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關鍵就是方法
2012/12/18 18:47:52瀏覽585|回應0|推薦4

 

 

 

我的老師鄭明析說了一句話:

命運,左右於使用者的方法。

關鍵,就是方法。

 

他說:

「同一棵松樹」也是會隨著使用者的想法和思考,按照使用者的方法被使用。

 

如果這棵松樹遇到樵夫,就會被當成「柴」來使用。

 

如果這棵松樹遇到盆栽專家,就會將它連根挖起後移植、寶貴地照顧它,

它直到死掉為止都會被當成「作品」。

 

這棵松樹如果遇到平常就看它不順眼的人,

那人就會用鋸子或鐮刀把它砍掉,

它最終就以「無」收場。

 

不論是萬物或人的命運,

都取決於使用者的方法。

 

人生也是如此。

自己的身體會隨著使用的方法而左右命運。

自己是自己身體的主人,會按照自己想法的方法來使用自己的身體。

人生的命運也會取決於這一點。

 

 

 

我真的蠻認真地思考這件事。

如果可以當傑作,應該沒人會想當柴。

可是,如何使用出最好的方法呢?

並不是每個人都很有自信罷。

或者說,還沒用盡自己方式走過的人才會比較有自信。

假如,你在過去已經嘗試各種可能來努力的人,

會瞭解我的意思。

其實,即使在別人眼中看為成功的人們,

也並不都自認為是傑作品。

 

 

因為人生」就是一回事,沒有第二回。

 

 

我不太喜歡「後悔」的感覺,尤其是,繚繞不斷的那種。

於是我常常蠻認真地思考這類的事。

 

 

 

但想來想去,實在想不出更高竿的方法。

認識我的人知道,我20歲時達成人生的第一個夢想,出書成為作家,26歲時遊遍夢想中的許多國家,30歲多拿到第二個碩士跟第一個博士學位,也遇見了一隻好兔子。

我曾想: 過去以來所做的夢都達成了。

 

於是我陷入了一個大蘿蔔坑裡:

當沒有可朝著前進的夢想時,你就會瞬間或逐漸地被世上跟周圍的人淹沒,

直到滅頂為止。

 

但我不得不承認,靠著自己所想的方法,

即使再努力,也沒辦法持續到永遠。

很多人都朝著夢想在努力,不管是為了任何目標,

可是簡單來說,最終只有兩種結局:

一個是達成了;另一個是沒達成。

 

或許過去的我想法單純,沒有太多不可能的夢,

所以能在人生老去前就達成了所有夢想,

但有太多古代人是帶著遺憾、抱著夢想,化為了塵土。

 

因為我的跑程短,所以提早看到了人生的終點。

 

原來,即使達成了所有的夢想,還是會覺得有所遺憾啊。

我不禁暗暗地說。

 

 

直到他講的那段話,我才發現,

原來: 命運是取決於使用者的方法。

是取決於,被當成柴燒盡了,或是成為價值連城的盆栽傑作品。

 

 

可是,問題來了,

誰又可以把我當成傑作品而免去柴燒的命運呢?

我想起,上周主日,講到聖經裡的一段故事,

 

 

 

 

    耶穌將近耶路撒冷,到了伯法其,在橄欖山那裡。耶穌就打發兩個門徒去村子裡,對他們說:「你們往村子裡去,必看見一匹驢拴在那裡,還有驢駒;你們解開,牽到我這裡來。若有人對你們說什麼,你們就說:『主要用牠。』那人必立時讓你們牽來。」<馬太21:1-9>

 

門徒就照耶穌所吩咐的,牽了驢和驢駒來,把自己的衣服搭在上面,讓耶穌騎上去。他們都喊著說:「和散那!歸於大衛的子孫!奉主名來的那一位啊!」他們如此以榮耀迎接耶穌了。

 

其實,那時耶穌因無知者的逼迫,

為了走向十字架苦難之路而回到耶路撒冷。然而,他是榮耀的主。

 

那時,載著耶穌的,是毫不起眼的驢子和驢駒。

不過,牠們是被主使用,而且是為了彰顯主的榮耀而被使用的

所以比起任何事物,驢子和驢駒做了更有價值的事情。

就像這樣,隨著由誰按照什麼樣的方法來使用,

決定了其價值,也決定了其命運。

 

 

 

 

我體會到: 當使用者的層次更高時,被使用的價值也就越高。

當一塊抹布被人使用時,不過充其量就是一塊抹布,用破就扔了。

但如果是林肯總統之類的,或甚至是當年耶穌使用的抹布,

恐怕他擦過手或嘴後所留下的痕跡都會拿來作碳-14測試吧。

 

完全決定於使用者的方法。

以及使用者是誰。

 

 

 

 

 

 

 

 

 

picture resource

( 心情隨筆心靈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moonsea&aid=71553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