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服務業占國內生產毛額(GDP)比重超過七成後,許多人便開始討論台灣是不是已經像許多先進國家一樣,經濟成長與發展的動力與根源來自服務業;較極端的甚至主張台灣可以將製造業全數移出,以研發、品牌或服務出口等取代之,賺取較高的附加價值。
以單一的指標來探討甚至決定產業發展主軸,不僅危險,可行性也低。倘若我們多比較幾項數據,就可釐清台灣服務業的實際發展狀況。首先,當服務業占GDP提高時,我們總會以為服務業實質成長較快,但台灣情形不然且相反。以2002-2006年為例,製造業實質成長7.2%,而服務業成長4.0%;也就是說,近四年來,製造業雖然占GDP比重只剩23.4%,但其對於台灣經濟成長率的貢獻比率高達39.1%,而服務業的貢獻比率只有60%。這樣的情形與美、英、荷蘭等以服務業為主的先進國家完全不同,其服務業的實質成長大都在整體平均成長率之上。
當然,台灣服務業實質成長的不足,也反映在出口競爭力的弱勢。舉凡以服務業發展為主的國家,包括美、英、法、荷蘭等,服務業出口均有可觀的順差;而德、日等國,即便每人GDP已超過3萬美元,商品出口值位居全球前三大,但服務業出口卻仍存在鉅額逆差。台灣服務業出口當然也是逆差,而且絕大部分的項目均是逆差,唯一順差的項目乃是因為台灣接單海外生產之服務輸出;但別忘了,這並非服務業者的出口能力,而是製造商的跨國服務行為。
台灣服務業的實質成長不足,同時也反映在勞動投入的不足。越是先進的國家,其服務業占GDP的比重與占整體就業比重會越一致;但台灣服務業占整體就業比重卻只有58%,與其占GDP比重差距高達13個百分點,是所有先進國家及四小龍中差距最大者。另外,台灣服務業的投資占其附加價值比率也比先進國家還低,最低甚至只到15%左右;再者,台灣服務業研發支出占整體研發比重不到5%,在主要國家排名倒數第二。
但台灣服務業卻享受著高報酬;以2004年投入產出表來看,台灣整體服務業營業盈餘占總產值比率高達18.8%,而製造業卻只有5.1%。也就是,製造業業績成長必須比服務業多出三倍以上,才能與服務業賺到的錢相比。我們將上述的數據歸納起來,台灣服務業所呈現的面貌便是:低實質成長、低投資比率、低勞動投入、低研發投入、低國際競爭力,但卻擁有高報酬及高GDP比重。
顯然,這樣的高報酬原因並非來自勞動、投資、技術,也非來自國際市場;那麼合理的推論,便是來自國內市場競爭不足所產生的超額報酬。這樣的發展與先進國家真正服務業的發展,吸引大量的勞動投入、不斷更新及增加硬軟設備、不斷強化服務技術研發,因而展現在國際競爭力的成果上,幾乎完全不同。
但如此說,是否台灣服務業的發展便無望呢?當然不是。台灣服務業中次產業發展最快、對經濟成長貢獻最大、就業增加最多的,便是批發零售及物流業,主要的原因便是引進了日本連鎖加盟、宅配管理技術等;而此行業需求面隨著製造業的成長需求而增長,同時這套技術台商也逐漸應用在東南亞及中國大陸。早期銀行信用卡業務的技術,也是從花旗銀行、到中信銀、然後擴散到整體銀行界,最後再擴散到中國大陸,二者如出一轍。
但這些成效都只發生在零星的服務業中,政府雖選出12項策略性服務業,卻又有幾項有策略性引進先進技術呢?比較常看到的策略措施,反倒是去補助出口;這樣的策略主軸完全本末倒置,出口競爭力是技術及實力表徵及結果,不深耕技術而靠出口補助,結果出口實力也是虛幻的。
過去政府為推動半導體產業而實行RCA計畫,組成團隊赴美取經,但現在例如數位內容產業推動計畫,卻是以補助廠商拍片或出口為主;而新加坡的方式則是策略性地引進知名動畫的加拿大謝立登科技學院至星國設立分校,可以想像十年後,新加坡有機會成為亞洲動畫人才庫。
總之,台灣服務業若不認真思考開放競爭,並引進先進技術,養成人才與實力,滿腦子想要速成出口,短期也許可能占到一點便宜,但長期的產業競爭中,只有孕育自競爭環境及擁有人才的公司才會是勝出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