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政客利益下的台灣詮釋權】愛台?賣台?台灣何去何從?
2007/06/03 11:00:40瀏覽644|回應0|推薦9
https://city.udn.com/v1/blog/article/article.jsp?uid=mykey&f_ART_ID=973892
https://city.udn.com/v1/blog/article/article.jsp?uid=mykey&f_ART_ID=962493
https://city.udn.com/v1/blog/article/article.jsp?uid=mykey&f_ART_ID=930061
https://city.udn.com/v1/blog/article/article.jsp?uid=mykey&f_ART_ID=975546
李登輝日本行:皇民遊子衣錦返鄉?

流利的日語,愉快的神情,周到的款待,李登輝此次訪日之旅洋溢著溫馨的基調。但吹開表層的泡沫,凝視其中的漂浮物,許多台灣人可能會發現自己無法分享這位老人舊地重遊的歡悅。

對自稱「廿二歲以前是日本人」的李登輝而言,每次得之不易的訪日之行,在他都像久居異地的皇民遊子終得返鄉,有一種奇特的孺慕及朝聖之情。對日本人而言,有這麼一位心懷京都的異國元首,當然要當成流落海外的瑰寶般珍視;因為,他為日本的侵略罪行提供了最寬大的慰藉。李登輝訪日的溫暖情調,主要來自這種彼此滋潤、相互慰藉的需要。

但如果拋開「遊子返鄉」這個情感因素,回到殖民經驗與抗日戰爭的歷史情境看,李登輝身為卸任國家元首,他個人對日本的過度懷舊和思慕,不僅扭曲了太多史實,也美化了太多感情;不僅極盡欺罔,極不真實,也反映了李登輝個人的矛盾情結。

以李登輝此行接受了「後藤新平賞」為例,主辦單位宣稱他在台繼承了後藤新平的志業與精神,李登輝也在演說中讚譽後藤在台的建設,並聲稱後藤是自己的「精神導師」。事實上,後藤在出任台灣民政長官的八年多,雖建立了醫療、衛生及戶籍調查系統,並引進製糖技術;但這些措施許多是殖民政權為掠奪本地物資之便利而發,其兩手策略竟被美化為台灣現代化的先驅,實是顛倒是非。

再看,後藤新平治台期間,不僅曾強力鎮壓台灣同胞,更用冷酷手段誘殺抗日志士,他本人亦自承在台誅殺近一萬兩千人。李登輝不僅故意忽視這樣的統治暴行,更以其繼承者自命,進而領受獎章;既是對歷史無知,亦是自我作踐。李登輝不認為台灣上下在戰後數十年的努力是其在位十二年的基石,卻自認是後藤新平的繼承者,這是盲目,還是笑話?國人不會忘記李登輝曾謂蔣經國是他的「精神導師」,何以如今他的「精神導師」突然變成後藤新平?

「後藤新平會」何以選在一百五十年冥誕才設立個人獎座,並把首屆大獎頒給了李登輝,亦是耐人尋味的事。若這位殖民地民政長官果真如此偉大,後藤賞早不知該頒了多少屆;但主辦單位卻選在李登輝赴日之際設獎,而李登輝本人甚至還是這個協會的成員。如此看來,後藤賞恐難脫「因人設獎」之嫌,而所謂李登輝繼承後藤志業之說,恐怕也只是穿鑿附會之詞。

這就像李登輝要不要赴靖國神社祭悼亡兄,一樣是個不真實的議題。李登欽以台灣兵為日本侵略戰死菲律賓,六十年來,李登輝即在平民時代亦未曾因思念其兄而前往祭悼;這次若偏要去參拜軍國主義招魂塚,恐怕是假借手足情義掩飾自己的政治諂媚。更何況,李登欽靈位早就不在靖國神社。如果李登輝為了討好日本的軍國勢力而前去參拜,將把自己和台灣置於何地?李登輝常將私感情和公義理混為一談,這是他看不到自己的矛盾。

再看李登輝在日對陳水扁的明嘲暗諷,說「有些領導人一掌權就想大撈一筆」,「也讓老婆居高位一起撈錢」;他的確看穿了阿扁的醜態,但他也忘了鏡子裡的自己。李登輝主政期間,竊用國安秘帳設立「台灣綜合研究院」,讓女兒一步登上副院長,又利用國民黨黨庫資助另一女兒設立雙語學校,李登輝公開損扁,並無法反證自己的清廉。他自詡「兩袖清風」,或可以博得不知情的日本人掌聲,卻讓台灣人民感到可笑。

為了一己的訪日心願,李登輝除美化後藤、運作領獎,更不惜把祭悼亡兄當成了政治道具。這趟朝拜之旅,其實只是愈發暴露這位退休老人心理上的貪婪與愚昧。當走在奧之細道上發思古幽情時,李登輝不妨再想想自己此行的意義何在。他是台灣的英雄,還是日本的小丑?這究竟是皇民遊子衣錦還鄉?或是糊塗政客自辱辱國?

【2007/06/03 聯合報】

輝伯訪日 台日右翼合謀?

李登輝出訪日本,儘管宣稱為私人行程,但李登輝在接受所謂「後藤新平獎」時,除稱後藤為其精神導師之外;還準備以個人的「人情道理」,參拜奉祀日本甲級戰犯的靖國神社。很顯然,這是一趟台日保守右翼勢力聯合作業下的計畫。

近來日本社會出現一股保守主義勢力和思潮的大回流。此情況讓右翼政客、學界、媒體界有了積極活動的空間。日前,保守政界促成國民投票法,企圖修改戰後的和平憲法,讓日本成為可以發動戰爭的所謂「正常國家」。

而日本媒體則迎合民眾懷舊的心態,大量出版日本社會克服戰後困難,走向經濟復興的書籍與電影,暗中配合保守政界塑造日本儼然「回復正常化」的心情。曾被嘲為「經濟動物」的日本民眾,則是在集體不願反省、面對侵略歷史的情況下,一味追求經濟發展,重溫現代化日本的光榮。

在這樣包裝下,像是後藤新平這類的人物又「復活」了。

後藤新平這位日本殖民統治台灣的高等官僚,竟也被視為日本戰前現代化過程中具有科學管理能力的政治人物形象,而受吹捧。

其實只要稍稍審視後藤在台灣與中國東北的活動,都不難找出,他的作為,僅是為日本帝國主義搶奪利益和擴張侵略服務而已。

譬如,日本在台的殖民統治,儘管先有後藤與原住民親善合影,但最後則是對霧社原住民的血腥鎮壓。其後,後藤在中國東北任滿鐵總裁,推動大規模的調查,也並不掩飾其為「武備」服務而已。最後,不僅是為了日本在東北利益,更進一步變為全面的侵華戰爭。

李登輝頌揚其在台殖民建設帶來的「文明」,其實也完全是為日本帝國主義在台奪取利益做準備而已。

當首屆「後藤新平獎」頒給李登輝,而李氏也欣然接受,這樣的作法,其意涵不難了解。

李登輝這類時空錯置、價值認同顛倒的現象,也會與政治實用主義相結合。如先前民進黨總統初選勝出者謝長廷喊出的「台灣維新」,這種有特定歷史文化發展下的用語、意義,難道不正是向某類集團族群進行召喚。

據說李登輝此行也有替謝長廷即將在大選運動前展開的美、日之行,做探路的前置工作,實在值得注意。

【2007/06/03 聯合報】

後藤典範 民進黨受教嗎?

在東京獲頒後藤新平獎時,李登輝首度在日本舉行記者會上,直言台灣當權者吃相難看。他並以後藤新平為心中典範,認為,墮落的背面不等於正義,但通常有其可取之處。

李的演講內容影射陳總統「只會追求權力,連老婆都獲得了權勢地位,卻不是會做事的人」,這如同張愛玲率性的直言:「對於錢,有著世俗的進取心」。作家無權勢的真誠可愛,投射到執政者的位高權重,就是真正的可惡可厭。

但不可否認這樣的誠實是許多人心中的定見,重複這樣的話語正好切割李陳之間的清廉/腐敗。但實際上,這完全不可採信,黑金政治盤根錯節,從誰而起?「水清則無魚」是當年李登輝送給蘇盈貴的一句話,現在反倒說起自己的清廉,莫不是承認當初太過清廉以至無所作為?悖離真實太遠所構築出來的想像中人格,從來就不曾在現實中出現。

李登輝演講的時間點挑在民進黨初選結果公布後,與民進黨初選錯開,這樣大動作批評特定對象,背後的動機值得思考;除了為了延續自我政治影響力外,最值得注意的不在於影射陳總統,而是引後藤新平作結。

後藤新平日據時期在台擔任過民政局長,期間推動諸多政策,不論是「漸禁論」抑或是「生物學原則」,根本上皆以自全為原則,如同凱因斯所堅信,「對敵人留一條退路是對自己仁慈」。不論李登輝是否借古諷今,引後藤新平作結即是對執政者的當頭棒喝;近來執政黨對於非我族類的趕盡殺絕,十一寇中箭落馬,並受譏笑為「落選者是投機派」等等作為,這是自取敗亡的核心意志,實為不智。

【2007/06/03 聯合報】

論外行誤國

兩黨先後推出總統候選人之後,2008年的總統選戰已全面展開。不容諱言,謝長廷與馬英九都是一時俊彥;就其言詞便給、反應機敏、豐富資歷乃至個人魅力而言,各有千秋,難分軒輊。就2,300萬人民而言,無寧是一種福氣,不論誰勝,都要比過去七年再加上最後這一年被一個誠信盪然、治國完全外行者百般糟蹋,要好上太多。

不過在大選之前這關鍵性的九個月裡,每一個選民都睜大雙眼想要認清這兩人的真面目,以及究竟會如何帶領這個國家,尤其重要的是,能拿出什麼具體可行的辦法,讓人民不再過苦日子,可以跟周邊許多原本遠遜於我們的國家一樣,昂首挺胸大步前行。

因而馬、謝兩人從何證明其具有出眾的能力,其背景是否讓他身受羈絆,不能直道而行,都是眼前數百萬選民仔細檢視的標的,更是兩人義不容辭,必須以最明確而堅強的證據,盡其全力說服全體國人的天職。

就此而言,以泛藍的一向主張為其基本取向的馬英九明顯占了上風。國民黨失去政權七年來,唯一的主張就是跟民進黨政府唱反調;而民進黨政權又扎扎實實地以七年時間,向全民證明治國完全外行。以劉憶如立委為首屢次挑戰的投資40%上限,以及另外兩位女立委李紀珠、雷倩為首,提案修正兩岸人民關係條例第35條,要求對於大陸地區已經進入量產技術的產品或經營項目,在不違反國際公約下,不得列為禁止類項目,都直接顯示以此二者為主軸的鎖國政策,純屬外行人的作為。

先談投資40%上限;懂得一點經濟學的人,都應知道最基本的比較利益原則:每一個投入經濟活動者,均會在某項生產或服務項目上具備比較利益,只要沒有外力干預,會依此選擇以獲致個人及整體最大利益。對外投資,顯然不是每個企業都擅長的工作,因而必定有部分企業會以台灣為據點,大幅向包括中國大陸在內的國外市場投資;相對於他們,則有更多企業與個人根本就不會選擇對外投資。我們既不能強迫後者一定要去大陸投資,又何能命令前者只能在資本額的40%以下的幅度內對大陸投資?

當初學業未精的半吊子研究人員,打造出這麼一個看似愛台灣的外行辦法,卻讓台灣因小失大;這一個在大多數場合下都不起作用的鎖國行動,讓外來投資者卻步,已外流的資金不敢回流,甚至驅迫許多企業與投資者忍痛去國、一去不回。

至於開放已量產技術西進引來的爭議,高喊愛台灣者將資金、企業、人才失血,產業空洞化、失業問題惡化、中國大陸國防力量大增等等一切想得到的惡毒罪名,都加乎其上;那些過去十餘年赴大陸投資的台商,不論具備量產還是尚未量產技術者,也一網打盡。在上周五的社論中,我們已做了局部的評論,此處將更周延地探討。

首先,失業問題之惡化,乃是十餘年來落後國家數十億廉價勞動大軍湧入全球市場無可避免的後果,不僅台灣如此,舉世皆然。而且不論台灣的企業是否外移,廉價勞動的商品與服務透過進口、電話、網路,無孔不入地滲透市場,高成本的低技術勞工,除非透過再教育及其他安排,命運已經注定。而許多台灣企業之所以外移,正是被此趨勢所迫的受害者,復加之罪,天理何在!

其次,所謂產業空洞化,也正是因廉價勞動而成本大降的產品及服務逼迫高成本業者向上發展,如果不知上進,一味靠政府的保護壁壘苟延殘喘,終逃不了被市場淘汰的命運。何況數十億落後國家人口的覺醒,正給予加工出口業的上游供應者無限的發展空間,這也正是近年來台灣產業快速升級的根本動力。只可憾政府處處掣肘、阻礙,使我們的中上游供應者不能充分利用此一大好機會在台灣及大陸大力發展。如果真有產業空洞化問題,那也是這個外行的政權自作孽的後果。

馬英九昨天清楚地提出上任後兩岸政策的具體作為,完全符合內行的要求,對大陸投資「原則開放、例外管制」,以維護台灣安全、保護關鍵技術,並以直航、避免重複課稅及投資保障協定,解除台灣企業的後顧之憂。反觀謝長廷,在外行政權的挾持下,至今寸步難行,眼看剩下九個月也很難擺脫羈絆。這一場內行對外行的角力,會是誰勝誰負?

【2007/06/05 經濟日報】

( 時事評論政治 )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mykey&aid=10009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