的態度來看  她有第一時刻站在鏡頭面前的擔當嗎??

不消說   面對疑虞  虛應迂迴  迴避檢驗  一向是她的人格特質

不用問   站在理想面大家都想要非核家園   但是綠色能源抉擇的現實面真的沒有困難嗎??

直言之   就算是「巧婦」  能為「無米之炊」嗎???? 

只用「濫情炊菜」  「現實避而不見」   這些鏡頭是不是太夢幻了些???

場景若縱深拉遠一點  那些為搶修送電冒著風雨危險的工程人員完全不在鏡頭內

只有帶出這一家庭飯香四溢  用這樣的理盲濫情的愚民訴求   就能譙政府騙選票   那誰不會??

僅見「真情」風格 餘外不在鏡頭內  這隻廣告的深度由此可見

別只出一張嘴.............

活生生的寫「真」  這隻CF  真是粉「欠電」 

非核家園是很多人的理想,但要實現此一目標,須有可行的策略,也要考慮須付出的代價;例如核四興建經費已追加到2,736億元,不商轉的直接損失可觀。再從技術面看,穩定的電力供應至少要有15%的備用電力可供調度,目前台灣約22%;其中,核電的裝置容量雖僅占總裝置容量12%,但因核電是24小時運轉的基載電力,實際發電量占總發電量近20%。因此,如果沒有核電,備用電力將降至極低,隨時都有停電或限電的危機;而且,也因核電成本遠低於其他能源,若完全去核,每度電價將由2.6元漲至4元,產業衝擊可知。這也是很多反核者未要求現有三座核電廠立刻停止運轉的原因。

從2018年至2024年核一、核二、核三廠將陸續除役,興建核四廠主要是彌補電力供應的缺口。如果三座核電廠不再延役,核四廠又不商轉,勢須尋求其他替代能源。但是,反核者大力鼓吹的再生能源僅占發電量約3.5%,扣除水力發電,連1%都不到;很多人冀望擴大太陽能及風力發電,但受限於技術及發電成本,十年後要達到發電量的5%都很困難;如果擴大燃煤、燃油等火力發電,則與國際減碳趨勢背道而馳,加以國際原油及煤炭價格長期看漲,發電成本將愈來愈高;要增加天然氣發電,就須多蓋儲槽,也會面臨環保及價格上漲問題。是以,開發替代能源知易行難,絕非一蹴可幾。

替代能源開發不易,就須從降低用電需求著手。但台灣五至六成電力是工業用電,出口支柱產業資訊電子及石化業是最大用電戶,合計占工業用電半數以上。這種高耗電的產業結構要進行根本調整,需要很多配合條件及很長的時間,才有可行性。

總體來看,要建立非核家園,不僅在尋求替代能源上須克服重重困難;也須同步推動產業結構轉型的浩大工程,兩者都需要完善可行的計畫,與社會充分的溝通和共識建立,以及強有力的領導及執行能力。所以,與其爭辯要不要廢核,不如認真討論具體可行的供電結構改善做法及產業結構調整規劃,從供需雙向同時著力,為建立非核家園營造有利的整體環境。

至於現有三座核電廠,「核安第一」是最基本要求,政府應立刻組成專案小組進行嚴格體檢,補強所有防護措施,並打消台電要求延役的規劃,讓人民能夠逐漸恢復對核安的信心。在健康穩定、不受個別事件及政治干擾的大環境下,透過專家對核電問題的最新完整評估及社會的理性討論與對話,核四問題自能獲得最妥善的處理。

http://www.udn.com/2012/1/3/NEWS/NATIONAL/NATS3/6820665.shtml

蔡英文競選總部昨天推出第一支針對女性訴求的電視廣告,強調「女性不是沒才能,只是習慣讓男人站前面,這次我們一起來改變,一定要有妳!」

廣告主題設定在一個停電的家庭,男主人在一片黑漆抹烏中破口大罵,但女主人堅持用冷靜、溫柔的態度化解尷尬,影片最後再帶出蔡英文,強調「換女性當家」。

廣告內容:「在世間最混亂,最不安的時候,妳們,永遠是最可靠,堅定,而且溫暖的守護者。」

導演吳念真出手幫民進黨拍廣告,找了一個停電的家庭說故事。廣告內容:「你們有點人性好不好,你餓了吧,哇,爸你好厲害,都可以把電給罵來了耶,女性不是沒才能,只是習慣讓男人站前面。」

吳念真招牌旁白一出,道出男人大動肝火時,女人用冷靜、堅定的態度,化解緊繃,最後女主人還「噓」一聲,默默退到旁邊,用不邀功的態度,為接下來要出現的蔡英文舖梗。廣告內容:「一定要有妳,蔡英文。」

綠營找吳念真,主打換女人當家做主。

民進黨發言人康裕成說,廣告敘述颱風夜爸爸動怒罵電力公司為何停電,媽媽則是點起蠟燭,在燭光中煮飯、讓小孩寫功課,展現女主人的從容不迫。

==================================

多名企業領袖相繼公開挺馬之後,蔡英文說:站在馬總統後面的都是有錢人,站在我蔡英文後面的是台灣人。

這是極不入流的族群及階級操作。階級操作,是把「有錢人」和「無錢人」對立起來;族群操作則是將「台灣人」與「非台灣人」對立起來。變本加厲的是,在蔡英文的此次「雙料操作」中,她要暗示的是:「有錢人」不是「台灣人」,「台灣人」都是「無錢人」;「有錢人」只會巴結總統,不知顧惜台灣的「無錢人」。

這樣的操作,令人想起了蔡英文的首支電視廣告說:「我是蔡英文,我是台灣人!」這是族群操作的起身砲;然而,如今又見蔡英文的「雙料操作」,國人可不可以問:蔡英文,妳是有錢人,還是無錢人?

蔡英文是富家千金,當然是有錢人;但蔡英文也當然是台灣人。由此可見,至少在蔡英文這個例子上,「台灣人」也可以是「有錢人」,而「有錢人」又誰不是「台灣人」?然而,為何蔡英文竟要如此不入流地將支持馬英九政經觀點的「有錢人」,與所謂的「台灣人」對立起來?

從蔡英文的「雙料操作」,不妨檢視歷來政治領袖與企業鉅子的關係。蔣經國一生為企業創造經營環境,但他與企業領袖幾無私交;李登輝與企業人物的往來密切,長榮張榮發、奇美許文龍、義美高志尚等皆曾公開力挺;至陳水扁時代,富商巨賈更是裝滿整車整箱的現鈔絡繹不絕地運往玉山官邸。到了馬英九,則從未聞他和企業人士的私密接觸;與富邦吃了幾餐飯被叮到滿頭包後,他更是高壘深溝,避之若浼。

大體而言,馬與企業領袖的互動,皆因政經觀點相同而相互拉抬國家經濟大局,此與陳水扁時代的政商勾結、狗苟蠅營,大相逕庭;只要看每一位出面力挺馬英九的企業家,第一個理由就指馬「清廉」,這就是當年挺扁挺民進黨的企業家絕對說不出口的理由。

蔡英文指馬英九背後站的都是有錢人,不外就是在暗示官商勾結、狗苟蠅營那回事。但這種說法,非但對馬英九不公平,也是對那些她口中的「馬友友」企業家的人格汙辱,難道他們挺馬,是因貪求私相授受,而不是為了台灣經濟全局與國家前途而為全民請命?任人皆知,他們救台灣的用心其實比挺馬更殷切,蔡英文何忍將這些「有錢人」與「台灣人」對立起來?

馬英九可謂是戒嚴後與企業領袖關係最清白廉潔的總統,彼此大多無私交密往;但今年卻也是歷屆總統直選中,工商領袖公開表態最踴躍的一次,他們共同的理由大致如潤泰尹衍樑在報上登的挺馬廣告所說:「台灣需要一個開放穩定的政策環境,……台灣不能再承受兩岸關係的停滯與不確定。」

例如,長榮張榮發過去挺李、挺扁是人所共知的;但如今張榮發卻說:「馬英九難免有缺點,卻是人格可信任的領導人。」這樣的觀點不能只視之為「有錢人」的觀點,自然也是反映了「台灣人」的信念。

當然,就經濟面看,任何社會皆呈貧富差異的金字塔狀;但現今每一個大企業,動輒均有數萬員工,中下游的中小企業更是瓜瓞綿延,動輒可牽動零點幾至一、二個GDP的消長;而這些數以百萬計的員工,每一位都是一個家庭的經濟支撐;何況,這些企業領袖,不止為工商業力爭良好的政策環境,他們也為賣鳳梨酥者及六合夜市的攤商發言。這類的「有錢人」卻被蔡英文操作成與「台灣人」及「無錢人」站在對立面。

蔡英文的父親蔡潔生,是從修車工人起家,見證了中華民國六十餘年來「有錢人」與「無錢人」的流變;因而,蔡英文自己今天成了「有錢的台灣人」,卻何必將所有只因與其政經政見相左的其他「有錢人」打成「非台灣人」;何況,馬英九至少亦是擁有約半數選票支持的總統候選人,那些挺馬者絕大多數皆不是「有錢人」,但沒有一個可以被蔡英文斥以「不是台灣人」。

政經見解不同,是民主社會的常態,但不可玩弄成不入流的族群操作及階級操作。蔡英文是有錢人,也同時是台灣人;但難道張榮發不是?王文淵不是?嚴凱泰不是?鄭崇華、郭台銘不是?

請問蔡英文:若當選總統,妳能把這些「有錢人」哪一個不當成「台灣人」?



全文網址: 蔡英文是否有錢人?張榮發是否台灣人? | 社論 | 意見評論 | 聯合新聞網 http://udn.com/NEWS/OPINION/OPI1/6823106.shtml#ixzz1iTWjYQpq
Power By udn.com

http://blog.udn.com/mykey/5023240

( 不分類不分類 )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mykey&aid=6002280

 回應文章


等級:
留言加入好友
哈哈哈!好妙~
2012/01/05 00:09
哈哈哈!這篇非推不可實在太經典了~

NODPP
等級:6
留言加入好友
excellent work
2012/01/04 22:14
good job, keep drawing, uncover more dark side of D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