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08/02/22 11:06:46瀏覽1455|回應3|推薦46 | |
說到這個拜拜,不管是祭祀祖先,還是神明,總是儀式繁雜,經過那麼久,依然得靠記事簿提醒,不然總是忘東忘西,忘記應該拜拜的日期,忘記必須準備的東西,婆婆臨走之前,為了怕這祭祀習俗空窗,我利用筆記把每個節日跟用品,包誇燒哪種金紙銀錢,紀錄一本密密麻麻的記事簿,您說我這總能萬無一失吧?事實是我還是常常遺忘。 每次微辭,怎這中國人這麼多情,愛拜拜,老一輩人家就會笑著寬解,說這古時物資不充裕,人們沒有理由替自己張羅豐富的美食來自用,只好變通敬仰鬼神,好讓自己在祭嗣後可以大快朵頤,我聽了也有道理,既然這是傳承自古,順應人潛在慾望的習俗,就讓他用更合理化流傳,是心安、也是尊敬民俗,或乾脆明著說,請神容易送鬼難,不敢冒個不敬的名。 通常拜神明最簡單,只要準備四種五種水果、清茶,金紙,就可以交代過了,可這祭拜祖先,就沒有那麼好混,祖先還分為農曆年初一拜素菜,燒壽金。冬至拜湯圓也燒壽金,七夕拜油飯加上雞酒。其他時間都必須準備整桌或幾乎兩桌的豐富菜色,才能突顯子孫的敬意,每次我詢問,弄得那麼大桌,拜拜後子孫根本吃不完,很浪費。, 公公就說話了,他說︰寧願祖先吃不完倒掉,也不能讓祖先吃不夠 (可這祖先吃夠與不夠,甚至有沒真正接受祭祀,誰看見?) 幾經思量,我在聽話當孝媳跟浪費中間做取捨,乖乖的準備整桌飯菜祭拜,反正公公開心了,就讓全家氣氛更溫和順當。 心理暗下決定,等到自己可以獨自決定的時間,我定將一些鋪張或不需要的習俗改變第一個要改變的,就是吃不完倒掉這一章!我要教育孩子,重要的是心誠,是慎終追遠的意義,而不在鋪張浪費,不刻意要子孫怎樣怎樣做! 供桌上其實也有一些很不錯的點子或雙關語,我除了遵循照辦,也將原意介紹給孩子~ 我更改變祭祀內的食物,可以在拜拜完用保鮮模袋子一樣一樣個別封籤,放在冷凍庫,待需要飲食時,退冰烹調,保持剛購買的鮮味,讓家人有食慾,願意去享用,這樣可以不浪費食物,而不是跟公公做法,每頓飯把那整桌飯菜熱過再熱,吃不完倒掉。 最羨慕一些開明的家庭,像同名嬸,逢年過節除了親自製作年糕粿粽,剩下的祭祀儀式交給家人,自己則前往佛寺持齋念佛。 同名嬸的兒子都很疼我,最愛他們那份不拘小節的祭拜模式,每次聽他們說起逢年過節的拜拜方式,都被他們逗的笑到不行,因為最好玩的,是他們遇到出國洽公或過年旅遊,都把紙錢跟水果直接放在供桌,說是讓祖先神明自己取用與購買,把一切儀式拋出人為的罣礙外!而他們,生意與生活還是過的豐富而多彩,事業更拓展到海峽那端。沒有被制式的框架限制,這說明了,不是非要固定儀式拜拜,才會保佑子孫生意發達,重要的在祭祀時感恩的心,緬懷前人的傳承恩澤,至於成就,絕對是靠自己努力跟用心才能獲得的。 正在得意自己響應環保,紙錢越燒越少了,只要願意,改變習俗是可行的,但是放假回家的兒子忽然說話了﹕媽咪呀!怎金紙那麼少??? |
|
( 創作|其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