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人人都須自我醫治的:腦的治療
2013/08/11 20:29:43瀏覽1130|回應0|推薦6

夏天到了,又到了夏季修練會的季節。


鄭明析先生說: 「腦、身體和內心都會對養成的習慣感到舒服」

所以今年修練會的方向是: 「腦的治療、內心的治療」。

 


他說: 

內心、精神和想法的作用是從哪裡產生的呢?

是的!就是從「腦」中產生的。腦屬於「肉體」。

腦是「肉體的肢體之一」。

所以假如腦僵化而不完全,那麼內心也無法完全地起作用,

因此就無法正確地行動。


首先必須要醫治腦並鍛鍊身體。

要讓腦發達起來並將身體鍛鍊好,

這樣才能按照所下的決心和所想的內容去做,

進而得到該得到的東西。」

 

聖經當中很常被人拿出來說的其中一句話是:

 「我心靈固然願意,肉體卻軟弱了。

 

現代白話文是: 「我雖然想,很想啊,但是我真的做不到。」

(口白: 我是真的很想做啊,並不是不想喔……)

 

但鄭明析先生剖開了這句話,就是要鍛鍊腦、要鍛鍊身體啊

他說:

 

不論何事,人若是自己喜歡而去做,就會非常開心;

若是自己喜歡而不去做,也會非常開心。」

                   

腦不論被輸入任何東西都會啟動。

腦一旦啟動,心裡就會感到喜樂又開心。

內心是憑著腦而起作用的。」

 

腦是物體,內心則是腦運作時所產生的屬靈的存在。

若自己持續地、有計畫地不去做之前所做的錯誤行為,

僵硬的腦就會軟化,內心也會非常開心。」

 

腦是物體,手也是物體。腦是肉體,手也是肉體。

不論行善或行惡,手一旦動起來就會開心。

腦也是如此。內心和想法也會跟著腦的啟動而變得如此。」

 

 

看到這裡,想到有人曾說:

“Do not follow your brain but your heart.”

 

或者生活更有歷練的人會說:

“ Follow your heart, but take your brain with you”

 

我想,他們可能把heart brain 分為感性與理性,

但問題是,人們無法單靠感性活,也沒辦法只按照理性活,

因為那畢竟是同一個東西,並不是兩件事物。

? 不理解嗎?

那請問” Where is your heart?”

我們的內心並不是在心臟啊

還是在」啊

 

不論是感性的人或理性思考的人,他的內心都在腦。

能稍微理解我在說甚麼嗎?


我的意思是:

不論是現在想把按照情緒或身體來行動,或冷靜地考慮來做,

其實,都是按照自己的腦部來運作。

只是,自己有沒有握住腦部的引擎與方向盤,或是任由別人或環境來主導。

 

 

腦是肉體,手和身體也是肉體。

因此,若運作到後來不動的話,就會覺得很舒服。

接下來,內心和想法也是一樣,若不動就會覺得很舒服。

不動就會覺得那很舒服;動起來則又會喜歡那個。

要如何治理呢?一次是做不到的。

要計畫性地觀看、聆聽屬天良好的事物並計畫性地實踐,

如此治理吧!


不論是人或物品,都必須要瞭解才能合宜地使用;

同樣地,要瞭解人的腦、內心和肉體,

這麼一來,就算是自己的部分也能正確地使用。

 

若使用腦和肉體,越使用就會越好;

若不使用,則會因為不使用而變質。」

 

如果這樣講有點抽象,那麼聽看看這個:

 

懶惰的人要是覺得懶惰令人感到痛苦又不好,

想必他不會懶惰,但就是因為他覺得那很舒服、很好,

所以才會那樣懶惰地生活。」


 

我們都知道勤勞可以做很多事,勤勞很好啊,

但常常實在不太想勤勞做事,因為,我們的腦覺得不勤勞比較舒服啊。


 

自己的腦和肉體要按照養成的習慣來生活才會覺得舒服,

因此會按照那沒有改正、已經養成習慣的體質來生活,

導致腦和肉體都沒有發展,因此不會有變化也不會成長。

所以就算下定了決心還是不會成就。」


 

所以,既然內心固然願意,身體也要堅強,

那麼,就要從腦袋的想法開始動作!

那麼,就要喜歡、想要、願意,才有做到的可能!









picture 

( 心情隨筆心靈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moonsea&aid=81310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