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學筆記(七) 十四經腧流注行經的穴道 part4
九、手少陽三焦經流注經穴(23穴)
手少陽三焦經在體內屬三焦之腑,與心包之臟相連,體表走無名指、上肢後方的中央,經由肩、頸、側頭部,來到顏面外眼角。根據其流注,用來治療顏面、耳、目疾病、肩關節、上肢伸肌的知覺與運動障礙。中醫傳統有「少陽治療以半表、半裡為主」說法,認為手足的少陽經穴可以治療側頭部與體幹側部疾病症狀。
手少陽三經經循行23穴:關衝、液門、中渚、陽池、外關、支溝、會宗、三陽絡、四瀆、天井、清冷淵、消濼、臑會、肩髎、天髎、天牖、翳風、瘈脈、顱息、角孫、耳門、和髎、絲竹空。
01. 手 部 (4 穴):關衝穴、液門穴、中渚(音 ㄓㄨˇ)穴、陽池穴。
02. 前臂部(5穴):外關穴、支溝穴、會宗穴、三陽絡穴、四瀆穴。
03. 上臂部 ( 5穴):天井穴、清冷淵穴、消濼穴、臑會穴、肩髎穴。
04. 肩胛部 (1穴):天髎穴。
05. 頸 部 (2穴):天牖穴、翳風穴。
06. 側頭部 (3穴):瘈脈穴、顱息穴、角孫穴。
07. 顏面部 (3穴):耳門穴、和髎穴、絲竹空穴。
*「經穴春秋」註解
01.關衝穴,「衝」即要衝,中醫將門、戶、關等喻為經氣出入之處,本穴係三焦之井穴,乃是該經經氣所出之所,能清三焦之熱;於無名指爪甲根部尺側,角旁一分許取之。
02.液門穴,「液」指水氣,「門」為出入之處,本穴為手少陽三焦經之滎穴,而三焦乃水液代謝之通路,因此有「三焦者決瀆之官,水道由此而出」之說,位於三焦經的經穴多半使用「液」、「渚」、「溝」等易聯想水流的字眼;於手背與第四、五手指掌節關節下方取之。
03.中渚穴,「渚」者水中小州。三焦水道似江,穴居其中如渚而得名,係本經之輸穴,有清熱開竅、疏筋活血之功;於手背與第四、五手指掌節關節上方取之。
04.陽池穴,陷者為「池」,又手關節背部屬陽,彎曲手關節時中央出現的凹處,看起來似池塘而得名,本穴係三焦經之原穴,有宣肺解表、疏筋利節之功;於手關節背面橫紋中央,屈指淺肌與外展小指肌之間凹陷處取之。
05.外關穴,本穴位於手背側腕後兩寸,為手少陽之別絡,別走心包經,此乃絡穴,且與內關穴的相對而屬外,故得名。係八脈交會穴之一,通陽維脈;於陽池穴上兩寸、橈骨與尺骨之間取之。
06.支溝穴,「支」通肢、「溝」指狹窄,穴處正當上肢兩筋骨狹窄之間,為脈氣經過之處而得名;於陽池穴上三寸、橈骨與尺骨之間取之。
07.會宗穴,穴在手後三寸,為手少陽之郄穴,為經氣宗會之所。位於陽池穴上三寸、橈骨與尺澤穴之間;可於支溝穴的尺側(尺骨的橈側緣)旁約五分處取之。
08.三陽絡穴,手三陽經在此合流,即能在手少陽、太陽、陽明經之間通行,三經均為陽且兩旁兩經絡脈當與本穴相通,而得名三陽絡穴。有通絡、開竅、鎮痛之功;於陽池穴上四寸、橈骨與尺骨之間取之。
09.四瀆穴,「瀆」為溝渠,本穴前為三陽絡穴,則猶如匯細流而為巨瀆。古代以江、淮、湖、濟四河為四瀆,又三焦為決瀆之官,主水道,故在三陽絡穴之下設有此穴而得名四瀆穴;於天井穴下五寸、橈骨與尺骨之間取之。
10.天井穴,「井」指水井、「天」指上方,本穴於肘後屈肘陷窩中,為經氣深集之所,居腰以上為天位,又應天井星名,道居高臨下、俯瞰肘頭窩而得名。係三焦之合穴;於肘頭上緣凹陷處取之。
11.清冷淵穴,「清冷」指寒冷、「淵」指深深凹陷,此指深淵。本穴係三焦經經氣散熱冷降後位於天之下部。本穴物質爲天井穴傳來的水濕雲氣,至本穴後進一步散熱冷降,冷降後的水濕雲氣位於天之下部,如固定不變的寒冷深淵般而得名。同時又名青靈穴。「青」為肝之色,形容此穴內氣血的運動為風行之狀態,意指本穴內氣血運行為橫向如風行姿態,而本穴位於天之下部,其熱能吸收與擴散處的平衡狀態,向外循三焦經橫向猶如風行狀傳於消濼穴,運行極為靈巧而得名。可治運化水濕、清利濕熱;於天井穴正上方一寸取之。
12.消濼穴,「消」指消除、散,「濼」指小水溜、此指熱灼津液。又針此穴治留滯難消邪氣而得名,能疏經活絡、清三焦之熱。三焦經的流注通過天井穴與清冷淵穴後來到此淺處;於清冷淵穴與臑會穴的中央取之。
13.臑會穴,本穴在臂臑之側,為手少陽三焦經與手陽明大腸經的會所而得名,於肩髎穴往天井穴下三寸,三角肌後下緣取之。
14.肩髎穴,「髎」指肩關節的縫隙;本穴當肩端下陷中而得名;於肩髎後方、肩峰外端後下際取之。
15.天髎穴,「天」指上、此為頭,「髎」即骨之縫隙,此指肩胛骨上角縫隙,本穴當肩胛骨凹陷處,又胸腔在身體上半喻之為天而得名,係本經、足少陽膽經、陽維脈之會穴,有疏筋利節之功;於肩胛骨上角外上方、曲垣穴與肩井穴之間取之。
16.天牖穴,「天」指上,「牖」指戶、窗子,此指頭竅之意,本穴道可治療頭竅五官疾病而得名(有清頭明目耳聰之功);於乳樣突起後下方、胸鎖乳突肌的後緣取之。
17.翳風穴,「翳」指羽毛扇子,此喻耳朵,此穴乃防範風邪入侵、治療耳疾之穴而得名。本穴係三焦與膽經之會穴,有通風疏絡、開竅聰耳之功;於耳垂後方,乳樣突起與下顎枝之間的凹陷處取之。
18.瘈脈穴,「瘈」指雞足,耳後血脈形狀與此類似而得名;於角孫穴與翳風穴三等分,下三分之一乳樣突起前凹陷處取之。
19.顱息穴,「顱」指頭、「息」指氣喘,本穴道可治療頭痛、發燒、氣喘而得名;於角孫穴與翳風穴三等分,上三分之一乳樣突起前凹陷處取之。
20.角孫穴,「角」指此耳上角、「孫」指小血管的「孫絡」。係三焦、小腸、膽三經之會穴,主治耳鳴、目赤腫脹、齦腫、齒痛;於耳廓往前折,其上角碰觸的地點、耳輪正上方髮際取之。
21.耳門穴,「門」此指經氣出、入之所,穴在耳珠上方切跡凹陷處,本穴從耳後入耳中,由本穴走到耳前,位於耳朵前方因而得名;於耳珠前上方,聽宮穴之上取之。
22.和髎穴,「和」指調和,本穴道可調和聽力;於頰骨弓後端上緣、淺側動脈搏動處取之。
23.絲竹空穴,「絲」指細絡,「絲竹」在此喻指眉毛,「空」指孔竅。乃指眉毛外尖細的孔竅而得名,用以治療眼疾、偏頭痛、齒痛,有清熱散風之功;於眉毛外端凹陷處取之。
-------------------
十、足少陽膽經的流注經穴(44穴)
足少陽膽經在體內屬膽之腑,與肝臟相連,體表走顏面、側頭部、體幹側面、下肢外側後緣,直到足第4指外側。根據其流注,可用來治療側頭部、目、耳疾病、胸脇部(體幹側面)、下肢外側知覺、運動障礙與膽嚢疾病。傳統中醫稱足少陽經為「治療之際以半表半裡為主」,常運用於側頭部、體幹側部之症狀。
足少陽膽經循行(44穴):瞳子髎穴、聽會穴、上關穴、頷厭穴、懸顱穴、懸釐穴、曲鬢穴、率谷穴、天衝穴、浮白穴、頭竅陰穴、完骨穴、本神穴、陽白穴、頭臨泣穴、目窗穴、正營穴、承靈穴、腦空穴、風池穴、肩井穴、淵腋穴、輒筋穴、日月穴、京門穴、帶脈穴、五樞穴、維道穴、居髎穴、環跳穴、風市穴、中瀆穴、膝陽關穴、陽陵泉穴、陽交穴、外丘穴、光明穴、陽輔穴、懸鍾穴、丘墟穴、足臨泣穴、地五會穴、俠谿穴、足竅陰穴。
01. 顏面部(3穴):瞳子髎穴、聽會穴、上關穴。
02. 側頭部(17穴):頷厭穴、懸顱穴、懸釐穴、曲鬢穴、率谷穴、天衝穴、浮白穴、頭竅陰穴、完骨穴、本神穴、陽白穴、頭臨泣穴、目窗穴、正營穴、承靈穴、腦空穴、風池穴。
03. 體幹側頭(8穴):肩井穴、淵腋穴、輒筋穴、日月穴、京門穴、帶脈穴、五樞穴、維道穴。
04. 大腿部(5穴):居髎穴、環跳穴、風市穴、中瀆穴、膝陽關穴。
05. 小腿部(6穴):陽陵泉穴、陽交穴、外丘穴、光明穴、陽輔穴、懸鍾穴
06. 足部(5穴):丘墟穴、足臨泣穴、地五會穴、俠谿穴、足竅陰穴。
*「經穴春秋」註解
01.瞳子髎穴:目之精華在瞳子,故稱目珠為瞳子,而「髎」指骨骼縫隙,本穴道位於眼窩外緣凹陷處,故於此凹陷處(外眼角之外)五分取之。本穴係膽經、小腸經、與三焦經之會穴,有清熱散風、活絡明目之用。
02.聽會穴:「會」指會聚,耳主聽覺,可強化聽力機能,本穴位於耳珠前、聽宮之下,開口形成的凹陷處取之。
03.上關穴:相對於下關穴,位於頰骨弓上方,本穴係膽經、三焦經和胃經之會穴,有清熱散風之用,主治頭痛、耳聾、耳鳴;於下關穴正上方、頰骨弓上緣凹陷處取之。
04.頷厭穴:「頷」指下顎骨,「厭」指相合,意思是下顎骨運動造成此處肌肉配合運動;於頭維與懸顱連接線上、頭維下一寸取之。
05.懸顱穴:於頭維與懸釐連接線上、頭維下兩寸取之。
06.懸釐穴:「頷」指吊掛、「釐」指治理,意指膽經氣血在此降濁分清,對
上部的水濕風氣有治理的作用;於頭維下三寸、側頭下髮際與前兌髮際之接點取之。本穴係膽經、三焦經、胃經之會穴,有散風清熱的作用。
07.曲鬢穴:「曲」指拐彎、耳前之髮稱為「鬢」,穴在耳前拐彎而得名,可於角孫穴與和髎穴的中央取之。係為膽和膀胱經的會穴,有通關開竅、清熱散風之功用,主治頭痛連齒、頰頷腫、口噤。
08.率谷穴:「率」指延著、遵循,而「谷」為縫隙,代表側頭骨在此處縫合,沿著耳後髮際可在此找到三個側頭骨縫合部位,本經循此縫運行而得名;可於角孫穴上一寸五分取之。本穴係膽經、膀胱經之會穴,有清熱散風之用。
09.天衝穴:「天」指頭、「衝」指通,係為膽經和膀胱經之會穴;可先將連接曲鬢穴與完骨穴的曲線四等份,於上四分之一處取之。
10.浮白穴:淺表為「浮」、色白應肺;可連接曲鬢穴與完骨穴的曲線約中央取之。本穴主治肺疾。
11.頭竅陰穴:「竅」指孔、五臟屬陰,皆開竅於頭—所謂肝開竅於目、腎開竅於耳、心開竅於舌、肺開竅於鼻、脾開竅於口;可於連接曲鬢穴與完骨穴的曲線四等份,下四分之一處取之。
12.完骨穴:耳後起骨如城廓之完備,拱衛腦府、中藏神系,通於耳目而得名完骨、古代側頭骨的乳樣突起處亦稱為完骨,本穴係膽、膀胱經之會穴,有疏風活絡、清熱明目之用;可於乳樣突起中央後方凹陷處取之。
13.本神穴:腦者人之本、主神志病,本穴道內應於腦、主治驚癇顛疾、神不守舍,加上腦乃元神之府而得名,本穴係膽與膀胱經、陽維脈之會穴,主治頭痛、失眠、目眩,有清熱散風之用;可於神庭與頭維連接線上、頭維內側一寸五分取之。
14.陽白穴:「白」指光明、本穴主治目不能視、昏夜無所見,以及目瞳痛癢、遠視、弱視,使目重見光明故而得名;可於眉毛中央上一寸取之。
15.頭臨泣穴:「泣」指哭無聲,人當哭泣之前必先鼻腔連額酸楚,然後澘然淚下;本穴正處上液之道,可於於瞳孔正上方、神庭與頭維連接線之交點取之。
16.目窗穴:「窗」通孔,本穴為目力精華匯聚之所,猶如室有窗以通光明而得名;可於頭臨泣穴後一寸取之。
17.正營穴:「正」指正確、「營」指營氣。而營氣就是與血共行於脈中之氣,富於營養,本穴在頭部的三行五穴之中,能為腦正確地輸送營氣,本穴係膽經與陽維脈之會穴,有清熱散風的作用;可於頭臨泣穴後兩寸取之,主治偏頭痛、眩暈。
18.承靈穴:「承」指承受、穴當元神所居之頭頂,本經經氣承目窗穴、正營穴而來,與通天穴、百會穴相鄰,凡此諸穴俱關神識命名「承靈」,係膽經與陽維之會穴,有清熱散風之作用,主治頭痛、眩暈、鼻衂、鼻淵;可於正營穴後一寸五分取之。
19.腦空穴:「空」指孔、凹陷之意;本穴當腦戶之旁,挾玉枕骨下陷中而得名,本穴係膽經與陽維脈之會穴,有清熱散風之用;可於承靈穴後一寸五分、腦戶穴外方兩寸取之。此外,本穴與督脈的腦戶穴皆位於後頭部。
20.風池穴:「池」為淺,本穴為風氣入腦之要衝,以池喻為經氣通過表淺之處,為風之所匯而得名;亦即將後頭部淺凹陷處喻為池,也就是強調風邪容易從此處侵入腦中,本穴係膽經與陽維脈之會穴,有疏風解熱、清頭開竅之功,為聰耳明日要穴,主治頸痛、眩暈;可於乳樣突起下端與瘂門穴之中央,後髮際凹陷處取之。
21.肩井穴:「井」喻經氣深聚之所,穴在肩上陷中,適當缺盆上、大骨前,由肩上俯瞰缺盆,感覺向站在地面看井中而得名,係膽經與三焦經、胃經和陽維脈之會穴,有通經活絡之功,另本穴針感較強,針刺不宜過深以避免暈針和氣胸發生;可於大椎穴與肩峰連接線上的中央,乳頭線上取之。
22.淵腋穴:「淵」者深也,代表本穴深深隱藏在腋窩下方,為足少陽脈氣所發,而化汗液而得名,有理氣、血之用;可於中腋窩線上、第四肋間取之。
23.輒筋穴:「輒」指馬車等兩側之板(扶手),此指不動貌,本穴主治四肢不收、喘息不臥,針後可以疾病若失,亦可使筋有所依附;又輒與轍相通,以其穴在肋肩,若轍跡之故而得名,係膽與膀胱經之會穴,有寬胸理氣之功;可於第四肋間、由淵腋穴往乳中央方向一寸取之。
24.日月穴:日、月合之為「明」,此乃膽之募穴,字面已表現其特徵。膽乃中正之官,決斷由此而出,十一臟皆取於膽,決斷務求其明,又明字從日從月而得名,係膽經與胃經之會穴,有疏調肝膽和中降逆作用;可於期門穴正下方五分取之。
25.京門穴:「京」指都,喻為最重要的城市,來說明本穴的重要性,此乃腎之募穴,腎主水、主治水道不利,為水道之門戶而得名;可於第12肋骨前端下緣取之。
26.帶脈穴:足少陽膽經與奇經八脈的帶脈在此匯流而得名,可治療婦女白帶等疾病,本穴係為膽經和帶脈的會穴,有溫補下焦、調經止帶的功用,可於第十一肋骨前端正下方、與肚臍相同高度水平線上取之。
27.五樞穴:五喻為五方之位、通上轉下之樞紐,又本穴置於膽經的京門、帶脈、五樞、維道、居髎等五穴之中而得名;可於帶脈內下方、上前腸骨棘前取之。
28.維道穴:維指聯接、道者路,本穴經循行到五樞穴時,向腹前行交會於本穴,又從本穴折而後行,且具有聯接作用而得名,係膽經、帶脈之會,有溫陽利溼、疏筋活絡之功; 可於五樞穴前下方五分取之。
29.居髎穴:「居」指蹲、「髎」指骨間凹陷處,穴在髂骨上凹陷處,因此本穴以蹲坐的姿勢取穴而得名,係膽經與陽蹻脈之會穴;可於維道穴往大轉子方向下三寸取之。
30.環跳穴:本穴居髀樞疲,髀樞之骨如環,人之下肢屈伸跳躍全丈此骨為樞紐,係為膽經與膀胱經之會穴,主治筋骨風痺之疾,使跳躍如常而得名,本穴亦顯示股關節乃是與「跳」等運動有關的「軸」;另將大轉子與荐骨裂孔的連結線三等分,可於其外三分之一凹陷處取之。
31.風市穴:「市」有集結之意,本穴為風氣集結之所,為去袪風之要穴而得名,此乃風邪容易入侵身體的部位,且助於治療下肢麻痹、半身不遂等中風症狀而得名;可於大腿外側中線上、膝窩橫紋上七寸取之。
32.中瀆穴:「瀆」為溝渠,穴當大腿外側的中間溝中,上有風市穴、下有臨陽關穴、本穴居中,脈氣通過如水行於溝渠之中頗為狹窄,也就是將腸脛韌帶與骰二頭肌之間形成的溝,喻為狹小排水路「瀆」而得名;可於膝窩橫紋上五寸、腸脛韌帶與股二頭肌之間凹陷處取之。
33.膝陽關穴:又稱陽關穴,本穴當腿膝外側,而外為陽而得名。骰骨外上髁上緣、腸脛韌帶與股二頭肌腱之間凹陷處取之,可以治療膝部腫痛的常用穴道,有疏筋利節、溫經散寒之功用。
34.陽陵泉穴:「陽」指外側、「陵」在此指腓骨頭,而經氣深聚為泉。本穴位於腿膝外側,穴旁之骨隆起如陵,想像其前下方凹陷處為泉而得名,本穴係膽經合穴,有清泄肝膽、疏筋利節之功;可於腓骨前下緣凹陷處取之。
35.陽交穴:「陽」指外側、「交」為交會,此穴為足少陽膽經與陽維脈交會穴因而得名;可於外踝往陽陵泉穴方向七寸、腓骨後緣取之。
36.外丘穴:本部位的肌肉像「丘」那樣隆起而得名,係膽經之郄穴,有疏筋活絡之功;可於外踝往陽陵泉穴方向七寸、腓骨前緣取之。
37.光明穴:此乃膽經絡穴,別走足厥陰肝經而相連;又肝開竅於目,肺開竅於鼻,故可治療肝膽之火導致的眼疾而得名,可於外踝往陽陵泉穴方向五寸取之。
38.陽輔穴:古代稱腓骨為「外輔骨」,也就是說腓骨為脛骨之輔而得名,本穴係膽經之經穴而有清肝膽熱、疏筋活絡之功;可於外踝往陽陵泉穴方向四寸的部位稍前方取之。
39.懸鍾穴:又名絕骨穴,《難經》:「髓會絕骨」,意指髓之精氣匯聚於本穴。本經向下垂行,有如懸吊以譬喻該穴所處尖骨下,外踝形若懸鐘而得名。同時為八會穴之一,有疏肝解鬱、理氣止痛之功;可於外踝往陽陵泉穴方向三寸取之。
40.丘墟穴:巨大的山丘稱為「墟」,此乃是外踝的比喻,係膽經之原穴,有扶正祛邪、疏肝健脾之功;可於外踝前下方凹陷處取之。
41.足臨泣穴:頭竅音與足竅陰、頭臨泣與足臨泣各自上下呼應,為足少陰膽經之腧穴,穴臨於足,其氣上通於目。可於足背第四、五蹠谷底前方凹陷處(即足小指、次指本節後凹陷處)取之。
42.地五會穴:頭圓象徵天、足地方以呼應,本穴能治足背紅腫,且為五臟之氣所交會因而得名;可於腳第四拇趾掌關節後方、外側凹陷處取之。
43.俠谿穴:「俠」通狹,穴屬膽經之滎穴,有疏肝清熱之功;可於腳第四拇趾掌關節前方、外側凹陷處取之,且此穴處狹窄因而得名。
44.足竅陰穴:竅開於孔,《內經》:「肝開竅於目、腎開竅於耳、心開竅於舌、肺開竅於鼻、脾開竅於口」,此五臟皆屬於陰臟,該穴主治療目疾、耳聾、舌強、鼻塞、口中惡苦…等,與頭竅陰相類似,但卻位於足而得名。同時,係膽經之井穴,有清熱養陰之功;可於腳第四爪甲根部、其外側角旁一分許取之。
-------------------
十一手少陰心經流注經穴(9穴)
手少陰心經在體內屬於心臟,連結小腸之腑,體表走腋窩、上肢前面的尺,抵達小指橈側,根據其流注經穴可用來治療心臟、循環器系、腦精神意識障礙、上肢前面尺側的知覺、運動障礙。
臨床方面用來治療心臟實質疾病之際,以手厥陰心包經的經穴為主,調整精神活動等大腦機能以及治療身心障礙之際,通常使用手少陰心經的經穴。手少陰心經循行9穴:極泉、青靈、少海、靈道、通里、陰郄、神門、少府、少衝。
01. 上臂部(2穴):極泉穴、青靈穴。
02. 前臂部(4穴):少海穴、靈道穴、通里穴、陰郄穴、神門穴。
03. 手 部(2穴):少府穴、少衝穴。
*「經穴春秋」註解
01. 極泉穴,「極」指盡處、「泉」指水高而有源者,心主血脈,似水之流動,穴當心經最高處而得名,有行氣活血之用;可於腋窩中央動脈搏動部取之。
02.青靈穴,「青」指青色、「靈」指效驗。少陰君火之氣,出於極泉,猶如易經卦中壹陽居下、震出東方,日出之地、萬物藉以發生而得名,有行氣活血、主治肩背不舉與頭痛脇痛等;於上臂前面的尺側、少海上三寸取之。
03.少海穴,「少」指手少陰心經;海以眾流所歸,而本穴可治症複雜、牽及多經之症,有如眾症來歸而得名,有行氣和血之功,主治心痛、手臂攣痛麻木等;於「肘橫紋上、肱骨內上踝內側取之。
04.靈道穴,本經屬心、心藏神,神而化靈,故其脈氣所行之經穴稱為「靈道」,是治療心臟主穴,有寧心醒神之用;於前臂尺側、神門上一寸五分,尺側手腕屈肌腱橈側取之。
05.通里穴,「通」指經過、「里」指虛里(心),本穴為手少陰之別絡,至此別走手太陽小腸經,經氣由此通達表裡二經,且兼小腸為受盛之官,化物出焉而得名,有行氣活血、寧心醒神,乃是治療心血瘀阻、心陽不通的主穴;可於前臂尺側、神門上一寸,尺側手腕屈肌腱橈側取之。
06.陰郄穴,「郄」有孔竅、空隙之意,是氣血聚會的空隙處,而本穴為少陰經之郄而得名,有行氣活血、養陰安神之用;於前臂尺側、神門上五分,尺側手腕屈肌腱橈側取之。
07.神門穴,本穴是心經之輸穴,為經氣流注之要衝,又心藏神,凡神志不清能以本穴開心氣之鬱結而得名;於手關節橫紋尺側、豆狀骨上緣、尺骨手腕屈肌腱橈側取之。
08.少府穴,「府」為聚處,本穴善治少陰心經之內腑病而得名,有安神寧心之用;於手掌尺側、第四與五掌骨頭之間取之。
09.少衝穴,本穴係為心經之井穴,井如同水之所出,如水泉之突湧,寓意有衝勁之意而得名,有回陽救逆,主治心痛、胸脇痛、癲狂、熱病、昏厥;於小指內側爪甲角旁一分取之。
-------------------
以上參考書目:
1.王曉明、金原正幸、中澤寬元著《完全圖解人體經穴地圖》,楓書坊文化出版社,
頁 46-28;67-76。
2.周春才編著,《漫畫中醫經絡圖典》,晶冠出版社,頁147-152、217-2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