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0/01/09 20:45:24瀏覽1913|回應0|推薦6 | |
這個元旦假期看了十月圍城這部電影,小魚兒(阿閃的同事)說我哽咽的聲音還真大。 是的,我確實在看電影的時候掉了眼淚,出電影院後帶著一種很沈痛的心情,不過與其說是被電影的情感所渲染,更應該說電影所要傳達的那種情緒隱約的讓人覺得無力。 原以為這又是我們所想像的那種激起國人愛國情操的電影。到目前為止,從梅蘭芳、霍元甲以及葉問,陳凱歌、陳可辛等導演都擅長用賺人熱淚的方式去歌頌忠貞愛國。不過我並不是要反對這樣的電影,相反的,我倒覺得台灣對於愛國意識的電影鮮少,導致現在有一堆人不了解自己國家的歷史,甚至瞧不起自己的血統,不過這都是題外話,暫且不提。
重要的是,我想說,十月圍城顛覆了所謂的『愛國電影』要表達的義憤填膺,當然其中還是有陳如白以及李玉堂父子等人,明白時局動盪之下,體會到當時的中國人要面臨的『亡國』危機。 李重光面對自己父親的責難,仍堅決的說『我不作亡國奴』!這一幕是感動我的,當然重光的父親,也就是王學圻所飾演的李玉堂,在戲裡更是充分展現了犧牲的矛盾情感,這是所有的角色中,最能凸顯犧牲的難處不在於痛苦的死亡,而眼見自己最珍愛的獨子赴死的悲痛。即便是一開始就打算犧牲自己成就大義的陳如白,也不忍卒睹這樣的父子情深。 全部的角色,只有這三個人是清楚的知道今天的犧牲,所為何來。這也是我們所期待的愛國情操。然而,這樣的愛國情操是否真的神聖不可動搖?看看李玉堂吧。人總是自私的,縱然可以犧牲自己的性命,卻絕對不讓自己的兒子踏上革命一路,而這樣的犧牲卻也真實的讓人鼻酸,不致於讓犧牲格外的崇高,碰上了私益,又有多少人可以無私無我的奉獻全部呢? 故事是從 國父抵港前的暴風雨的寧靜說起,隨著時間一點一滴的流逝,採用我們寫作文常見也是最安全的寫法,鋪緒一段故事的開始。在這部電影裡頭,時間變得分外重要,從抵港到離港,分秒必爭的一小時,每個人的犧牲都象徵著用生命、血淚去爭取來的片段,如此以命相搏,只為了讓 國父能善用時間,將革命計畫充分的講解。這當中有人活了十七年、有人活了五十多歲、更有人已經有了妻子、兒女,犧牲生命就等於放棄人生的一切,可能只是短暫的五到十分鐘,抱著能拖多久是多久的心情,於是電影當中不乏分針與秒針的對話,此時,無聲勝有聲。 就像所有看過電影的觀眾所想的一樣,每一個犧牲生命的角色都有自己的故事,甚至每一個人的故事都值得拍成一部電影。但在這個故事當中,都不重要了。 真正重要的是,你的犧牲可以換取多少的時間?至於背後的辛酸血淚,只能是輕描淡寫的告訴觀眾,沒錯,這些犧牲的人就跟你我一樣,有父母有子女也有家,可是他們卻願意犧牲生命,這是高尚的情操嗎? 是嗎?我想,導演也丟了一個問題給所有的觀眾。 除了陳如白、李玉堂父子之外的其他人,沒有一個人知道要保護的對象是誰。更沒有人去計算如此的犧牲只為了須臾的停留,值得不值得? 任何一個有大腦的人都會搖頭嘆氣,怎麼會這麼傻?真是一群死的不明不白的笨蛋。也確實是這樣,更因為他們的傻,成就了這樣的一段故事,要表達的是什麼? 跟隨 國父的陳如白可以用一番演講說服李玉堂捐款,李玉堂也可以照本宣科的將這樣的演說去說服更多知識分子,更遑論熱愛 國父思想的李重光,願意為『偶像』而死,又或者是一股不願意成為『亡國奴』的志氣、更可能只是因為為了維繫抽籤的公平性,李重光即使怯懦的不斷發抖,但也在最後一刻,以一種成仁取義的微笑,釋懷一切。 其他人呢? 賭徒沈重陽根本不在乎 國父是誰,曾經他還想方設法的幫清廷搞破壞呢,一心一意只想要多點錢去賭博,但因為愛人的一句話,因為不想讓自己從未謀面也未曾相處過的女兒瞧不起自己,於是拚了命的去保護『李玉堂』,自己愛人的現任丈夫。他的犧牲只是想要讓自己的女兒引以為傲,想要讓自己的女兒有個可靠的爸爸,至於電影開場白張學友所講的那一串援用林肯的話『of the people, by the people, for the people』,對於一個賭徒來說,根本不值一哂。 車夫阿四只識得五十八個字,更別說去看的懂所謂的民主真諦,一心只想迎娶阿純的阿四只是單純想要保護少爺李重光,主僕情深從電影當中阿四願意替重光擋李玉堂抽打的那一幕可知端倪。是以當李重光不得不成為 國父的替身時,阿四奮不顧身的要保護李重光。從一開始拒絕讓重光上路,到關鍵的那一小時路程,無不見阿四的忠心耿耿,故阿四會以死牽制刺客閻孝國就一點也不讓人意外。
戲班之主方天,也從不是為了 國父而反清廷,只不過是為了洗刷自己是判國賊的罵名而不得不推翻清廷,可悲的是,總覺得陳如白是利用了戲班的這一票軍人內心的自尊感作祟,這也是為何方紅總無法理解父親想法的原因吧?女兒家總是渴望安穩,至於所謂的名譽、天津老家,之於方紅似乎相當遙遠。然而當方天被殺,方紅全心想要復仇,也就順理成章的成為犧牲的角色當中。從方紅因為斷指尋到了殺父仇人,而激發了她的怒火,最後她面對死亡前說的那一句『女兒不孝』,實在讓人心有戚戚焉,雖然得以手刃仇人,卻也跟著一起死亡,毋寧是違背了她的父親當初將她打昏以求活命機會的想法。 臭豆腐小販王複明的角色可以說是全戲的甘草人物。不過也正因為他的個性爽朗,甚至有點傻氣,才能什麼都不問的,一說到要殺壞人就興奮的非要參一腳不可。然而像這樣的人物看似無知,但卻有很強大的力量。除了王複明的高頭大馬,還一身的少林拳腳功夫外,更象徵著中國有大多數的人都是像王複明一般,也許根本就不了解什麼大道理,只是看不慣、只是內心有一種自以為是的正義,就像時人所說的『燃燒了內心的小宇宙』如此罷了,可積沙城塔,可能也是因為這樣質樸的個性,中國人才可以在那樣的亂世,還可以屹立不搖的緣故吧。 乞丐劉郁白,應該是全片跟所謂的革命、愛國、正義感還有犧牲的關聯性最小的一個。不諱言的,這個角色似乎是有些突兀,而且像這樣的角色卻是留在最危險的地方,讓我不得不去推測導演的想法是什麼。與其說是增加黎明的戲份,不如說是乞丐劉郁白與陳如白分別是光譜的兩端,陳如白有大愛,為國家隨時可做好犧牲的準備。而劉郁白呢,只有小愛,沉迷於男女之情,對他來說,這場戰役不是犧牲,而是解脫。也因為他看開人間,對於生命更別無執著,才會要求把最危險的地方交由他守護。而他以一擋十的姿態,雖然是淪於『英雄主義』,不過對於這樣為情所困一生的人,風光的戰役也可說是一場最華麗的輓歌。 警司史密夫則是一個看似中立,其實還是無法磨滅自己是中國人的本性。縱然取了個洋名,說了道地的英語,甚至在洋人的領域當官,李玉堂一句『不要忘了你是中國人』,直接了當的敲醒了他內心的澎湃。 然而史密夫畢竟不像他們願意犧牲自己的官位,雖然他願意護送一段路程,但還是十字路口選擇維持他一貫的中立,就像當時在中國的外國人一樣。『中國人的事情讓中國人自己處理』,這些外國人,頗有作收漁翁之利的狡詐。 我想,很多人看完電影後會大失所望。 沒有如集結號那樣浩大的場面,更沒有灑狗血的劇情,就是一般般的市井小民,為了內心想要堅持的事情而努力著,而且就只是那說短短的一個小時,犧牲了六個人,說是義士,我想言過其實,頂多只能說,這六個人死得其所,知道自己犧牲是為了什麼,那就夠了。 至於刺客閻孝國,他的名字就給人『愚忠』的感覺,而愚忠也罷了,姓閻,讓人肅穆,也代表著為達目的不擇手段的閻羅無情。而最後他根本只是殺紅了眼,連轎子裡頭的人是誰看都沒看就猛砍,最後還驕傲的說已經報國,應驗了陳如白所說的,頭腦愚頓。 可惜,像這樣以時間作主軸的說故事方式,導演還是沒辦法把這個故事說的很流暢,是主要的敗筆。又本片起用的均是港臺一時之秀,給人大家都很用力的演戲,倒是 國父一角,雖然十月圍城的那一小時都是為了他,不過台詞少的可憐,連露臉都是最後才出現,可知導演的強烈對比。 綜上,十月圍城算是還算不錯的電影,應該是要算劇情片,這樣的劇情雖然一開始就猜到,但當中導演花了不少心思安排角色,即使有些不流暢,也瑕不掩瑜。
|
|
( 休閒生活|影視戲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