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我們不要夢想很大實踐很弱,而是夢想小也無妨,實踐大就行了
2013/12/17 17:47:08瀏覽339|回應0|推薦6

 


鄭明析先生在年末叮嚀我們:

觀念會消失為無。去做才會成為實體。

不僅要去做,而且要從小事做起,會從小事變成大事。

 

鄭明析先生的年紀可能是看到這段話的人的爺爺或爸爸那輩的年紀,

但他並不會那麼說:

你們現在這些年輕人啊~總是XXXXXX

想當初我們那時候OOOOOO……

 

即使是比我長一些或小一點的人,我也聽他們這麼講過:

這一代的年輕人啊,都XXXXXX……

 

而我常會不自覺地抬起頭或轉頭回去看看他們是何等人物,

能講出這麼一段參透人生的覺醒道理。

當然,我常常又默默地把頭轉回來,

小心翼翼地不露出失望的表情。

 

我不太認為這一輩那一輩,這一代那一代」能如何比較,

時代一定要越走越高層次,以前大家集合到村長家看黑白電視的年代,

如何跟每個人在捷運上滑手機看線上電影的時代比較呢?

過去有過去的美好,如今也有如今的益處,

但不變的是,家家有本難念的經,

代代也有其當代必須要度過的困境。

如今的文明病、精神疾病、絕症並沒以因為醫藥發達而消失啊,

反而更加劇,所以常有人唱「還是過去好。

 

但,坦白說,我不這麼認為。

至少我不認為過去的我過得比現在好,

我一點也不想回到過去。

因為過去實踐、努力掙扎所改變、得到的,

我一點也沒有興趣想要重新再來過一遍,

我喜歡現在,我覺得我會更喜歡未來。

 

我喜歡鄭明析老師告訴過我的:

你要毫無迷戀地來度過今天吧!

毫無迷戀地實踐吧!

將你所想的夢想,即使小小的,

也要慢慢地一點一點地實踐出來。 

 

 

他說:

「被埋在地底的石頭雖然很小,

但是會越挖越大。一切萬事都是如此。


然而,人們起初會覺得那只像沙子那麼小而不去做。

埋藏金塊的地方也是一樣,起初只會露出如小米般大的部分。

即使只有一百萬分之一、即使只看到一百萬分之一,

那已經是足以做到的條件了

 

即使是什麼都沒有的「無」,若去實踐也能興起驚人的歷史。」


 

『會藉由「辛勞」從無創造出有。』

 

 

如果你覺得自己是抑鬱不得志、懷才不遇的人,

或懷抱夢想卻常感覺無處可施展的人,

可以聽聽看他所說的

 

『因為是小事就覺得沒希望而不去做,

只對大事懷抱希望的人……

會說無事可做而讓人生的好機會、好時間溜走。

 

即使是微小的生命體──遺傳因子,

也因為被培育而長成百倍大、

萬倍大,終究形成了巨大的人。

 

人們說<小事>「沒有希望」,然後就不去做;

也說<大事>「太大了,所以沒自信也不敢做」,

然後就不去做。

 

若起初就做大事,就會因為沒有經驗、不知道而做不到。

大事會從小事開始漸進性地逐漸變大。

因此即使很小也去做吧!』

 


這段話讓我想到「那一輩」成功人士常在演講時,

提到自己當年如何奮發向上,

但往往台下莘莘學子會狐疑地紛紛交頭接耳:

可是我就不是生活在那年代啊?!

那我該怎樣奮發呢?

 

沒錯,我們就是生活在這樣追求質感、速度感,各式各樣感受的年代,

因著這樣的年代,生活變得異常飽和,連壓力與負擔感也是。

但,即使你有時感到周圍的空氣漸漸稀薄,

快要無法呼吸了,也不要忘了這句話:


「不要夢想很大,實踐卻很弱;

而是夢想很小也無妨,實踐很大就行了。」


我想說的就是這句話了。

 

 

以前生活在必須天天砍材,家裡才能燒柴煮飯的年代的

鄭明析先生說:


『如果想要把一整袋米緊緊捆好之後搬到大山那頭,

就連壯丁也會感到辛苦又困難。

但若分裝後一次搬一點點,就算是年幼的少年也做得到。

不要想一次就做到,就算辛苦,

哪怕一次只做一點點也持之以恆地去做吧!』

 


這樣的道理,對於瓦斯、水龍頭打開就可使用的我們來說,

同樣適用。

因為不論在哪一個世代,人總是有自己想要達成的盼望與夢想。

即使有人期盼自己甚麼也都不用做,

但那也是一種盼望,而且往往是更不容易的。


 

總是擔心我們投資了青春卻一無所獲的他,還是叮嚀我們:


「當然,有些事情做了也無法成就,

所以我才叫你們要藉由禱告來分析並分辨該做些什麼。

 

這是就,在年末時他想對我們說的。

 

 

 



 


Picture

( 心情隨筆心靈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moonsea&aid=9978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