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腦是根本
2013/09/24 21:59:35瀏覽236|回應0|推薦3

鄭明析先生說: 

若沒有輸入在腦中,就根本不會浮現想法。

因此,腦是內心的根本

人若在腦中啟動所看、所聽的內容,

那時才會浮現想法,

心中也才會有所感受。所以腦是根本。

 

因此才說一個人看過甚麼、聽過甚麼,就會吸收甚麼,

最奉為圭臬也相當有成效的,就是嬰幼兒的提早教育,

比如與孩子一起讀繪本、看字卡認字都是提早教育,

聽說有三歲孩子就被送去背教導規範倫理孝道的弟子規,

他媽媽還說後來他小學、國中的國文在班上有多好多好,

別人背古詩哇哇叫,他卻倒背如流。

(因為他的腦袋在小時候已經被調教過了)

 

當然也有那種從小在不知道的情況下,

跟著大人看很多不該看的東西,

就染上很多不適切又無法戒掉的習慣,

就像嬰兒喝毒蟲母親的母奶,

無法選擇地染上毒癮一樣。

 

腦,真的就像是一棵樹,你從幼苗開始澆灌栽培直到成長成大樹,結出果實。

而內心,就是樹的果實。

所以無法說,自己的內心可以在瞬間,

跟過去所投資出來的自己無關。

 

他說:

「若沒有腦,就沒有內心。

腦是身體。腦的擴大體就是身體。

腦和身體若在體質上改變,內心就會自動改變。」

 

就像即使是早餐就要從速食M開始肉食胃,

只要持續地多吃蔬果,終究也會變成蔬食體質。

這句話特別摘要出來送給那些正在預備大考的朋友們。

 

若在腦中好好儲存,那麼不用掙扎奮鬥也能浮現想法。

頭腦很好的人們能毫不費力地記憶並思考。」

 

 

「腦的機能就是內心的機能。

在腦的作用中所產生的,就是內心和想法。」

 

「腦如同製造各種物品的機械。
如果想製造物品,就應該要讓機械運作;

同樣地,如果想製造出想法,就應該要讓腦運作。

 

都已經把腦、身體和內心造就好了,但如果只為肉體而活,

就不會感到虛空且不留下什麼。

應該要造就腦、身體和內心來相信並愛 神和聖子,

按照話語實踐,藉此讓靈魂產生變化而進入天國。

如此才能永遠享受造就自己的腦、身體和內心的成就感。」

 

有一件東西是花了你大半輩子努力打造來造就成的,

如果知道它可以被拿來使用到永遠,

實在會令人覺得這是很值得投資的東西

不是嗎?

而且會永遠享受它所帶來的益處。

當然,同樣地,如果沒有好好造就,

也會帶來無盡的夢靨。                                                                                                                                                                                                                                                                                                                     picture

( 心情隨筆心靈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moonsea&aid=86836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