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MY COMIC】抓鬼的反被鬼抓去
2007/07/19 08:18:30瀏覽683|回應1|推薦10

藏鏡人和稻草人:金融監理變成金融盜匪

力霸集團捅出虧空數百億的大窟窿,法官發現金檢機構長年縱容力霸關係企業違法放貸,官員不僅怠忽職守,更拿公權力大作人情,包庇放水,幫業者解套。

這兩天法官與官員在法庭上的問答,讓人見識了國家金融監理機制的形同虛設。金管會官員不僅態度傲慢,處處推託,更對自己的顢頇一無反省。法官曾正龍形容金管會處理力華票券違貸,就像抓到小偷不辦,還和盜賊私了,准許贓款減半、分期償還。也難怪法官李英豪當庭痛斥:「公權力都被你們玩完了!」

法官們的沈痛,國人亦皆感同身受。金管會不同於一般行政機構,金融監理是它最核心、也是最基本的任務,目的在防微杜漸,維護國家金融秩序的安定。但現在,它不僅拋棄監理職責,更無視法令規章,一再對違法業者私下放水,官員難道只是手握公權力的「稻草人」?王又曾掏空力霸,原來金管會還居間扮演了包庇窩藏的角色,讓人痛心疾首。套用李英豪的話:「要這些公務員幹嘛?」

稱這些官員是看守公權力的「稻草人」,是因他們怠忽職守,將公權力束諸高閣。銀行局副局長林棟樑忽而聲稱「不能只管法令,不管企業經營」,忽而表示「無權查虛設公司」,忽而改口「人力不足」;說東說西,請問:他眼裡還有什麼自己應負的責任?

副主委張秀蓮則說,如果「早知道」力霸會出事,早就強行處理了;這更反映出強詞奪理的推諉心態。國家從未要求官員作預言家,只要求官員「依法行政」。金管會連「照步數來」這麼基本的行政邏輯都不能遵循,卻奢言要「照顧企業」、「穩定金融」,真不知國家何以要付薪水給這些金管官員?

是單純的無能也好,或涉及犯罪情節也罷,金管會層出不窮的弊案,都說明這個國家最高金檢機構已徹底失能,也完全失去了公信。別忘了,在扁政府任內新成立的獨立機構中,金管會是執政當局隻手牢牢掌控的單位,肩負最重要的任務,卻也爆發了最多端的弊情;僅僅三年,主委、副主委、局長、委員一干人皆深陷牢獄之災。與其說是主政者識人不明,不如說這個機構一開始就因政治動機被剝奪了獨立性格,終至喪失了金融監理的本能。

看這次的力華票券案,涉及違法貸放長達七、八年,屢遭基層查獲,金檢當局卻不斷給予通融。官員在庭上作證,承認受到「行政院指示」,亦有人指稱是配合陳總統要求消除金融緊縮情況的指示行事。可見,金管會對力華放水,一方面有總統諭令當尚方寶劍,另一方面還有具體的高層長官下達指令。現在,法官查到一排稻草人,若不揪出幕後藏鏡人,豈不白忙一場?

的確,要論國家公權力近幾年的消損,金管會的放水、濫權恐怕只是冰山一角;這從整體行政治理的失能,即可見一斑。扁政府用人但視親疏、不重專業,不僅摧毀了文官體系的中立及穩定性,更使得行政機構的自動勾稽和制衡作用消失。過去金融監理權責分散在央行及財政部等不同部會手中,彼此尚能層層節制;但事權集中至金管會後反而紕漏百出,主要原因,不就是政治藏鏡人只要一個口令就能輕易貫徹其目的嗎?

值得警惕的是,先前龔照勝、林忠正、李進誠等人涉案,尚可稱是「政治新貴」因暴得權力而墮落;但今天張秀蓮、曾國烈等久經文官歷練的官員也泥足深陷,可見綠朝帶進的政治汙染已滲透到了行政體系的心臟地帶。

公權力變成唯政治是從的工具,金融監理機構當然要淪為金融盜匪的共犯。藏鏡人和稻草人,誰能說誰的責任少一點?

【2007/07/19 聯合報】

( 時事評論政治 )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mykey&aid=1100375

 回應文章


等級:
留言加入好友
人間盡鬼
2007/07/20 13:04

放任財團為所欲為最為人髮指之一就是卡債問題,如果政府把關得宜,哪能讓銀行財團如此大肆利用廣告傳媒,在社會中傳遞不實理財觀念,為營利製造效益?!

當大多數受到不當教育的民眾背了債,政府還不積極為解決問題想辦法,出生在這種國度簡直成為一生的悲劇時,誰會願意根留邦國?!

惡性循環成了台灣人的共業,如此下去,政府還能再從人民身上挖到什麼?!政府簡直就成了剝削階級的代名詞,人間荒謬莫過於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