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2/06/01 02:51:47瀏覽184|回應0|推薦0 | |
在網路上無意看到有位專家談論到澳洲的十二年國教,用以作為支持台灣十二年國教的論述。
不知是媒體的關係還是其它原因,筆者覺得跟事實可能有些出入,由於筆者現在就在澳洲的新南威爾斯州,所以想利用這個機會,簡單澄清一下。 首先,澳洲的十二年國教並沒有犧牲精英教育。 這裡的國中跟高中是連貫的6年,小學畢業前可以選擇「聯考」考入精英中學(公立高中),也可以選擇「不考」,去讀社區高中和私立高中。 在讀小學的時候,可以選擇參加「小聯考」加入資優班,也可以「不考小聯考」讀普通小學,在這其間中央政府在不同年級,都有固定的全國測試,還有一些私人機構辦的考試,國際間的考試…等。 所以想考試的都可以考個痛快,不想考試的,進入社區高中的,並不代表上不了好大學,有些學生大器晚成,或有特殊才藝,大學聯考還有機會。 更重要的是,很多學生並不想直接唸大學,技職學校的教育,學費低廉,有很多的產學合作機會,學生有基礎技能,對工資的要求不會眼高手低,企業家愛用,所以很容易找到工作。 工作幾年,如有必要,再去大學唸個學位,比比皆是。 當然很多人也在批評和辯論,精英中學得以享受更多的資源,資源分配不公,等於是把較好的學生從一般學校帶走。 然而,這個制度也為窮人的小孩提供機會,也為隨時腦袋開竅的學生提供機會,這其實是另一種平衡貧富不均的方式, 這套系統跟以前我們在台灣讀書的聯考制度很像,只是考試科目的多寡和科目選擇的差別罷了(筆者是聯考遺族)。 以前有聯考時,台灣是四小龍之首,創造了經濟奇蹟,當然這經濟和教育之間是否有關聯,可能還要教育學者去研究。 然而,我們也可以看到,這世界有多少國家的教育還在聯考,包括開發國家,這至少證明,聯考不是個落伍的制度。 有聯考時,學生的生活是美好的,同學們會互助合作,年長的幫助低年級的,學業上互相切磋,因為敵人都在聯考時才出現,且不知道是誰。 所以學校會與學校競爭,比較像是一種群體的競爭(心理上)。 相對的,如果連平常的學習,品德,當個幹部都要計入升學,那麼敵人就在你身邊,這種重視個人主義大於群體,對台灣這樣中國文化根深柢固的社會,是建樹?是破壞? 也許可以參考看看其他華人社會是怎麼做的,教育制度或許也應該要考慮文化的因素。 也許應該先問,教改的目的是什麼?是提升台灣競爭力麼?還是可以提升大學的排名?假使實施後台灣競爭力沒有起色,經濟依舊倒退,是否有補救方案還是備案? 看到李家同教授還有很多同學家長對十二年國教的憂心,心裡也很震動,他們都是出於對台灣的愛和對我們下一代的關懷,發表無私的言論,對於這麼「感心」的質疑。 政府的冷漠會造成民眾的冷漠,要否應該要啟動對話,這也許是個很好的公民教育良機。 ETtoday論壇新聞2012.6.1 |
|
( 時事評論|教育文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