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1/07/17 00:25:38瀏覽2579|回應29|推薦201 | |
說起書和作家來,我可能會滔滔不絕,如果對你而言像大媽的裹腳布,也請海涵。 這也是我對張鳳 傅詩予 荼薇點名接龍,拖拖拉拉遲遲沒回應的原因。 其實不是因為忙或懶,而是因為這題目太大。 五位作家怎麼寫?千古以來經典浩瀚,古今中外作家多如繁星,喜歡的作家或作品要寫五百位也不嫌多呀! 無論如何,我無法只寫五位,我試試看寫出每類作家五位吧! 傅月庵總說:「我不是正在書店,就是正往書店的路上。」 我雖不致如此痴迷,但是只要經過書店,也是想都不想就一頭鑽進去的那種人。 去朋友家,我總會先瀏覽書櫃。人說:看你交的朋友就知道你是哪種人?書架也是。Osip Mandelstam曾說過:「讓他說出一生所讀過的書,他的自傳也就完成了。」 看過一個人的書架,我就明白他是哪種人。至於連書架都沒有的人,他若不是更高境界的「盡信書不如無書」,就是個無聊無趣的人。當然這兩者也很容易察覺。總之我無法想像生活在一個沒有書的世界裡該怎麼活? 我迷戀書,我更尊敬書。我最痛恨有人把書當成杯墊,那種漠視、褻瀆作家血汗文字的態度,立刻會引起我抓狂。從前經營書店時,我常常盯著那些一手拿著飲料走進書店的客人,當她一邊翻閱平台上的書籍時,隨手就把飲料擱在一旁的書上,這種機率高得不得了,只要我在場,一定立刻婉言制止(其實心裡暗罵真是沒水準)! 好了,話扯遠了。 書之於我,是戀人,而這戀人有時是啟蒙師,心理師,人生導師。在我生命中,書如同陽光空氣水和食物,是必需品。 我自己並不寫詩,但是我最愛讀詩,所以我把詩人排在所有類別作家之前。 ◎詩 聶魯達(智利):當我想愛的時候,我讀聶魯達,當我缺愛的時候,我也讀聶魯達。對我來說,聶魯達就是愛。他的詩「較之墨水,更近於血。」 丁尼生(英國):不但是詩人也是思想家,對地球生態、人類與自然之間的關係有獨特卓見。朗讀他的詩,是一種美妙音樂,難怪奧登讚嘆為:「丁尼生有最好的耳朵。」 普希金(俄國):才華洋溢縱橫廣大領域的創新詩人,打破了詩、散文、戲劇的舊枷鎖,他的作品被許多音樂家演繹改編過。 李清照(中國):寫盡了千古女人失去愛情後的淒清寂寞。 松尾芭蕉(日本):在日本有「俳聖」之稱,我很喜歡日本俳句,簡潔到底的文字,深富趣味的意境,近乎童詩,卻隱含了無限暗示想像的空間。 ◎散文 蒙田(法): 他的《隨筆集》花了17年時間完成,他是著名的思想家、人文主義者、懷疑論研究家,他的隨筆,字字珠璣,把生活寫成了百科全書。雖然他活在16世紀,他的文章卻仍歷久彌新。後世許多文學家都深受其影響(如培根、愛默森、赫胥黎、盧梭等等)。 福樓拜曾經向心情抑鬱的女友推薦:「讀蒙田吧!他可以使你平靜。」 愛默生提到《蒙田隨筆》:「剖開這些字,會有血流出來,那是有血管的活體。」 孟德斯鳩:「在大多數的作品中,我看到寫書的人。在《蒙田隨筆》中,我卻看到一個思想者!」 梭羅(美): 孤獨的巨人,環保的先知。哈佛大學出身的梭羅,由返璞歸真、探索生命的《湖濱散記》開始了解他;進而從充分反映其生活觀點與道德良知的《孤獨的巨人》敬佩他。 安伯托艾卡(義): 我偏愛聰敏博學幽默又多才多藝的作家,安伯托艾可正是這樣一號人物。我讀他的作品,常會笑出聲來。他是當代最知名最權威的符號學和語言學家,也是出色的小說家、哲學家、評論家、美學家。《玫瑰的名字》是他第一本小說,一炮而紅,後來還拍成電影,由史恩康那萊主演。他的散文,集幽默諷刺全知全能於一體。 艾倫‧狄波頓(英): 絕對的才子!1969年生。 從1993年他出版了第一本《我談的那場戀愛》,我就愛上了他。後來他陸續出版了《愛上浪漫》《吻了再說》《擁抱似水年華》《哲學的慰藉》《旅行的藝術》《我愛身分地位》,每一本都深具魅力。他擅於把偉大思想家的深刻洞見用在人們日常生活上,既嚴肅又充滿戲謔機智。他的寫作風格介於小說、哲學、敘述、論說之間,很難歸類,可是和傳統嚴肅哲學家不同的是,他寫的東西讓人讀得既過癮又愉快。 有位知名評論家說過:「像狄波頓這種奇才,恐怕連掃把的傳記都寫得出來,而且寫得活靈活現。」 張岱(清): 張岱「少為紈袴子弟,極愛繁華。好精舍,好美婢,好孌童,好鮮衣,好美食,好駿馬,好華燈,好煙火,好梨園,好鼓吹,好古董,好花鳥;兼以茶淫譎謔,書蠹詩魔。」 但是,晚年窮困潦倒,避居山中,「破床碎幾折鼎病琴,與殘書數帙,缺硯一方而已。布衣蔬食,常至斷炊。」仍然堅持著述,落拓不羈,淡泊功名。張岱深具審美情趣,喜歡游山逛水,深諳園林布置;既懂音樂,又諳彈琴制曲;善品茗,茶道功夫相當深厚;喜歡收藏,鑒賞水平很高;又精通戲曲,編導評論都要求至善至美。 張岱文筆清新細膩,作品多寫山水景物、日常瑣事,有些作品表現了明亡後的懷舊感傷頹廢情緒。 著有《陶庵夢憶》、《西湖夢尋》、《石匱書》《夜航船》、《三不朽圖贊》等名著。 ◎小說(中) 蒲松齡: 《聊齋誌異》在我心目中,蒲松齡寫的不僅是鬼怪狐魅,或是因果報應,他擅長於人性的分析,還有他的無限想像力,多變性。他的故事總是出現在夢中,夢中的美酒美女美事,栩栩如生,因為是夢境,所以可以無限上張。這是蒲松齡聰明之處,創造了自己的獨特風格。女鬼總是清麗美艷善解人意,比真實的女人可愛多了!我猜這也是蒲松齡藉虛幻滿足現實之缺憾吧!也許我們可以稱之為蒲松齡的人生哲學態度。 曹雪芹: 偉大巨著《紅樓夢》,也跟莎士比亞一樣,無需我多置一詞了! 沈從文: 我一直喜愛沈從文的短篇小說,淡淡的筆調,緩緩的敘述,對於鄉野小人物悲劇的發生過程,有深刻又不動聲色的描述。讀到最後,往往令人捧卷發呆心痛,咀嚼著書中人物和故事的卑微和辛酸。 很多小說家寫對白,幾乎全是自己的口吻,可是沈從文從不這樣,他的書中人物都因身分角色不同而有各自的鮮活語言,沈從文的文字靜靜地直透人心。 文學評論家夏志清對「沈從文在中國文學史上的重要性」予以充分的肯定,在評點沈的《靜》時他說,「三十年代的中國作家,再沒有別人能在相同的篇幅內,寫出一篇如此有象徵意味如此感情豐富的小說來。」 我曾聽說1987、1988年諾貝爾文學獎最後候選名單之中,沈從文入選了,而且馬悅然認為沈從文是1988年中最有機會獲獎的候選人。文化界流傳,1988年諾貝爾評審委員會已經決定文學獎得獎者是沈從文,但因為諾貝爾獎只頒授給在世的人,因此沈從文與諾貝爾文學獎失之交臂。 張愛玲: 既然喜愛沈從文的淡,又怎會喜愛張愛玲的濃呢?這並不奇怪,就像我喜愛白玫瑰也喜愛紅玫瑰一樣啊! 而且民國以來,除了一個張愛玲,還有誰能像她一樣具有驚人的寫作才華?不管你喜不喜歡她的作品,都不能否定她的文學成就和地位。她那美得過火的文字如同絕世美女,美得令人不能逼視,她的文字有劇毒,吃了就中毒。 莫言(1955年-): 莫言在1980年中以一系列鄉野作品崛起,充滿著「懷鄉」以及「怨鄉」的複雜情感,被歸類為「尋根作家」。其作品深受魔幻現實主義影響,寫的是發生在山東高密東北鄉的「傳奇」。莫言在他的小說中構造獨特的主觀感覺世界,天馬行空般的敘述,塑造神秘的世界,帶有明顯的「先鋒」色彩。日本諾貝爾文學獎獲得主大江健三郎認為,莫言是中國下一位問鼎諾貝爾文學獎人選。我也這樣認為。 莫言的小說語言風格獨特,也採用多種敘事角度,每一章的敘事角度都不一樣,而每一章的語言風格隨著敘事者的身分地位的變更產生的變化,看得出莫言極力在模擬中國傳統戲劇與小說的敘述風格。他寫生死輪迴的《生死疲勞》,簡直讓我拜倒。 ◎小說(西) 伊塔羅·卡爾維諾Italo Calvino(義): 他的奇特和充滿想像的寓言作品使他成為二十世紀最重要的義大利小說家之一。 《如果冬夜,一個旅人》《看不見的城市》《不存在的騎士》《為什麼讀經典》,卡爾維諾使用了遊戲般創新的結構和多變的視點,開發小說藝術的無限可能,使你讀他的書像是一種閱讀能力的自我挑戰。 西蒙·波娃(法): 是女權運動的創始人之一。 波娃將存在主義哲學和現實道德結合在一起,寫過多部小說和論文。西蒙波娃最重要的作品是她的《第二性》,這部作品被認為是女權運動的聖經。 她的回憶錄非常坦承真實的面對自己的一生,她和沙特的愛情模式前所未見,驚世駭俗,遠遠拋開世俗的愛情道德和規則。他們超越了時空,不但創造了一種嶄新的戀愛方式和親密關係,使彼此自由又真摯。她是位學者、作家、社會運動健將,她是我的啟蒙師。 卡夫卡(捷): 卡夫卡用象徵的手法寫《蛻變》《審判》,他和卡繆《異鄉人》、沙特《嘔吐》一樣,都是存在主義者,他們不從傳統下手,而是從人類的靈魂深處下手。他們並不想寫完整實際的故事,只想反映出人內心的痛苦、恐懼、糾葛、矛盾、掙扎、荒謬。 卡夫卡或許有精神官能方面的疾病,但是就像梵谷,本身的痛苦磨難卻成就了偉大不朽的藝術。卡夫卡對人類存在的探索,有永恆的價值。 川端康成(日): 川端康成是我最喜愛的日本作家。我愛他精於描寫女性之美,透過他的眼睛,女性幽微心靈的捕捉,女性細微動作的忖度,細膩敏銳深刻的程度連我們女性都自嘆不如。 日本知名評論家吉本隆明這樣形容川端康成:「文體極為優美,文字有一種綿綿不絕的滲透力。」 我想就是這種綿綿的滲透力,讓川端康成的作品在我心裡生根。 徐四金Patrick Süskind(德): 寫出《香水》這樣驚人的巨作,就算一輩子只有這一本著作傳世,足矣! 《香水》先後被譯成近四十種語言,各種版本在全世界的總發行量高達1200萬冊。在隨後的幾年裡,徐四金又陸續出版了《鴿子》和《夏先生的故事》兩部小說,都獲得了讀者和評論界的讚譽,從而奠定了他在當代德語文壇的崇高地位。徐四金聲名大噪後現居於慕尼黑與巴黎,並從事電影劇本的創作工作。雖然他是位知名度很高的作家,但卻以行事低調甚少願意接受訪問而出名。 我最欣賞這樣的大作家,不媚俗,維持低調與平常生活型態,這是我心目中有格調的作家類型。 ◎戲劇 莎士比亞(英): 關於莎士比亞,還需要我多說什麼嗎?他創作了38齣浪漫喜劇、悲劇、歷史劇、悲喜劇,他還是個傑出的詩人。 易卜生(挪): 被公認是現代現實主義劇的創始人。 他的許多劇作挑戰當時的家庭價值觀和禮儀標準,易卜生用犀利的眼光來看生活的實際,揭開了虛偽的道德問題,由此他創立了現代的話劇。 易卜生一生共寫過二十六個劇本和許多詩篇。他的劇作對現代戲劇發展具有深刻而廣泛的影響,所以被稱譽為「現代戲劇之父」。 關漢卿(元): 他說自己是「蒸不爛煮不熟搥不扁炒不爆響噹噹的一粒銅豌豆」。但是別人說他是「生而倜儻,博學能文,滑稽多智,蘊藉風流,為一時之冠。」 一生所作雜劇60餘種,現存《竇娥冤》、《救風塵》、《拜月亭》、《望江亭》等。關漢卿所作的劇曲內容,不同於後來文人一味以華美的修辭為主,而是活生生的表演藝術。如果以劇曲的表演效果而言,元代的劇曲家,可以說沒有人能夠比得上他。 湯顯祖著有《紫釵記》)、《牡丹亭》、《南柯記》、《邯鄲記》,這四部戲都與「夢」與「愛情」有關,所以被合稱為「臨川四夢」。這四部戲中最出色的是《牡丹亭》,寫杜麗娘與柳夢梅的愛情故事。杜麗娘因愛而死,又因愛而復生,其中第十齣《遊園驚夢》是至今仍常被常演出的折子。 詞藻華麗,婉約,意象流轉,寫情寫頸都細膩動人。 湯顯祖與莎士比亞同時期,所以也被現代人稱為「中國的莎士比亞」。 王爾德(英): 唯美派才子王爾德,擅於刻劃19世紀英國上流社會的虛偽矯情和複雜的男女關係。他的妙語如珠,亟盡刻薄諷刺,又妙趣橫生。他的戲在倫敦首演時大為轟動,叫好叫座。不料僅僅四個月,他就因同性戀罪名鋃鐺入獄。出獄後遠走法國,抑鬱潦倒客死他鄉。百年後,英國終於把他接回西敏寺,為他獻上一方彩窗。 王爾德留下的名劇,至今也常被搬上舞台,改拍成電影。他的代表作包括: 《Lady Windermere's Fan》,《Salomé》,《A Woman of No Importance》,《The Importance of Being Earnest》,《An Ideal Husband》 【後記】 其實,我最喜歡讀的書是以書或愛書人為主題的書,像書中主人翁是那種愛書成痴成狂的人。如赫拉巴爾的《過於喧囂的孤獨》,卡洛斯‧M‧多明格茲《紙房子裡的人》,雷‧布萊伯利《華氏451度》,劉易斯‧布茲比《如果你愛上一家書店》.....對於這類主題的書,我從來無法抗拒。 我就不點名接龍了,好多格友都被點過名了,有些格友非常低調安靜與世隔絕,不敢驚擾。如果有人對我的書單有意見,歡迎多多交流。 |
|
( 心情隨筆|心情日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