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在這地球上與你一起茁壯或枯萎的「靈體」
2014/04/17 20:00:34瀏覽563|回應0|推薦2




關於靈體,這世上有不少說法與經驗,

但是大部分的人很難將靈與魂兩者剖開講清楚(或者說講得有道理)

 

最常聽到人說的是靈魂,很多書跟宗教都講得非常神奇有趣,

第一次看到把靈與魂分開講,是在聖經中的<帖撒羅尼加前書5:23>

『願賜平安的神親自使你們全然成聖!又願你們的靈與魂與身子得蒙保守,

在我們主耶穌基督降臨的時候完全無可指摘!』

 

但說真的,看了也不是完全很理解。

我理解人有內心與意志,至於那個靈體,實在難以捉摸,最常聽到人們說靈像鬼魂一樣無形體,

其實那也是,只是那是比較低階的靈體。

 

然而變化完全的靈體,就像聖經當中復活的耶穌,能穿透牆壁跟弟子對話、吃了弟子們桌上的食物,

也能突然來到海面上跟弟子見面。

這樣的靈體若他願意,能夠吃能夠喝(但並不是需要吃喝)、也能被人看見,當然也能穿透物質。

(約翰福音20-21)

 

於是,可能有些人開始懷疑,難道聖經是一本科幻小說嗎?

大部分的人因為無法解釋,所以寧可相信聖經當中有不可言喻的奧秘與神蹟,

但其實 神的動工非常科學、有原則。

因為 神是創造的 神,當然也是科學的 神。

迷信,是因為人自我解釋又無法講通的關係。

 

後來我稍微進階一些,了解了我們的腦就是內心,

腦就是形成魂體的重要要素,因為腦有想法,

想法則會影響、構成魂體的模樣,

或者說,想法是魂體的營養素。

 

說到這裡,看的人頭稍微有點昏了,

建議先讓腦做個體操。

(腦在哪? 內心在哪?)

 

為什麼講到這個呢?其實因為今天聽了很棒的箴言,

想為此作個筆記紀念一下。

 

 

我的老師鄭明析先生說: 


*
<腦的想法>如同「水」,所以會往「下」流,會往「世上」流。

因此,要如同讓水往上噴一般,持續付出努力來讓想法往天上噴。

*肉眼看不見的事物要藉由「感覺」來瞭解。


*
即使看不見,但我知道剛才是「空碗」,現在則是「填滿的碗」。

*
「沒有滿溢的愛」很難給予其他人,得到的人也不會覺得充滿。


*
必須專注在那裡,這樣即使看不見還是能感受到,也能藉由「內心之眼」看到。

 

*如果跟自己的內心成為一體,就會如同瞭解自己的身軀一般,
按照成為一體的程度來感受而有所瞭解。

*
要透過「自己的身體」感受並學習。

*
要透過「自己的靈」感受並學習。

*人的<內心和想法>雖然不像肉體或魂體一般有形體,但依然會發揮「學習、感受、瞭解的機能」,也會發揮「判斷好壞的機能」。如同「感應器」、如同「鑑別機」、如同「溫度計」,因此<內心和想法>會透過神經傳達給肉體使其知道。

*人的全身遍布著數百萬條<神經>,會藉由神經來感受。

*<腦神經>是「內心」。跟「靈」不同。
<腦神經>一旦死去,連「內心和想法」也會消失。

*人是藉由<內心和想法>來生活的。
也就是說,是藉由<腦>、藉由<神經>來生活的

*<腦神經>會跟<魂>連結而相通,<靈>也會透過<腦神經>來交通。

*「神經感受到的」是<內心>。<魂>屬於「靈的階段」,而非「內心階段」,所以扮演著「內心和靈的媒介角色」。

 

接下來,是我認為非常精湛的箴言,這可說是最永恆常保美麗的方法了:

 

*「靈」會藉由「從人的腦神經發生的內心、想法和魂的作用」而誕生。
如同從「胚芽」生出「米」而形成黃金田野世界一般,

 

*「靈」會藉由「內心、想法和魂的作用」再次誕生而形成下一個世界。 神是如此創造的。

*如同從胚芽長出新芽一般,靈會藉由「腦的內心和想法」、「魂的作用」而誕生。 神在創造時,是讓靈透過這樣的理致誕生的。

*「靈」會吸收「肉體的內心、想法、魂的作用和行為」來成長。


*
按照對土地施肥的程度,穀物會吸收肥料來成長;
同樣地,「靈」會完全接收「肉體的內心和行為」來成長。


*
「內心、精神、想法」以及「魂」清晰又乾淨的人,
「行為」也清晰又乾淨,因此「靈」也清晰又乾淨。

*<水果>的「味道」會隨著土地的土質而左右;
同樣地,<靈>的「形體」也會隨著「自己內心和想法的質」而左右。 

 

 

比喻來說,胎兒在母親子宮裡成長所吸收的養分,懷胎十月後誕生在這世上,

度過百年生活,靈體的誕生與成長,

就好比,人活在這世上所想、所言、所行的集合函數下的結果,是百年形成造就的產出。


有一句成語相由心生」「三十歲前的臉蛋是父母生的,三十歲以後的臉蛋自己要負責的

但說真的,在這資訊與思想無所不在的時代,十幾歲就可以為自己的思想跟自己的模樣負責了。

三年果樹勤勞栽培能結出甜美好吃的果實,

為腦袋施予想法沃土,也可以結出纍纍美好的靈、魂的果實。

 

 






Picture

( 心情隨筆雜記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moonsea&aid=12586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