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0/05/13 03:40:37瀏覽1316|回應0|推薦4 | |
余甫六歲,汝外祖父患重病,繼得瘋疾,臥榻一十七載,致余幼時失學,一生庸庸碌碌,係一駑鈍之軀也。
民國二十五年外祖父視余已及幷,桃夭之期屆矣,故命余于歸於你父。斯時余立於外祖父床前,接受結縭庭訓,即告余之曰你今將為陳家婦,時常你母誨你之言可得記乎,余聞之戰戰兢兢,遂虔具赤心,進入陳門,主持中饋,侍奉翁姑,及安撫冢子,絲毫廢弛,幸蒙 翁姑維護,寸衷殊覺安慰耳。 你父身屬軍人,年輕時,在家之日少,出外之日多,民國卅六年,你父奉命調台應職,翌年冬,你父派人返鄉接眷,來此相聚,好景不常,唉,余命何其苦也。 民國五十五年,你父身患絕症,一病沉屙,莫挽。是年三月二十八日,竟然抛我而長逝,痛哉傷心矣。 斯時你們兄弟姐妹四人學業未成,故其臨終託孤於我,遂余不得不苟延於此世。如今余得痼疾,況年近古稀,故治家乏術,愧對宗祖,環境於須,其奈之何耶。 諸兒,余所謂痼疾者,即心臟病也,時時覺有難過,所以恐屆時,心欲言而口難開,故先草數行告你等兄弟,現在工業社會,非比昔日農業時代,如今各為生計而忙碌,惟有關余歸盡時,為治喪事,盼照吾意施行,一切從簡勿奢為宜,至於邀僧請道,藉以誦經超度,余若孽重,獲於天,無所禱矣,雖度無益,切莫畏人言而被習所困擾,況余生前,諸兒事親至孝,且友愛兄弟,向係羽翼相親,余已含笑九泉,唯望你們兄弟,應節哀順變爲盼。 ****** 外婆是外公的繼室,不是母親的生母,卻和我有極深的緣份,我以爲這緣份不是偶然。當年不知情的人都說我長得像她,母親不以爲然,外婆卻說一家人就是一家人。 我曾問外婆那裏長得最像她,她說是眼睛。可外婆生得一雙炯炯有神的丹鳳眼啊,我卻像媽媽,眉目清秀而已。 小時候很多個暑假,我回外婆家,時常賴在外婆的床上看瓊瑤小說,午後每每外婆念經的聲音,會成爲我的催眠曲,有一回朦朧間舅舅進屋來和外婆說話,他們怕吵醒我,說得很小聲,但我還是聽見她向舅舅誇我呢,說“這孩子生得俊秀靈動,質地忠厚,像我細漢時候”。 我有記憶起,外婆就念佛了,每天早上和下午,她會各念一趟經,短則念心經,長則是金剛經。從前在左營眷村的日式房子,外婆那從客廳隔間出來的狹小臥房牆上,就供著一尊小小的觀音菩薩;後來搬到永和住,舅舅特別把朝東的一間敞亮的房間留給外婆做佛堂,供上西方三聖。每天早上外婆要在那兒做早課,念一趟金剛經,拜一百零八拜,既修心也修身,直到她七十四歲於睡眠中往生為止,從無間斷。 我相信應該就是這樣的修持,和身體力行的禮佛,才修得來一個無痛無災、極其平靜安詳的離世吧! ****** 平靜安詳或許是死亡最好的起點,但修行的路,永無止境。 外婆過世之後,某個夏天連續幾個颱風來襲,最後的那個更是風狂雨驟,使我一夜難眠,直到黎明時分風雨漸歇,我才朦朧睡去。恍惚之間,我回到外婆家,隨即又發現這個外婆家,既不是左營的那個,也不是永和的那個,屋子裏潮濕無比,水泥敷的牆壁,竟從四面滲出水來,外婆從水中浮現,她一襲白衣,樣子像極了一尊觀音,但卻是一尊面色憂戚、愁容滿面的觀音,她定睛看著我,默默無言,正待我想叫喚,她就不見了。 醒來時分,發現天還沒亮,於是起身,打開床頭的金剛經,敬頌一遍回向於她,但之後一整天心都不曾安靜。到了晚上,我終於還是按耐不住,撥了幾通電話,將我夢中所見向舅舅們復述了一遍。第二天,舅姨們立即找了看風水的地理師,去到外婆的墳,發現整個墓泡在水裏。於是擇日重新起靈火化,並其骨灰與外公骨灰合葬於龍巖山。 看到外婆遺囑,歷歷往事如現目前,她的一生在大時代中顛簸勞碌,歷盡別親、喪子、喪夫之痛,卻從未見她在人前抛珠滾淚,訴說委屈,只管砥礪堅忍,把一心向佛,終得如願往生極樂。每想起她老人家,就是那尊夢裏的觀音形象,所不同的是,她那雙生就威儀炯炯的丹鳳眼,如今總是低眉而笑了。 |
|
( 心情隨筆|心情日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