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學筆記(五) 十四經腧流注行經的穴道 part 2 - 清淨法海,慈悲智慧,日月光明。 - udn部落格
清淨法海,慈悲智慧,日月光明。
作家:如如淨行
文章分類
    Top
    中醫學筆記(五) 十四經腧流注行經的穴道 part 2
    2017/10/06 14:53:40
    瀏覽:524
    迴響:0
    推薦:5
    引用0
    中醫學筆記(五) 十四經腧流注行經的穴道 part 2

    接續文章:中醫學筆記(四) 十四經腧流注行經的穴道 part 1

    四.足太陰脾經流注經穴

          足太陰脾經循行(21穴):在體內屬於肺臟,與胃俯相連;於體表下肢內側前緣、體幹前面(胸腹部第4路線),抵達胸部側面的第6肋骨間,根據其流注以治療下肢內側的知覺與運動障礙以及消化器系、營養吸收不良與慢性疲勞、婦女疾病。足太陰脾經共21穴:隱白、大都、太白、公孫、商丘、三陰交、漏谷、地機、陰陵泉、血海、箕門、衝門、府舍、腹結、大橫、腹哀、食竇、天谿、胸鄉、周榮、大包。

      01. 足部(5穴) :隱白、大都、太白、公孫、商丘。

      02.下肢部(6穴):三陰交、漏谷、地機、陰陵泉(此4穴為小腿部)、血海、箕門(後2穴為大腿部)。

      03. 腹部(5穴):衝門、府舍、腹結、大橫、腹哀。 04.胸部(5穴):食竇、天谿、胸鄉、周榮、大包。

    *「經穴春秋」註解

      1.衝門穴,清楚顯示此乃大腿動脈博動處。

      2.府舍穴,「府」通「俯」,「舍」指部位,此乃顯示,腹部有大小腸等六腑。

      3.腹結穴,具有調節腹氣與腸蠕動的作用,可解除腹部漲滿。

      4.大橫穴,與肚臍「神闕穴」橫向相距一段距離,因此得名。

      5.腹哀穴,痛苦而哀嚎稱為哀鳴,本穴道可治療腹痛、腹鳴、腹鳴等病痛而得名。

      6.食竇穴,竇稱為空洞。此乃指食道與胃交界處,飲食之物由此進入胃袋。

      7.天谿穴,天指上,谿可聯想分泌乳汁的淺川。

      8.周榮穴,榮與營意思相通,指營養。脾負責形成營養素而得名。

      9.大包穴,包有整合、總括的意思,本穴乃脾之大絡,具有整合諸經脈的意義。

      10.隱白穴,有二說,一是根據五行。脾與肺乃是母子關係、白為肺之色。根據其氣血流注,有 肺氣隱藏於此之意思。其二,本穴居陰經之下,猶潛龍之隱,皮膚背面乃腹面之界處稱為 「赤白肉際」,本穴位於足大拇(第一)趾內側,去爪甲角一分許,是處皮膚常隱而肉色白, 因此隱藏的白肉部分而得名。

      11.太白穴,肺與太白金星對應,而脾土可生肺金(五行相生之理土生金)得名。

      12.公孫穴,孫指脾經之分枝,代表本穴乃脾經之絡穴。

      13.三陰交,足三陰在此合流因而得名。

      14.陰陵泉穴,脛骨內踝稱為陰陵,有高高突起的意思。泉可以產生濕邪,暗示本穴道用以治療脾虛浮腫。

      15.血海穴,中醫認為女性以血為本,因此稱本穴為血之海,乃治療婦女病重要的穴道。           

    -------------------

    五.手陽明大腸經流注經穴

          手陽明大腸經在體內屬於大腸之腑,連接肺臟。在體表方面,本經穴走食指、上臂後面的橈側,抵達顏面鼻子旁邊,根據其流注用來治療顏面、鼻子、齒與咽喉疾病、皮膚病、橈神經之知覺障礙、運動障礙等等。傳統中醫有陽主外之說,因此陽經穴比陰經穴,更常用來治療體表症狀---五官、皮膚、肌肉疾病,大腸經穴在現代臨床醫學之中常用來治療(1)鼻、齒、皮膚疾病、(2)橈神經與其支配的肌肉疾病。

         手陽明大腸經流注經穴(20穴):商陽、二間、三間、合谷、陽谿、溫溜、下廉、上廉、手三里、曲池、肘膠、手五里、臂臑、肩髃(ㄡˇ)、巨骨、天鼎、扶突、禾膠、迎香。不暢症狀:牙痛、喉嚨腫痛、頸部腫痛、流鼻血、口渴、眼球發黃、鼻塞、自頸前到上臂肩疼痛、食指疼痛。按摩功效:主治頭面、五官發熱、消化排泄系統疾病、皮膚病及經脈循行部位的其他病症。

      01.手部(5穴):商陽、二間、三間、合谷、陽谿。

      02.前臂部(6穴):偏歷、溫滯、下廉、上簾、手三里、曲池。

      03.上手臂部(4穴):肘髎、手五里、臂臑、肩髃。

      04.頭頸部(5穴):巨骨、天鼎、扶突、禾髎、迎香。

    *「經穴春秋」註解

      1.肘髎穴,骨之縫隙稱為髎,本穴位於臂橈關節而得名。

      2.臂臑穴,三角肌下端與上臂三頭肌之間稱為臑。

      3.肩髃穴,肩胛骨肩峰端稱為髃,本穴位於肩峰外側與肱骨頭之間因而得名。

      4.巨骨穴,古代稱鎖骨為巨骨,本經穴位於鎖骨外側端下方而得名。

      5.天鼎穴,天指上方,在此指頭部;鼎原本是擁有三足與二耳的銅器,雙手的陽明經由此往頭部方 向走,配合督脈的大椎,一起支撐頭部看起來如鼎而得名。

      6.扶突穴,四指並列,一扶等於三吋。本穴位於喉頭隆起突起旁三寸而得名。

      7.迎香穴,鼻為嗅覺器官,本穴為治療鼻子疾病的重要穴道。

      8.商陽穴,五臟與五音,商屬於肺。大腸與肺相表裡而得名。

      9.合谷穴,山與山之間稱為谷,姆指與食指打開,中間形成類似深谷形狀而得名。

     10.陽谿穴,谿乃山間小溪,經穴名有此字通常位於淺血管或肌腱淺凹處,本穴所在橈骨小窩形狀似 此而得名。

     11.偏歷穴,斜方向稱為偏,通過稱為歷,此穴乃大腸經絡穴往肺經的方向走而得名。    

     12.下廉、上廉穴,廉指菱形角,也有簾的意思。這兩經穴的肌肉扮演類似簾子的角色。  

     13.手三里穴,一寸又稱為一里,離肘髎三寸,因此稱手三里。

     14.曲池穴,手肘彎曲之後本穴部位形成的凹陷處較淺,看起來像池而得名。

    -------------------

    六.足陽明胃經流注經穴

          足陽明胃經在體內屬於胃腑與脾臟相連。在體表方面走顏面(前頭部),體幹前面(胸腹部第三路線),下肢外側前緣,抵達足部第2趾外側,根據其流注用來治療顏面(鼻、齒)與咽喉疾病,以及下肢正面外側的覺知、運動障礙與胃腸等消化器系疾病。 陽經多半流注體表外側與背部,但只有胃經走體幹正面(胸腹),中醫認為原因在於胃與脾在五行中屬土,可形成營血等人體營養素,堪稱是後天之本氣血生化之源,就機能面而言確實具有陰的性質,因此其部份經脈走陰經流注部位。

          其流注經穴(45穴)包括---承泣、四白、巨髎、地倉、大迎、頰車、下關、頭維、人迎、水突、氣舍、缺盆、氣戶、庫房、房翳、膺窗、乳中、乳根、不容、承滿、梁門、關門、太乙、滑肉門、天樞、外陵、大巨、水道、歸來、氣衝、髀關、伏兔、陰市、梁丘、 犢鼻、足三里、上巨處、條口、下巨虛、豐隆、解谿、衝陽、陷谷、內庭、厲兌。

      01.顏面、頸部(11穴):承泣、四白、巨髎、地倉、大迎、頰車、下關、頭維、人迎、水  突、 氣舍。

      02.胸部(7穴):缺盆、氣戶、庫房、房翳、膺窗、乳中、乳根。

      03.腹部(12穴):不容、承滿、梁門、關門、太乙、滑肉門、天樞、外陵、大巨、水道、歸來、 氣衝。

      04.下肢部(10穴):髀關、伏兔、陰市、梁丘、犢鼻、足三里、上巨處、條口、下巨虛、豐隆。

      05.足部(5穴):解谿、衝陽、陷谷、內庭、厲兌。

    *「經穴春秋」註解

       1.四白穴,四乃廣闊、白指清楚。位於眼窩下孔的眼穴,主要治療眼睛疾病。

       2.地倉穴,有「地」的經穴多半位於下半身,但只有本穴例外。胃乃收納食物的器官,與脾供屬於 五行的「土」,代表倉稟之官而得名。

       3.頰車穴,古稱下顎骨為頰車骨。

       4.下關穴,關與關節之關相同,指以軸為中心而運動,本穴道可治療下顎關節運動傷害而得名。

       5.頭維穴,維指角。本穴位於側部的額角而得名。

       6.人迎穴,根據天地人三才理論,本部位可用來診斷「人氣」,現代醫學常用觸診這個部位了解總 頸動脈的搏動狀況,人迎之,指了解動脈拍動狀況的意思。

       7.氣舍穴,舍指部位。本穴靠近氣管,與支配氣的出入有關。

       8.缺盆穴,缺盆指有缺口的碗。鎖骨上窩的情況與此類似因此得名。

       9.膺窗穴,大胸肌所在的胸部位置稱為膺。

      10.不容穴,位於胃的噴門,意思是胃部裝食物頂多到此為止。

      11.梁門穴,噁心、想吐稱為伏梁,本穴道能有效治療反胃、消化不良與胃脹氣。

      12.天樞穴,星星的名稱。人體乃是以這個樞軸為境界線,區分上半身與下半身。相對於前述地倉 有個地字,在此則使用天,本穴主要作用在於促進脾之昇清與胃之降濁,命名為天樞,主要強 調此乃整脾健胃要穴。

      13.歸來穴,本穴道對治婦女生理不順、不孕症狀相當有效。

      14.氣衝穴,有衝的經穴,多半位於動脈搏動處。

      15.髀關穴,髀指大腿骨上半部,關則是指關節。

      16.伏兔穴,肌直肌緊張時如趴伏之兔而得名。

      17.梁丘穴,古代山東省名,其二指小山丘背面,因膝蓋骨和附近肌肉形成隆起看似山丘,梁丘位於隆起後方。

      18.犢鼻穴,小牛稱為犢,此部位看似小牛之鼻而得名。

      19.足三里,一里就是一寸,本穴道位於犢鼻下三寸而得名。

      20.上巨處穴,強調脛骨與腓骨之間有巨大的縫隙。

      21.解谿穴,解就是關節的意思,較淺的肌腱凹陷或潛在血管的部位,經常出現谿這類穴道。

      22.衝陽穴,附近有足背動脈經過,這兩個字因此清楚表現陽氣搏動的活潑狀況。

      23.厲兌穴,易經之中的厲指土,兌指口。

    -------------------

    參考書目:王曉明、金原正幸、中澤寬元著,「完全圖解人體經穴地圖」,楓書坊文化出版社,頁32-34;36-39;42-44。

     

     

     

     

     

     

     

     

     

     

     

     

     

     

     

     

     

     

     

     

     

     

     

     

     

     

     

     

     

     

     

     

     

     

     

     

     

     

     

     

     

     

     

     

     

     

     

     

     

     

     

     

     

     

     

     

     

     

     

     

     

     

     

     

     

     

     

     

     

     

     

    回應
    發表迴響

    會員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