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人要度過「脫離的生活」
2013/08/01 13:59:00瀏覽451|回應0|推薦2

 

『人要度過「脫離的生活」』

上禮拜聽到鄭明析先生說的這句話時,

我正處於一個到底能不能順利脫離成功的處境中,

因為已經訂好了機票,但出國前幾天突然重感冒,

這趟旅程可以說是為了「脫離現況」而產生的修練旅行,

我想如果拖著疲憊的肉體去修練,自己的內心很可能會受到影響吧。

「很可能心情會因此不太好吧…..

「啊,這就是該要脫離的一個想法。」

我發現這個部分。

 

本來認為應該在身體心情狀態都好的狀態下進行修練啊,不是嗎?

沒想到演變成「到底還能不能出發」的處境,

果然是這樣,才是真實的人生與修練啊。

因為發現這潛藏「腦部僵化」的想法,所以我決定

只要能揹上行李走路,就出發。

 

在這樣的情況下展開了「脫離修練之旅」。

可能有人會想: 天氣這麼熱,而且夏日炎炎正好眠,

何必進行甚麼脫離修練之旅呢?

 

「要脫離目前的層次,才能去到下一個層次。」

「然而,若想要從目前的層次脫離出來到下一個層次,就一定要做目前該做的事才行。」鄭明析先生說。

 

那天,他說了自己小時候家鄉生活的故事,使我得到很大的感動。

 

我十幾歲的時候,生活在我的故鄉月明洞那雜草叢生的山谷中,

用背架背著沉重的擔子來運送物品,也跑去橄欖山那遙遠的地方砍柴,

然後背著木柴走又長又陡的路回家。那些場景很鮮明地浮現出來。

此外,媽媽頭上頂著很重的水罐,

以及在市場買東西之後頂在頭上回來的場景,也鮮明地浮現出來。

因為從小時候肩膀就一直背著背架,頭上也一直頂著重物,

所以肩膀都被往下壓、脖子往內陷而導致長不高。背都駝了,腿也彎了。

以前在雜草和荊棘茂盛的月明洞度過原始人般的生活時,

我心想:「該怎麼做才能脫離出來,不用背著重擔呢?」

因為我太痛苦了,所以心想:

「要不要離開月明洞呢?我應該要離開這令人厭煩的地方,

才能脫離原始人的生活吧!」

有時我把背架通通砸碎,而且不只砸碎我的背架,

甚至連父母的背架也都砸碎了。不過如果這樣就無法生活,

所以只好再次製作背架。

 

村裡的青年們都離開這裡去到都市,度過脫離的生活。

若想要脫離……雖然也有離開這地方去到其他環境的方法,

 

但我選擇了「讓月明洞逐漸發達、產生變化,

『順理』地提升層次來脫離舊環境」的方法。

 

我研究的方法是……不用背架來背木柴,而是拖著木柴走。

之後把路拓寬、製作手推車,把木柴砍下之後放在上面從橄欖山推下來。

後來逐漸讓月明洞的各種環境發展並產生變化。

就像這樣,我並沒有用「離開月明洞的方法」來脫離痛苦的山谷,

而是「向 神禱告並懇求,在月明洞一一地研究,

開發月明洞使其發展」,藉此脫離痛苦的山谷。

因為生活不便利,所以付出努力、研究來脫離痛苦的原始人生活,

結果得到很多而變得舒服、痛苦也消失而成為了理想世界。

人們在逐漸發展的過程中,先製作手推車來承載很重的東西,

如此從背架的生活中脫離出來。後來製作板車,把重物放在上面,

讓牛、馬或各種動物拖著板車來行走。之後製作車子來承載各種東西,

甚至能移動數百里、數千里。

結果,從手推車脫離到馬車,從馬車脫離到汽車了。

後來製作飛機而去到用車子無法去的地方,藉此脫離出來了。」

 

『每個人都度過「從痛苦脫離出來的生活」。』他如此說了。

 

我對於那天鄭明析先生說的童年的故事非常感動。

昔日住在他故鄉的青年們,

為了解決困苦的問題而拋棄自己居住的環境和故鄉,

逃亡似地去到都市而脫離了過去的生活。

但他並不是用拋棄和離開故鄉的方法來脫離。

而是用 神的方法在那位置禱告、研究,

並按照 神的構想和旨意來開發故鄉,如此度過「脫離的生活」。

所以可以說是,根本地脫離了。

 

我過去曾有過多次經驗,在不同團體、不同處境或跟不同人相處時,

不管是因著對方或因著自己個性,或甚至事情,

一旦遇到令人感到煎熬的事,就會很想脫離那環境來解決問題,

但往往無法脫離成功,或甚至順利逃脫了,後來總有些遺憾與悔恨。

直到聽到鄭明析先生的故事,才恍然大悟。

 

他說:

「大家一定!要度過「脫離的生活」。

不要只想轉換到其他環境,

而是要更新自己的內心,

在那環境中研究並使其發展,

如此更新自己的行為來度過脫離到新層次的生活。

如果不做,暫時會舒服,

但根本上不會舒服,也不會解決問題。」

 

雖說我們都想改變,但並不是說改就能改,對吧?!

 

所以他說:

『「有些人想做也做不到,這是因為內心僵化了。

因為自己的腦已經僵化,所以連內心也僵化了。

這真是個大問題,因為腦僵化就如同罹患腦癌。

第一:真的要振作精神、順從話語,藉此脫離『腦僵化』的情況。」

第二;「要脫離自己的個性」。

 

然而,就算要脫離,也要「按時」脫離,

這樣才能成功地脫離。

因為下一個階段的「轉捩點」是在高處的位置,

所以很難爬上去。轉捩點是辛苦的地方。

但是只要去做,至少能做到超越自己層次的程度。

還有,就算努力也很難立刻脫離出來的原因是

「因為沒有擺上性命去做」』

 

「如果為了脫離而想要付出努力、辛勞並實踐,

痛苦就會來到。

但如果為了舒服而呆呆不動,

就會因無法脫離而有更大的痛苦臨到。

如果為了脫離而付出努力、辛勞,

後來就會得到龐大的事物。

如果因為想要稍微舒服一下而無法脫離,

後來就只會留下痛苦。」

 

現實生活中,大部分的人都無法馬上脫離自己的處境與身分,

即使脫離了,也還是帶著自己的個性轉換到新的環境。

過去最常聽到有人勸說: 「下一個會更好」。

或許有可能,但是大部分的狀況是:

如果沒發現為什麼這一個造成不理想的結果時,

很可能,下一個也會步上後塵,或者甚至,更糟。

不管是工作、情人、婚姻或任何一件事都是這樣。

 

若能像鄭明析先生說的,首先讓自己變得好,

進而研究如何讓自己的環境變好,那麼「讓這一個變好」之後,

「下一個才有絕對的可能性會更好」。

 

『「脫離的人」和「無法脫離的人」有很大的差異。

無法脫離的人會感到虛空、擔心、辛苦並癱坐在地,

脫離的人則會充滿希望、喜悅並覺得有意義。

因此會得到力量和能力,為了能從那階段脫離到更嶄新、

更高的層次而付出努力。』

    「現在就是自己的時機」,下定決心,去實踐吧!』他說。


picture

 

 

( 心情隨筆心靈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moonsea&aid=8059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