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3/03/14 10:54:36瀏覽1061|回應0|推薦2 | |
也許因為貧富差距、階級對立擴大的關係,大家的目光多關注於「頂大的繁星比例該多高」,卻沒人思考過繁星計畫的存在是否必要。
首先,繁星計畫的「目標」是自相矛盾的。一來教育部希望藉由繁星「照顧學習起點較弱的學生」,另一方面卻又希望透過此方案「引導高中生就近入學」、達成「高中均質化」。 可是當程度好的學生都留在社區高中,原先教育當局想照顧的、「學習起點較弱的」社區高中生又要如何上好大學呢? 其次,「社區高中進入頂大學生增加」等於「平衡城鄉差距」的想法,實出自一種「不存在的假設」,就是認為各地學生質量是相當的。 但由於資源條件、社經地位的差異,縱使是「一所高中只錄取一人」的繁星計畫,也還是能看到城鄉差距的痕跡。 以九八年台大繁星榜單為例,台北市、台北縣、台中市、台南市、高雄市就占了五六.二%,然而該年度五縣市高中生只占全國的四七.二%。 同樣,一○○年,「相同行政區」高中生為全國的四七%,可是繁星錄取台大人數卻占該年台大繁星人數的五四.九%。而這兩年繁星錄取台大的北市學生比例,也都高於北市學生在全國的占比。 「原住民外加名額」也是奇怪的制度,根據教育部規畫,大學應至少提供一名以上繁星名額招收原住民學生。然而不管過去的「學校推薦」,還是持續到現在的「個人申請」,也都有提供外加名額給原住民學生。 最荒謬的,在於教育當局喜歡以「清大繁星計畫入學的學生,平均成績高於全校總體平均」,來吹噓繁星的「成效」。 然而根據《商業周刊》報導,清大以「全校平均」作為「繁星入學門檻」,這些學生大學四年成績高於全體平均,也不令人意外。 根據教育部說法,「大學為達成適性選才目標,第二階段之指定項目甄試相當重視審查資料及面試表現,對就讀於學習資源匱乏的偏鄉高中學生相對不利」。 但實際情況則是:一○○年個人申請錄取台大人數前十名的高中,「只看學測的」第一階段即占所有通過人次的五八.三%,最後錄取人數則為錄取台大總人數的五九.七%。 在這之前,明星高中錄取台大情形大抵也是如此。換言之,數據無法證明,是申請第二階段的「備審資料」與「面試」對偏鄉高中產生不利影響。 更何況,以台大為例,根據一○○年個人申請簡章,四五%的科系,學測成績占甄試分數的一半,學測占比四○%的科系亦有二五%,兩者合計七成。 如果宜蘭縣教育處長吳清鏞的《就近與跨區入學高中學生學測成績分析比較計畫》論述為真,既然就近讀社區高中學生,學測表現普遍比跨區讀明星高中好。 他們理應較明星高中生在推甄申請占優勢,根本不需要「替社區高中生量身打造」的「繁星計畫」嘛。 也許有人認為,美國許多大學申請入學會保留一定名額給弱勢學生,所以台灣也要設計一個「保障弱勢」的制度,才算「與國際接軌」。 但別忘了,美國大學是採「申請制」,這些學校也有「校友子女優待」(legacy preference)保障校友子女,也有「發展性錄取」(development admits)給有錢的公子哥兒,所以才需要「弱勢保障名額」加以平衡。 然而考試成績還是占台灣升學絕大比重,因此美國的「扶助弱勢」概念是否適用於台灣、是否適用於台灣的名校,需要重新檢討。 尤其,當教育部告訴社會大眾繁星計畫所要照顧的「弱勢」並非「經濟弱勢」的時候。 中國時報2013.3.14李大任(作者為台灣大學公共政策與法律中心研究助理) |
|
( 時事評論|教育文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