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人生的疏離感
2008/09/15 11:08:01瀏覽5396|回應0|推薦8

疏離感。

其實,是個很學術的用字。

疏離一字源自於在拉丁文Alienatio (異化、外化、脫離) Alienare (轉讓、異化、分離、讓人支配、讓異己力量統治),在英文,則演變為 Alienation (疏遠、轉讓、異化、精神錯亂)(疏離到極致,終將會導致錯亂?)

 

這麼學術的探究,卻通俗地經常發生在身邊,不論是與另一個人之間的疏離、與兩個人以上的團體疏離,與家庭、公司、社會,或這個地球疏離,甚至是與自己產生的疏離。

關於疏離的學術研究不多不少,再多也難有一個總結,但至少也產生了定義讓人稍微瞭解狀況。至於實際疏離發生後的感覺、氣氛、影響,卻如同火災時的煙霧,首先衝向氣流流動所在地,只要人呼吸的地方,疏離就會伺機奪門而入。

隨意找到一個網頁據說能測試疏離感的強度,姑且不論這題目信度效度(準確性)如何,至少問卷上的題目還蠻值得思考的。

*有時候我深深感覺到自己孤身一個被遺忘在這個世界上。

*我時常擔憂明天會面臨年輕人的無情挑戰。 

*由於人們的觀念轉變的非常快,所以我懷疑我們將來是否會還有一種能被廣泛接受的準則。 

*負起養育一個小孩的責任,的確是一件令人十分擔憂的工作。 

*任何事情都是相對的,所以在日常生活中根本就沒有值得我們去遵循的法則,就像沒有完全相同的掌紋一樣。 

*我時常疑惑于生命所代表的意義。 

*對於防止戰爭的爆發,我個人幾乎無法發揮任何一點力量,顯而易見,我是社會渺小的一員。 

*每天都有一大堆的決定等著我去做,有時實在讓我感覺煩得要死,恨不得全部丟掉。 

*事實上今天人們唯一能確定的事情,就是他們對於任何事物都感覺不確定。 

*進入21世紀,人與人之間能相互信任的事情,愈來愈少了,彼此鉤心鬥角,互相拆臺。 

*你我只是機械化生活中的一顆小小的齒輪。 



不知道看的人怎麼想,我倒感覺這些描述還蠻貼近所謂的疏離感。

沒遇見 神以前,上述這些,或多或少地遍佈在我對人生、對這世界的想法。能正面思考的時候會想:就算世界是這個樣子,只要找到屬於我的地方就可以了。於是格外地重視與自己交心的朋友;但,同時更加強了異己間的疏離。當負面情緒產生時,以上描述,就會像打開鋼琴,看到黑鍵白鍵、黑鍵白鍵地隨便彈跳,敲打不和諧的怪音,疏離的感覺就更為加深。

那樣的不和諧,從自言自語、對親密的人、陌生人的言語、鍵盤敲打出的文字、口裡唱出的低吟或狂亂、舞台上的奔放、各樣的藝術、公開與非公開的宣洩,一一地呈現出來,那所謂的疏離感。但那不會是解藥,只是暫時性的麻醉藥,藥效退了之後,會造成雪球般地,滾出更多人,對自己、對彼此、對這世界的疏離感,終究變成一道沒有刀痕的傷口。

 

今天聽到了話語,提到人類的疏離感,也說了脫離疏離感的方法。

-心裡介意的事情都要解開,沒有解開的事情,會帶來精神上、物質上各方面的損害。

-如果不解開,就會一直受到損害。

-如果你覺得有人對別人比對你好,不要悶在心裡,要在心裡先解開,然後說出來,這樣 神就會為你解開。

-如果有人說了讓你產生疏離感或傷害你的話,要原諒他們吧,就像你原諒他們的罪一樣, 神與耶穌也會原諒你的過錯。

 

-耶穌說:要原諒你的仇敵。

-別人讓你失望難過,沒有辦法為你做的事, 神與主會透過其他人來幫你。

-禱告吧, 神會幫助的。

-主愛你,救援你,沒有什麼把比救援這件事更大的事了。

只要一旦確認自己擁有了來自 神永遠不變質的愛,即使是那時常帶著疏離感,四處刺探人心,讓人自暴自棄的撒旦,也沒有辦法再對你做什麼了。




Picture by Quint Buchholz, Meine Haende

 

 

 

 

 

 

 

 

 

 

 

 

 

 

 

 

 

 

 

 

 

 

 

 

 

 

 

 

 

 

 

 

 

 

 

( 知識學習隨堂筆記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moonsea&aid=22209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