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小學六年級上學期開始,就感到兒子已踏入了青春前期的階段,情緒較易起伏,容易感到倦怠,肢體動作變得較魯莽,等等。
早在一開始察覺到這些現象時,就找了幾篇介紹青春前期的文章給兒子看,讓他從學校的健教課程、父母的觀點之外,去解析自己,以免他在這段成長過程中,或在未來,莫名地暗自懊悔曾有的言行,甚至討厭自己。
也許是這些在他剛進入青春前期的準備工作還算有效果,也或許是他個性使然,到目前為止,稍一提醒時,兒子多半能在短時間內開始整理情緒,約束自己。
容易倦怠,在這最後一學期的小學生涯中特別明顯,但我仍鼓勵他,試著偶爾強迫自己,感到累時仍出門去動一動,說不定運動完會感到很有精神,也的確,兒子不時會感到運動後居然特別精神,這時我都會順勢告訴他,「有時累,是心理上而不是體能上,適當的運動,也許達到了舒發情緒的效果,所以在運動完後感到很精神。」。
當然,有時也硬拉著他出門散個步,隨著街景的流轉,產生了不少話題,話題中有兒子的學校生活,對人事物的看,未來的抱負,以及略帶感性、哲學性的,於生活中、生命中的疑問。有時兒子也會問我不少問題,好比我的擔心,我的恐懼,對時事的看法,等等,常常就這麼半個小時、一個小時走下來後,兒子不只精神多了,在接下來那天裡,多少也感受的出,兒子對生活上的打理變得積極且有序。
從兒子很小的時候就不時告訴他,「爸爸從來就不認為,當小孩是一件輕鬆又單純的事」,尤其當他面對團體、日常生活中的挫折及情緒起伏時,也許這緣故,兒子仍天天都與我聊天,說著他一天在學校的生活,同學間的熱門話題,以及上學及返家時路上的見聞,其間也問問我的看法,就像朋友一樣。
看著兒子在不同成長階段中的轉變,真覺「生命奧妙,有你真好,兒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