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從小學多語,長大變無語?
2010/04/25 18:13:43瀏覽1802|回應0|推薦7
【文/路仁教授】

從前,台灣人在學齡前學母語、小學學國語、國中學英語。現代小學生則國語、英語、母語、甚至電腦,都變成繁重課業,他們真會變成多語族嗎?

「變成無語族吧!」我在一場演講中,跟台下父母說。且看台灣政治人物,仍是四、五年級生在當家,年輕人能在政見會中呼風喚雨,或在辯論中擊倒對手的,少之又少,人才斷層顯而易見。

斷層綿延到企業後更加擴大,兩壁長滿草莓族,底層是繭居族。「你們擔心小孩輸在起跑點上,但想過終點是斷層嗎?」當我提醒家長時,有人似頓悟,有人卻低頭不理。

他們不想理,因為學語言已成軍備競賽,輸了就沒明天。在國小同班中,英語能力呈現雙峰,低峰上的小孩缺自信、提早放棄,高峰上的小孩忙補習、少與同儕遊戲。

「專家說語言越早學越好。」一位家長忽然舉手回應我。我腦海出現教育部開會場景,各專家正唇槍舌劍,要小孩提早學他的專業,最後乾脆全塞進課本,大家才收刀入鞘、臉露微笑。

在場外,縣市政府與家長間則加緊競賽。甲市將英語提早一年教,乙市則提早兩年;丙縣加三小時英語課,丁縣則加四小時;戊小孩補五小時英文,已小孩就補六小時。

但小孩時間有限,中文因少重視而退步,於是競賽轉戰中文閱讀,小孩開始補作文。但小孩的時間有限,生命疲倦了,於是競賽轉戰生命教育,想喚醒小孩熱情。

「這場軍備競賽沒贏家。」我呼籲台下家長止戰,讓小孩按步就班學語言。也呼籲縣市政府止戰,訂出一致的政策。更呼籲教育部拉平英語雙峰,別讓小孩恐慌。

「學語言不是為贏別人,而是為連結生命。」這是我在演講中的結論。在競賽中,小孩忘了語言是為與同學分享喜怒哀樂,小孩不會同理另個生命的感受,即使補再多作文課,也寫不出動人的文字。

而他們縱能打贏軍備競賽,最後也難以站在政治、企業等舞台上,即使偶而能上台,也常面無表情地看著台下的人。「我不知如何觸動另個生命。」台上的人驚惶地回顧人生,才發現在匆匆趕路中,忘了與同伴練習的生命語言,其實比多語更重要。
( 時事評論教育文化 )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mybook678&aid=39754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