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2009/01/14 11:17:31瀏覽1024|回應0|推薦0 | |
"文化創意"是最近幾年教育部力推的一項政策,希望經由這項政策的推廣,培養出更多有創意的人。"創意"是無所不在的,它更是無時無刻在身邊發生,"創意"能讓無用的東西變成有用的資源,但是,只有創意是不夠的,他還必須結合"創新"才能讓創意重新加以組織、變化,獲得更好的結果。 幼兒喜愛音樂律動遊戲是他們的天性,同時他們更擁有獨特的創意想像能力,擔任幼兒音樂教學的教師,若能把握幼兒這項特有的能力,再加上創意的引導方式,不難從中啟發幼兒的創意因子。 對於一位音樂律動教師而言,如何從他人的創意中得到新的思考,並從實際教學試驗中,獲得創新的動力,真正地從創新中得到更大的教學成就。台灣未來將走向"知識密集"的產業,而"產業知識化,知識產業化"為帶動台灣創新的重要元素。因此,身為音樂律動的教師們,更應思考未來如何將自己的教學專業,與知識產業結合,除了個人的課程與專業外,如何拓展更多的產業鏈,或者與在地生活或網路學習做結合,讓音樂的創意點子能有更多元發展的可能。譬如:運用數位創意教學,以多媒體製成教材,讓聲音、圖像、動畫等元素在舞台上舞動動起來。"聲音無所不在,創作始於欣賞",曾經有一個聲音的觀察實驗,讓孩子開始注意周遭一直存在卻容易忽略的聲音。結果發現,孩子很少專心地將音樂聽完,便將注意力轉移到其他更吸引他們的東西上。由此可見,要進行音樂律動創作前,必須先從音樂欣賞開始,爾後再考慮各種創新的可能。 幼兒音樂教育為什麼重要?因為音樂就像是催化劑,它透過基本的操作來誘發人的情緒之外,更能透過各式各樣的音樂啟迪幼兒的想像力,加上世界上音樂材料那麼豐富,可以說用之不盡、取之不竭。因此,我常常從旅行中尋找音樂的靈感,享受旅行生活的同時,更是我收集音樂教學素材的機會。身為一位藝術教育工作者,將自己定位在成為"逍遙的藝術玩家"並用此種生活態度享受藝術與創作。創意與創新其實源自於生活,若能由生活中感受與自然脈動的相依,如此多元的智慧,將是未來跨領域創作者靈感來源的軌跡。 創意常被貶抑成可以速食的技巧,因此,談創意必須強調建立在踏實的知識基礎上,創意教育的目的,應在培養適應和開創未來的能力,不應指教導如何複製現有知識,更需要教導如何創新。 於礁溪蘭花咖啡館2009/01/14 |
|
( 創作|另類創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