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MY COMIC】趁虛而入‧惑眾為主
2007/09/20 11:18:50瀏覽658|回應0|推薦17

心靈空虛才是嚴重的症頭..............

地下電台的兩種「補藥」

根據美國腎病資料庫統計,台灣尿毒患者的增加數是全球第一,盛行率為全球第二。國內臨床醫師幾乎一致認為,從尿毒病患大量集中在南、嘉、屏來看,地方民眾誤信某些地下電台販售之藥物,應是主因之一。

地下電台長年在節目中夾帶推銷藥品,早已不是新聞,也不是祕密。一般民眾在網路上販賣苦瓜,不過帶一句「可治糖尿病」,即遭處以重罰;為何非法設立的電台經年累月在節目中販售藥品,不僅視「藥事法」如無物,就連NCC或「廣電法」也對它無可奈何?其中奧妙無他:一手賣「藥」牟利,一手賣「獨」防身,這是地下電台得以逍遙於法治灰色地帶的主因。

其實,地下電台是在經營兩種「補藥」。台獨是地下電台送給民進黨的「政治補藥」,但某些地下電台賣給一般聽眾的有些「補藥」,卻不免令醫藥專業人士擔心。

在戒嚴時期,地下電台出現,以非主流的聲音衝撞言論管制,誠然有其特殊意義。但即使如此,頭戴鄉土政治桂冠,實際上卻以向鄉親父老販售藥物為業,難免令人覺得名實不副。尤其時至今日,本土政權當家,電波市場開放,言論管制解禁,地下電台既漸失潛身「地下」的民主意義,即愈發凸顯其「論政賣藥」的商業本質。

不論從法治秩序或國民健康觀點,地下電台林立,都是與現代社會顯不相容的現象;然而,民進黨對此卻視若無睹。主要原因,不外多數地下電台在政治上採取挺綠、擁獨策略,用以支撐其商業行為;而民進黨雖已政權在握,卻仍不捨此種「法外」的資源,遂令其形成無政府狀態。一開始,地下電台許是以政治言論為主,商業交易為輔;如今,則儼然是以商業交易為主,台獨言論反而成為商業的掩飾。

只消看:二○○四年三一九槍擊案,靠著地下電台散播的「連宋聯共刺扁」的假餌,使得大選一夕變盤;去年高雄市長選舉陳菊和黃俊英之戰,同樣在投票日藉著某些地下電台的不實傳播,讓陳菊以些微之差勝出。由此看來,地下電台因其政治傾向,一方面在商業上賣藥,另一方面在政治上販「獨」,已形成了言論市場上最無忌憚的灰色地帶。而包庇、縱容其坐大的民進黨,又何異這整個法外媒體的幕後首腦?

國民黨最近擬訂新的文宣攻勢,決定聯合地方合法電台,對「地下電台」一面倒的挺綠及台獨言論展開反制;綠營對此則嗤之以鼻,認為地下電台根深柢固,非藍軍所能輕易撼動。誠然,藍軍在南部的劣勢,是長期疏於基層耕耘所致,在言論戰場的積極性和貼近性都明顯不足;但綠營那種「擁地下電台而顧盼自雄」的心態,卻亦著實可議。一個號稱民主進步的政權,卻要靠法外電台為其撐腰使力,還妄稱什麼民主法治?更別說,一個政府居然坐視國民健康受到威脅而不顧,這還說什麼愛台灣?

台獨言論是否有利國家,容或見仁見智;但賣藥行為不受節制,則必然貽害社會。節目中那些親切、生動的鄉土語言,說的多是一知半解的醫學知識,藉以招徠聽眾成為其藥物、補品的愛用者;這種推銷手法潛藏著多少社會風險,政府豈能不聞不問?

在「賣藥」和「挺獨」之間,這個全台灣最自由的灰色地帶,儼然沒有法律、沒有公權力。因為,民進黨吃了地下電台的「台獨補藥」,他豈會管一般聽眾買的「補藥」究竟如何!

【2007/09/23 聯合報】

偽藥寶塔

放任賣偽藥 對得起死忠ㄟ?

地下電台販賣劣藥偽藥對政府相關單位來說應該早已不是新聞,但官員們卻往往視而不見,因為這些電台無不以辛辣聳動的言論挑撥聽眾仇恨國民黨,各自吸引一批死忠的聽眾,成為民進黨重要的地方勢力,因此民進黨不但不予取締,甚至還有黨內人士和這些非法的經營者有良好的關係。他們也堅信這些地下電台的聽眾都是民進黨的死忠支持者,國民黨是拉不動的。

既知這些聽眾都是綠營的死忠支持者,卻又任非法的地下電台餵以劣藥偽藥,民進黨其心何忍?何況維護人民的用藥安全是政府的責任,這些南部的民眾大都是一生勞苦,撐起了一個家,卻換來一身病痛,最後因「愛台灣」聽信「代表社會良心」的人推薦的藥,小病變大病,甚至賠上生命,執政黨卻為了鞏固選票,任地下電台的劣藥猖獗氾濫,如何對得起這些死忠的支持者?

黃亦秀/資深廣播人(中縣大里)

由於國民黨有意購買媒體抗衡南部地下電台言論,地下電台的經營手法及電台賣藥問題再度引起討論。根據媒體報導,在鄉間,賣藥常以「電台」或「擺攤」為通路;到了都會則改以熱門的「生技」、「養生」來包裝。根據筆者從事廣播工作的長期觀察,廣播賣藥節目的聽眾並非全然為了購買藥品而收聽。

民國八十二年初,當時由地下電台「台灣之聲」高喊著「一塊錢讓你當主人」帶領風潮,主持人鼓勵聽眾打電話在廣播節目中抒發己見。賣藥電台節目藉由電話拉近了廣播賣藥節目與聽眾的距離,熱烈的叩應互動凝聚成節目忠實社群,親切的主持內容與表達方式容易於被聽眾所認同。

在廣播賣藥節目中,主持人與聽眾之間交談的主題相當廣泛,包括健康知識、用藥方法、政治財經、私人情感問題或社會事件,聽眾可以在節目中抒發情緒,更可以在空中自由點唱歌曲打發時間。有些聽眾會利用叩應來分享自己使用過藥品心得,還有些聽眾會依照自己的身體狀況,詢問節目主持人自己應該服用何種藥物才好,更有許多聽眾就直接利用叩應來訂購產品。

林光常事件近日鬧得沸沸揚揚。值得社會大眾警惕的是,不管運用生物科技包裝或電台賣藥傳統通路來進行銷售,林光常事件突顯了民眾對名人推薦的盲目信賴和醫藥常識的嚴重欠缺。

【2007/09/20 聯合報】

( 時事評論政治 )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mykey&aid=12446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