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續文章:中醫學筆記(五) 十四經腧流注行經的穴道 part 2
七、手太陽小腸經流注經穴(19穴):少澤、前谷、後谿、腕骨、陽谷、養老、支正、小海、肩貞、臑俞、天宗、秉風、曲垣、肩外俞、肩中俞、天窗、天容、顴髎、聽宮。手太陽小腸經在體內屬於小腸之腑,與心臟相連。體表走小指、上肢後面尺側、肩胛骨來到顏面的耳前,故臨床方面此經穴常用來治療耳部疾病、尺神經以及其所支配的肌肉疾病。
01. 手 部(5穴):少澤、前谷、後谿、腕骨、陽谷。
02. 上肢部(5穴):養老、支正、小海、肩貞、臑俞。
03. 肩胛部(5穴):天宗、秉風、曲垣、肩外俞、肩中俞。
04. 頭頸部(4穴):天窗、天容、顴髎、聽宮。
*「經穴春秋」註解
01.少澤穴,「少」與小接近、「澤」指可潤澤氣血流動的水,故為經氣所入之處。本穴為本經受澤之初,因名少澤,係小腸經之井穴,有通經活絡與開竅通乳之功;於小趾爪甲根部尺側,角旁1分許取之。
02.前谷穴,中手指節關節遠端稱為「前」,肌肉之間的空隙比喻成山谷,握拳之後手指會在此形成類似山谷的形狀,本穴係小腸經之滎穴,有清熱疏風作用;於第5手指(小拇指外側)掌骨關節下方、尺側凹陷處取之。
03.後谿穴,中手指節關節近端稱為「後」,本穴道比喻此處乃是比「谷」稍淺的凹陷處稱為「谿」,係小腸經之輸穴且又是八脈交會穴之一,通督脈,有寧心安神清熱利濕之功;於第5手指(小拇指)掌骨關節下方、尺側凹陷處、握手所產生橫紋端處取之。
04.腕骨穴,因近於腕骨而得名,係小腸經原穴,有增液止渴、利膽退黃作用;於手背尺側、第5手掌骨底與三角骨之間凹陷處取之。
05.陽谷穴,位於前臂外側深凹陷處而得名,有清熱瀉火之功,可清心寧神、明目聰耳;於手關節背面尺側、尺骨莖狀突起的下際凹陷處取之。
06.養老穴,取自《禮記》之「五十非帛不暖,七十非肉不飽」,治療上針以補之、灸以溫之,猶如衣帛食肉而得名。乃養生針灸常用穴道。可以防止老花眼、運動障礙等人體老化,具有促進健康的作用,為小腸經之郄穴,有清熱利濕、疏經活血之用;於前臂背面尺側、前臂與外翻所形成尺骨頭下際橈側的凹陷處取之。
07.支正穴,「支」乃分枝、指絡脈,「正」指正經,是小腸經絡穴,至此別走入少陰心經。心為五臟六腑之大主因而得名。而經脈稱為「正經」,支正則是指絡穴,小腸由此分出絡脈。本穴具有清熱養陰、疏筋活血之功,主治項強、頭痛、目眩、肘臂手指鑾痛、熱病、癲狂;於陽谷與少海之間,陽谷上5寸取之。
08.小海穴,小腸經的氣血流注到此形成類似河川匯流入海的感覺;在肘內大骨外、去肘端五分陷中,屈肘乃得其處凹陷如海而得名,此乃水合穴,小腸經之合穴,小腸為受盛之官、直趨於下,與胃的水穀之海相連,有疏筋利節之功;於上 臂內上髁與寸頭之間的尺神經溝取之。
09.肩貞穴,「貞」指正,穴在夾臂縫中,舉手與垂手皆不移其陷中,清靜而貞而得名,有疏經利節的作用,主治風痺、手臂不舉、肩中熱痛等症;於腋窩橫紋後端上1寸取之。
10.臑俞穴,「臑」指肉不著骨,而古代上臂三角肌一帶稱為「臑」,即指通透內外之俞穴而得名,係小腸經、陽維脈和陽蹻脈之會穴,主治肩腫、肩臂痠痛無力;於腋窩橫紋後端上方、肩胛棘外端下際凹陷處取之。
11.天宗穴,以橫膈膜為界,其上稱為「天」,也就是指上部的意思、「宗」指中心點,位於肩胛骨棘下窩中央而得名,治療頰頷腫痛、肩臂痠痛,以及上肢風痺諸疾,宗此針而癒,以上部為天、遵囑為宗而得名,有肅降肺氣、疏筋活絡之功;於肩胛骨棘下窩中央凹陷處取之。
12.秉風穴,有二說,一指肩胛骨與附著在肩胛骨上的肌肉能像屏風防止風邪入侵;另「秉」指「掌握、根據」,強調本穴主掌治療風邪所導致肩胛骨周圍肌肉痠痛的重要穴道,猶如司風者掌理諸風而得名;於天宗正上方、肩胛棘上緣中央取之。
13.曲垣穴,「垣」指牆壁,肩胛棘看似彎曲如牆壁,故因處彎取如牆且肩下各穴列如星象,亦環繞如垣而得名,主治肩胛拘急疼痛;於肩胛棘內側上的棘上窩取之。
14.肩外俞穴,穴在肩胛上廉,主治肩胛外部疼痛而得名,具有治療肩背痠痛、頸項強痛,有疏經活絡之功;於第1、第2胸椎棘突起間外3吋、肩胛骨上角骨際取之。
15.肩中俞穴,位於大椎穴與肩井穴中間而得名,主治肩胛、內臟器官疾患而得名,有宣肺解表、疏經活絡之功;於第7頸椎棘突起與第1胸椎棘突起間外2寸取之。
16.天窗穴,「天」指「頭」,「窗」指「頭之孔竅」,治療聾、瘖、咽腫痛等人體上部諸孔竅之疾,如開窗通氣而得名,有清熱散風之用;於後頭隆起的高度與天容之垂線交點取之。
17.天容穴,「容」指「容納、盛受」,引申為治療。本穴在耳曲頰後,居全身之上部,可以治療耳聾、耳鳴、牙痛等頭項部疾病,以其功能與部位命名,有清熱化痰之功;於下顎角正後方、胸鎖乳突肌前緣取之。
18.顴髎穴,「觀」指臉頰骨,「髎」指骨頭縫隙,本穴在顴骨尖處之窠臼中而得名,係小腸經和三焦經之會穴,有疏筋之痛之功,用以治療口眼歪斜、齒痛等疾;於外眼角正下方、頰骨下緣凹陷處取之。
19.聽宮穴,「宮」乃指五音之首,此乃治療耳鳴、耳聾、重聽之要穴,為小腸、三焦和膽三經之會穴,有清頭聰目之作用;於耳珠中央的高度、耳珠與顎關節後緣凹陷處取之。
以上參考書目:《完全圖解人體經穴地圖》,頁49-52;《漫畫中醫經絡圖典》,頁153-162。
-------------------
八、足太陽膀胱經流注經穴(67穴): 睛明穴、攢竹穴、眉衝穴、曲差穴、五處穴、承光穴、通天穴、落却穴、玉枕穴、天柱穴、大杼穴、風門穴、肺俞穴、厥陰俞穴、心俞穴、督俞穴、膈俞穴、肝俞穴、膽俞穴、脾俞穴、胃俞穴、三焦俞穴、腎俞穴、氣海俞穴、大腸俞穴、關元俞穴、小腸俞、膀胱俞、中膂穴、白環俞穴、上髎穴、次髎穴、中髎穴、下髎穴、會陽穴、承扶穴、殷門穴、浮郄穴、委陽穴、委中穴、合陽穴、承筋穴、承山穴、飛揚穴、跗(ㄈㄨ) 陽穴、崑崙穴、僕參穴、申脈穴、金門穴、京骨穴、束骨穴、足通骨穴、至陰穴。
足太陽膀胱經在體內屬於膀胱之腑,與腎脾等臟器相連。體表走眼角、額部、頭頂、後頭部、體幹後面(在脊柱左右分出第1枝、第2枝)、下肢後側,來到足第5趾外側。根據其流注,主要用來治療眼睛、後頭部、坐骨神經痛、下肢屈肌之知覺,運動障礙與泌尿、生殖器疾病。
01. 頭頸部(10穴):睛明穴、攢竹穴、眉衝穴、曲差穴、五處穴、承光穴、通天穴、絡却穴、玉枕穴、天柱穴。
02. 背部第1線(25穴):大杼穴、風門穴、肺俞穴、厥陰俞穴、心俞穴、督俞穴、膈俞穴、肝俞穴、膽俞穴、脾俞穴、胃俞穴、三焦俞穴、腎俞穴、氣海俞穴、大腸俞穴、關元俞穴、小腸俞、膀胱俞、中膂穴、白環俞穴、上髎穴、次髎穴、中髎穴、下髎穴、會陽穴。
03. 背部第2線(14穴):附分穴、魄戶穴、膏肓穴、神堂穴、譩譆穴、膈關穴、魂門穴、陽綱穴、意舍穴、胃倉穴、肓門穴、志室穴、胞肓穴、秩邊穴。
04. 下肢部(10穴):承扶穴、殷門穴、浮郄穴、委陽穴、委中穴、合陽穴、承筋穴、承山穴、飛揚穴、跗陽穴。
05. 足 部(8穴):崑崙穴、僕參穴、申脈穴、金門穴、京骨穴、束骨穴、足通谷穴、至陰穴。
*「經穴春秋」註解
01.睛明穴,「睛」指眼睛、「明」指視力改善,此乃治療眼疾重要穴道,有疏風清熱之功;內眼角些微上方處的眼窩內緣取穴。
02.攢竹穴,「攢」指群眾,係指眉毛像竹林那樣在此聚集,也因眉毛常聚結直立似竹,且位於眉毛內端的凹陷處取穴,因而得名,有疏風清熱、通絡明目之功。
03.眉衝穴,「衝」指突進,係指直上,本穴在眉頭直上入髮際五分,眉眼運動時可以衝到該穴而得名;於攢竹穴的正上方,與神庭穴與曲差穴的中央取穴。
04.曲差穴,從睛明穴到此並非一直線而是走彎取、路線變化突兀而得名,有清熱散風之功;於神庭穴與頭維穴的連線上,距離神庭穴外側1寸5分處取穴。
05.五處穴,本穴前為曲差穴、後為承光穴,兩旁為上星穴、目窗穴,而本穴位正中,五穴同功,皆有主治目疾與通關竅、解鬱熱之用,於曲差穴的正上方5分,上星穴外1寸5分取穴;距離曲差穴後5分,同時也是膀胱經第5個經穴。
06.承光穴,承受光明之意,本穴有助於改善視力、治療眼疾;曲差穴的正上方2寸(約在曲差穴與玉枕穴正中央)取穴。
07.通天穴,「天」指上、頭頂,「通」指到達,係指膀胱經的經氣在此抵達頭部(頭頂上)。又鼻司呼吸亦通天氣而得名,而本穴功能在通徹上竅、去鼻內無聞之苦,主治鼻衂、鼻塞、頸痛、眩暈;於承光穴後方的1寸5分取穴。
08.絡却穴,「絡」指細小的絡脈,與腦有所聯繫,「卻」指退,眼白外側有紅肉,結於大眼角為絡;言此穴可使目赤血絡消退而得名,同時此穴名隱含有經穴再度來到體表之意,有清頭散風之功;於通天穴後方1寸5分取之。
09.玉枕穴,「玉」代表珍貴、貴重,此指肺金;「枕」指枕骨,背臥位後頭部隆起之喻。穴當枕骨兩旁,指人寢息著枕之處而得名,有清頭散風之功;於腦戶穴的外上方1寸3分、天柱的正上方2寸取穴。
10.天柱穴,「天」指頭部,「柱」指頸項、古代將頸椎稱為天柱骨,即頸椎乃支撐天(頭)的柱,喻為擎天之柱,主治頭痛、鼻塞、咽喉腫痛、肩背痛等;在瘂門外側1寸3分取穴。
11.大杼穴,「杼」為織梭;脊椎兩側有橫突隆起,形如織杼,古稱杼骨,為背俞穴之首,是膀胱、小腸、三焦和膽經的會穴,又是八會穴的骨會,被喻為經脈之大機杼,有袪風解表、疏調筋骨之功;於第1、第2胸椎棘突起間旁開1寸5分取之。
12.風門穴,出入之處為門,本穴屬膀胱,膀胱主一身之表,因本穴有如風氣的出入門戶而得名,有疏散風寒、清熱調肺之功;第2、第3胸椎棘突起間旁開1寸5分取之。
13.肺俞穴,「俞」通輸,係指肺在背之俞穴,穴在第3、第4胸椎棘突起間旁開1寸5分取之,此乃肺氣轉輸、輸注之穴,主治肺疾的要穴而得名,有宣熱疏風、調理肺氣之用。
14.厥陰俞,心包絡在背之俞穴,內應心包絡。心包絡為手厥陰經,故換言而稱「厥陰俞穴」。又以經脈的生長、發展、消盡次序而言,厥陰澤有消進之意,可治療心氣不固,四肢厥冷,有通經活絡之功;於第4、第5胸椎棘突起間旁開1寸5分取之。
15.心俞穴,係心在背之俞穴,內應心臟、是心氣轉輸、輸注之穴,而心主血、藏神,有理氣、血,化痰凝心、安神之功,主治心臟疾患;在第5、第6胸椎棘突起間旁開1寸5分取之。
16.督俞穴,係督脈在背之俞穴,為督脈經氣轉輸、輸注之所而得名,有理氣寬胸之功;於第6、第7胸椎棘突起間旁開1寸5分取之。
17.膈俞穴,內應橫膈膜而為之俞,故以為名;係八會穴之血會,有補血化瘀之功;於第7、第8胸椎棘突起間旁開1寸5分取之。
18.肝俞穴,穴近肝臟,係肝在背之俞穴,有內應肝臟、是肝氣轉輸、輸注之所,為治肝要穴而得名,有清洩肝膽、養血明目之功;第9、第10胸椎棘突起間旁開1寸5分取之。
19.膽俞穴,即膽在背之俞穴,內應膽腑,為膽氣之轉輸、輸注之處,為治膽疾要穴而得名,有清洩肝膽、理氣解鬱的作用,第10、第11胸椎棘突起間旁開1寸5分取之。
20.脾俞穴,即脾在背之俞穴,內應脾臟,為脾氣之轉輸、輸注之所,治脾之要穴而得名,有健脾利濕、益氣統血的作用,主治腹脹、黃疸、嘔吐、泄瀉、痢疾,便血及水腫;於第11、第12胸椎棘突起間旁開1寸5分取之。
21.胃俞穴,係胃在背之俞穴,內應胃俯,是胃氣轉輸、輸注之處,治療胃疾要穴而得名,又健脾和胃、化濕消滯之功,主治胃脘痛、嘔吐、腹脹、腸鳴;於第12胸椎與第1腰椎棘突起間外1寸5分取之。
22.三焦俞穴,係三焦在背之俞穴,內應三焦,是三焦之氣轉輸、輸注之所,治療三焦諸疾之要穴得名,有調理三焦、健脾利水之功;於第1、第2腰椎棘突起間外1寸5分取之。
23.腎俞穴,係腎在背之俞穴,內應腎臟是腎氣轉輸、輸注之所,治療腎疾要穴而得名,有益腎固精、清熱利濕之功;第2、第3腰椎棘突起間外1寸5分取之。
24.氣海俞穴,本穴與任脈的氣海穴相應而在背故而得名,為百氣轉輸之處,有培元補腎之功,主治腰痛、月經不調、痛經、氣喘;於第3、第4腰椎棘突起間外1寸5分取之。
25.大腸俞穴,係大腸在背之俞穴,與大腸相應,是大腸之氣轉輸、輸注之所而得名,有通調大腸之功,主治大腸疾病;第4、第5腰椎棘突起間外1寸5分取之。
26.關元俞穴,因與任脈關元穴相對,而在背,是人體陽氣交關之處,又「關」有聯絡元氣之所而得名,本穴有統領下焦氣血,猶可補丹田之原氣,主治腰腿動、腹脹、泄瀉、遺尿、頻尿等疾;於5腰椎棘突起下緣外1寸5分取之。
27.小腸俞,係小腸在背之俞穴,內應小腸,是小腸知氣的轉輸、輸注之處,主治小腸之疾而得名,有清熱利濕的作用;後正中線旁開外1寸5分、第1後荐骨孔的高度取之。
28.膀胱俞,係膀胱在背之俞穴,內應膀胱,是膀胱之氣轉輸、輸注之所,治膀胱疾患要穴而得名,有疏通膀胱、清熱化濕;於後正中線旁開外1寸5分、第2後荐骨孔的高度取之。
29.中膂穴,「膂」指背脊夾骨兩旁隆起之肉,穴當其處而得名,有清利下焦之功。後正中線旁開外1寸5分、第3 後荐骨孔的高度取之。
30.白環俞穴,「環」者,遶也,指足太陽膀胱經之支脈從腰部挟脊柱外側直下,貫臀部至此穴後,再回繞至上膠穴,穴主白濁、帶下,以其環行與主治功能命名,有疏調下焦之功;於後正中線旁開外1寸5分、第4後荐骨孔的高度取之。
31.上髎穴,第1後荐骨孔取之。以下上、次、中、下髎四穴,即以薦骨左右八個骶後孔排序次第而得名,一側似穴、共兩側八穴合稱「八膠穴」,均有理下焦、健腰腿之功。
32.次髎穴,第2後荐骨孔取之。
33.中髎穴,第3後荐骨孔取之。
34.下髎穴,第4後荐骨孔取之。
35.會陽穴,本穴在後陰尾骨尖下端兩旁,為陽脈之氣的左右兩足太陽經與督脈交會之所,故得名,有壯腰補益、清熱利濕之功;於尾骶骨下端旁開5分取之。
36.附分穴,「附」指「旁」、「分」指「離」,本經由大杼分出從此下行而得名,有清熱散風、輸經活絡的作用;於第2、3胸椎棘突起間旁開3寸取之。
37.魄戶穴,「戶」即「門」,該穴與肺俞平行,肺乃藏魄之所,因而得名,有疏散熱風、養陰清肺之功,主治肺癆、咳血、咳嗽、氣喘、項強、肩背痛;於第3、4胸椎棘突起間旁開3寸取之。
38.膏肓穴,「膏」指「心下之部」,生於脾。「肓」指「心下膈上部」,生於腎。膏肓又隱喻病位深隱而得名,有通宣理肺、益氣補虛之功;於第4、5胸椎棘突起間旁開3寸取之。
39.神堂穴,屋室為堂,心藏神之地,本穴在心俞之側;有如心神留住之所而得名,有清肺寧心、理氣安神之功;於第5、6胸椎棘突起間旁開3寸取之。
40.譩譆穴,即指噫嘻。據《素問‧骨空論》載:取本穴時,用手指壓按本穴,令病人呼「噫嘻」之聲,則指下跳動應手而得名,有宣肺解表、和胃降逆之功;於第6、7胸椎棘突起間旁開3寸取之。
41.膈關穴,本穴內應膈肌,與膈俞平行,為胸腹交關之隔界而得名,有寬胸利膈、和胃降逆之功;於第7、8胸椎棘突起間旁開3寸取之。
42.魂門穴,醫常當以「門」、「戶」等喻為經氣出入之處,本穴在肝俞之側、肝藏魂,猶如肝魂出入之門而得名,有疏肝理氣之功,主治肝疾與脇痛脹滿;於第9、10胸椎棘突起間旁開3寸取之。
43.陽綱穴,統領為綱,本穴屬膀胱經,居膽俞之側,適當胃俞、三焦俞、大腸俞、小腸俞、膀胱俞之上,為諸陽之總綱而得名;於第10、11胸椎棘突起間旁開3寸取之。
44.意舍穴,居處為舍,本穴與脾俞平列,因脾藏意之所而得名,有疏散濕熱、健脾運陽之作用;於第11、12胸椎棘突起間旁開3寸取之。
45.胃倉穴,儲者為倉,本穴在胃俞之旁;胃為倉稟之官因而得名,有理氣和胃、健脾之功;於第12胸椎、第1腰棘突起間旁開3寸取之。
46.肓門穴,門指出入之處;本穴上有膏肓穴、下有胞肓穴,穴由脊背透連臍腹,與腹部腎經之肓俞相應,猶上下前後諸肓穴之門戶而得名,有調通腸胃、話滯消痞之功;於第1、2腰椎棘突起間旁開3寸取之。
47.志室穴,藏者為室,穴在腎俞之側,腎藏志而得名,有滋補腎陰、清利下焦濕熱之用,主治遺精、陽萎、小便不利、記憶力減退,針灸本穴有狀腎添髓之效;於第2、3腰椎棘突起間旁開3寸取之。
48.胞肓穴,「胞」者脬也,脬指膀胱;「肓」指脂膜,穴在第十九椎下兩旁各三寸,膀胱俞之側;適當膀胱與脂膜之間,主治膀胱之疾而得名,有疏通下焦之功;於後正中線旁開3寸、第2後荐骨孔的高度取之。
49.秩邊穴,秩指序、邊即旁、遠之意,秩邊係指膀胱背部諸穴依次排列,本穴位背側最下邊而得名,有疏通經絡、強健腰膝之功;於後正中線旁開3寸、第4後荐骨孔的高度取之。
50.承扶穴,「承」指承受、「扶」指支撐、攙扶,穴在雙腿後面、臀紋正中,位置關鍵且本穴主治腰骶股臀部疼痛,針之可痛減離仗,不受人、物支持而得名,有疏經活絡之用;於伏臀溝中央取之;本穴道位於大腿臀部,有支撐體重之意。
51.殷門穴,「殷」一有盛大、眾多、 富足、二有深、紅、中央等意;「門」為出入的門戶。意指膀胱經的氣血物質在此充盛之狀而得名;主治腰腿痛、下肢萎痺、癱瘓;本穴位於承扶穴與委中穴的連接線約中央取之。
52.浮郄穴,「浮」指上方、亦指陽;「郄」指大隙。本穴位於膝膕窩上方而得名;有疏筋利節之用;於委陽穴上1寸、大腿二頭肌內緣取之。
53.委陽穴,「委」指曲,「陽」指外,本穴在膝膕紋外側端,平行於委中穴之外側(外為陽)而得名;有疏筋利節之用;於膝窩橫紋外緣、大腿二頭肌腱內緣取之。
54.委中穴,「委」指曲,似女性彎腰撿拾禾穗的樣子,為膀胱經之合穴且為四總穴之一,有清熱利濕、疏筋利節之用,是治療脊柱、腰部疾病的重要穴道;取穴時需使患者膕膝彎曲、於膝窩橫紋之正中央取之。
55.合陽穴,本穴在膝膕下,為足太陽兩支線相合之所;又該穴位於本經合穴之下(足太陽膀胱經第1、2枝在此匯流)而得名,有疏筋利節之功,主治腰痛、麻痺;於委中穴與承山穴連接線上、委中穴下2寸取之。
56.承筋穴,「承」指承受,本穴位於腨腸(即腓腸肌)中央陷中,主治脛痺不仁、腳腨痠脹,霍亂轉筋諸疾,針之可使肌肉恢復承受作用而得名,有疏筋利節之功;於委中穴與承山穴連接線上、委中穴下5寸取之。
57.承山穴,穴當腨肌下,分肉陷中,以承筋之凸喻為山嶺之巔,本穴猶在山麓之峽谷,承山巔氣勢之下,可見小腿支撐人體有如山那麼重般而得名承山穴,有疏筋利節之功;於腓長肌下緣中央、委中穴下8寸取之。
58.飛揚穴,飛和揚有騰起之意,飛同時有意外的意思;本經經氣按其意應直下運行,卻由此出走外方突然躍起,狀若騰飛故得名,系膀胱經絡穴別走腎經(膀胱經在此分出一條絡脈,有往腎經飛出去),有疏筋活絡之功,主治癲狂恍惚;於承山穴外1寸、崑崙穴正上方7寸取之;屬絡穴。
59.跗陽穴,「跗」通附,有從屬、靠進之意,在此亦指腳背;因足太陽之絡(飛揚)別走足少陰腎經,陽氣將盡,從此陽經此絡於陰經,實有附屬陽氣之意,故在飛揚絡穴之下而得名。本穴係陽蹻脈之郄穴,有疏經利節之功;於崑崙穴正上方3寸取之。
60.崑崙穴,「崑崙」乃中國名山,此指高大,《子午流注說難》中說本穴:「乃是太陽所行之經穴」,膀胱為水府,穴居足踝後,成為外踝隆起與跟腱之喻,比井滎俞原各穴較高,此崑崙穴有水之高原之意,疏風活絡兼治頭部疾患;於外踝頂點與跟腱之間凹陷處取之。
61.僕參穴,「僕」為差役、「參」為參拜也;為陽蹻脈之本穴,本穴在足後偏旁,猶僕役參拜,主治腰痛不舉、足跟痛、及癲疾等,加上諸疾發作之時,多處身體彎曲如僕役屈膝而得名;於崑崙穴正下方、腫骨外側面凹陷處取之。
62.申脈穴,申同伸,有矯捷之意,因本穴在足外踝之下,屬陽,陽蹻脈出於本穴而得名。同時本穴為八脈交會穴之一,通於陽蹻脈,有袪散風寒,疏筋活絡之用,主治腳踝拘攣、腰膝冷痛;於外踝正下方凹陷處取之。
63.金門穴,「金」為五行之一、有肅殺之氣,有兵象之喻。太陽經至此臨垂末,陽利之氣受遏,一變而為蕭瑟之陽,故曰「金門」。係膀胱經之郄穴,陽維脈之所生,有清熱散風之功;於申脈穴前下方、腫立方關節外側凹陷處取之。
64.京骨穴,「京」指大,本穴所處的京骨弓形而上凸,因而以此骨為名,係膀胱經之原穴,有寧心安神、疏經活絡之用;於第5蹠骨粗面後緣、足背與足底之皮膚境界取之。
65.束骨穴,本穴位於束骨之側而得名,係膀胱經之輸穴,有清熱利濕之功,主治癲狂、頭痛、項強,腰背及下肢後側痛;於第5蹠掌關節後方、外側凹陷處取之。
66.足通谷穴,「通」指流通,「谷」指兩山之間空曠之處。本穴是足太陽膀胱經所流之滎穴,脈氣通於足少陰腎經的然谷而得名,有疏風清熱之功,主治頭痛、項強、目眩、鼻衂、癲狂;於第5蹠掌關節前方、外側凹陷處取之。
67.至陰穴,「至」有盡、到之意,本穴當足小趾外側,是足太陽脈氣終止之地,由此交給足少陽腎經,表示陽氣已盡、陰氣將起,自此進入陰經而得名。係膀胱經之井穴,有疏通經絡、調整陰陽,清利頭目,矯正胎位的作用,主治頸痛、鼻塞、鼻衂、目痛等疾;於足第5趾爪甲關節根部、外側角旁1分取之。
以上參考書目:《完全圖解人體經穴地圖》,頁53-58;《漫畫中醫經絡圖典》,頁163-195。
-------------------
參考書目:
1.王曉明、金原正幸、中澤寬元著,《完全圖解人體經穴地圖》,楓書坊文化出版社,頁49-58。
2.周春才編著,《漫畫中醫經絡圖典》,晶冠出版社,頁153-195。
補充說明~參考書籍:武國忠著,《活到天年黃帝內經使用手冊2》,頁319-321。
1. 頸:以人的兩個耳朵為中線,脖子的前部稱之。
2. 項:以人的兩個耳朵為中線,脖子的後部稱之。
3. 椎:頸項內起支撐作用的七節椎骨。
生活中治療頸椎、肩部僵緊令其鬆弛可配合風府、風池、風門、天柱等穴,以手捏、推拿、抓、揉、按摩,推拿初始力道不可太大,輕輕提拿在逐漸加力道,使僵硬肩頸舒緩而放鬆下來。
中醫認為經絡系統中的經氣,會集中及輸注於某些體表部位,這些面積細小如點的部位稱為腧穴,又名穴位。腧穴雖然處於體表,但具有溝通上下內外的作用。人體有十四經361穴、經外奇穴和阿是穴(不循經絡,而是針對病人病痛點)。
腧穴是針灸施術的部位,刺激這些穴位可以調節臟腑經絡功能,增進體質。學習針灸時,不單要熟記每條經的循行路線以及主治概要等,還須掌握腧穴的定位和主治,尤其是特定穴。
全身腧穴在分經分部的基礎上,還有一些具有特定名稱和特殊作用的穴位。這些穴位是按照它們位置和功能特點而分為不同類別,在四肢部有五輸穴、原穴、合穴、郄穴、下合穴、八脈交會穴;在軀幹部有背腧和腹募穴。尚有八會穴和交會穴等。這些都是古人選穴配方的經驗累積,在十四經穴中佔有相當的比例,對臨床應用十分重要。
以上參考網址如下,全文詳見如下參考網址:
http://www.shen-nong.com/chi/treatment/acupuncture_point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