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7/05/04 23:05:43瀏覽651|回應0|推薦7 | |
詩,通常有其特殊的族群,不論是寫詩的人或讀詩的人。就像喜歡辣的人就會很喜歡,不吃辣的人連一點都無法接受,一般人則是介於其中可有可無,偶一為之也無所不可,但並不會想念也不會對其有特別需求。
「吃辣」可以訓練,同樣地「讀詩」也可以培養。
當你發現眼前有胡椒、辣椒、紅椒、朝天椒、魔鬼辣椒等菜餚的存在時,無法或討厭辣的人就會自動跳過,但大多數的人會稍微淺嚐、以舌尖舔試滋味,看看品嚐後的綜合感受如何,如果難以接受,大概就不會有下一口。當你發現眼前有一首詩,你可能會稍微瞄一眼,看看那「字」長得怎麼樣,是不是很艱澀?難以消化?不知其所以然?是晦澀?陰沉?還是喜悅如同跳動的音符?是愛情或是抒發孤獨?但不論是哪一種,如果那首詩的任何一字都無法從任何一個角落、間隙進入心門,那就難以繼續閱讀下去。
「詩必須要咀嚼」。
甘蔗要咀嚼才會感受到甜度,直到咀嚼吐出甘蔗渣前,整個口腔都不斷在運動當中。咀嚼詩也是要使用這個腦,也就是整個心,如同運動般,成為一部自行車、摩托車、汽車、超跑、飛機或噴射機,甚至太空梭,朝向目的地前進,過程當中,所有的「五感」都融合為一體,專「心」前進。當眼睛看到「檸檬」會分泌出口水,感受酸酸的滋味;當看到「沁涼」,皮膚會感受一陣涼爽;當看到「奔回家門」,手腳在想像中也動了起來;當看到「愛的眼淚」,心裡就會百感交雜,瞬間回到某個記憶片段的故事。這就是「咀嚼詩」。
當然,也有無法感受的部分,但這通常是因為對生活的感受經驗尚未累積到一定程度,或受限於腦,也就是內心與其感官之間的聯繫不夠密切,但這些都可以培養,就像吃辣也是,都是從看得見、數得出來份量的胡椒粒開始。
咀嚼一首詩,就像在咀嚼一個人,有時是整個大塊人生,有時是片段的濃縮精華,當能充分地咀嚼出那首詩的滋味,在那瞬間就彷彿成為那個人的複製體,重新經歷他所走過的那段時間歲月。
很多愛情詩並不是為了寫詩而寫詩,也不是為了成為詩人而寫詩,如果是那樣的詩通常能夠咀嚼得出來,就像蜂蜜裡面的蜜蠟,在蜂蜜罐中看起來如同黃金,但咀嚼起來不到兩、三秒就如同軟蠟燭,仍然不是蜂蜜,它是在證實這是一罐真正從蜂窩當中取出的蜂蜜。感動人心的愛情詩是因為深愛著對方,想要解開相思、傳達心情給所愛的人而寫下。旁觀人之能看到,只是因為那詩最終被流傳出來。
詩,必須要咀嚼才能體會。
人,也是要相處才能明白。
這是韓國詩人鄭明析寫的詩,我喜歡他詩風的單純與純粹。
<滿足於紙筆> 鄭明析
我身邊
只要有原子筆
我便滿足
只要有白紙
我便滿足
白紙
是我心愛的人
我
是原子筆
|
|
( 創作|文學賞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