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申請入學第一階段篩選結果出爐,指定項目甄試下個月將陸續展開,卻有部分弱勢學生為甄試費用而傷神。
一位學生要我幫他從篩過的校系中,選擇一個參加複試,我納悶地問:「三個校系的複試時間沒有撞期,何不都去試試,給自己多一點機會?」他說:「每個校系的甄試費用都超過一千,會增加家裡的負擔,還是選擇一個就好了。」這孩子單親,母親收入不穩定,他的貼心讓我感動,但也替他惋惜。
大學多元入學,以個人申請為例,第一階段篩選費用,一系要一百元,而指定項目甄試費用,除稻江學院免費外,少則五百,多達一千五百元。僅是審查資料,有的校系要價五百,有的開價一千;口試則八百起跳,最高一千五百元。
筆者難以理解,兩天的大學學測,報名費只需九百五十元,為何區區的電腦篩選,一系卻要一百?而短短一、二十分鐘的面試,竟要價上千?考生與家長有知的權利,報名費的訂定標準及使用情形,甄選委員會與各大學應公布明細,供各界檢視;教育部也該嚴加審核,不能任由大學漫天喊價,把考生當成提款機。
其次,儘管教育部規定,第一階段篩選倍率以三倍為原則,但部分校系仍我行我素,尤其音樂、美術、體育等系,篩選倍率更高達十到十五。有的系招生名額僅卅人,卻篩選四百五十人進入甄試,等於四百廿人將落榜,白繳報名費。大學訂定高篩選倍率,濫收報名費,讓考生白忙一場,喪失自信,有違教育良知,實不足取。
申請入學花費驚人,除昂貴的報名費,交通、住宿及備審資料製作,都是不小的開銷,對弱勢家庭而言,更是難以承受之重。呼籲教育當局拿出魄力,召集各大學研議,訂定合理收費辦法,減輕考生負擔,以免「多元入學」淪為「多錢入學」,剝奪弱勢學生入學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