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8下【社會學】期末考報告 - 吳小玟 的部落格 - udn部落格
吳小玟 的部落格
作家:吳小玟
文章分類
    Top
    108下【社會學】期末考報告
    2021/01/15 16:49:09
    瀏覽:3795
    迴響:0
    推薦:1
    引用0

    空中大學 108 學年度下學期 科目:社會學 期末考試題【正題】

    面授老師:林玉琴 班別:ZZZ001(5UZ001) 學生成績:84  作業作答僅供參考

     

    一、 何謂社會流動? (20 分) 社會流動依開放程度共有垂直流動和水平流動、代內流動和代間流動、結構性流動與非結構性流動等三組互為對立的類型意涵, 請分別以自己為例分析垂直流動和水平流動的過程或背景(10 分),自己與自己的家庭或家族為例分析代內流動和代間流動的過程或背景(10 分),以自己所處的社區或社會分析結構性流動與非結構性流動的過程或背景(10 分)。

    (一)社會流動:

    社會流動概念是社會學家索羅金(Sorokin)首先提出來的,他認為社會流動是:個人的社會地位的改變現象,亦即社會階層的變更。社會流動有三種不同的現象,一種稱為「水平式社會流動」,另一種稱為「垂直式社會流動」,還有一種為「代間式社會流動」。當一個愈進步的社會,社會流動相對也愈快速,只要一個人有努力的作為,可在合法的保障下取得社會階層的晉升,就愈能鼓勵社會成員努力於自己階層的提升。

    社會流動也稱「社會位移」,是指社會成員在社會關係的空間中從一個社會位置向另一個社會位置的移動。社會流動既表現為個人社會地位的變動,也表現為個人社會角色的轉換,實質上是個人社會關係的改變。社會流動不同於人口流動。人口流動指人口在地域空間上的移動,這種流動分為永久的和暫時的,前者為人口遷移,後者為流動人口。而社會流動則是人們在社會關係空間上的位移。只有當人口流動引起人們社會地位或職業角色變化時才具備社會流動的意義,社會流動與人口流動也有重合的地方。

    社會流動與社會階層的關係非常密切,它們是對同一種社會現象所做的兩種不同角度的分析。社會階層是從靜態的角度來描述社會垂直結構的性質、狀態、內容和形式,以及社會各層次之間的互動關係和基本秩序;社會流動則從動態角度描述社會階層結構分化的時空範圍、方向和速度,即社會分化的質變過程。有社會階層,才有社會流動的必要性和可能性;有社會流動,才能促進社會階層結構的不斷分化和重組。

     

    (二)以自己為例分析垂直流動和水平流動的過程或背景:

    1.垂直流動:向上流動與向下流動

    以自身來說,從一出生是嬰兒,然後成為兒童,再成為青少年,最後成為成年。

    進入社會之後,從一開始的社會新鮮人,成為企業的員工,在轉職後變成技術人員,從中學習技術後又變成助教,最後變成社區指導講師。而現在又想轉職業,所以又成為了在職學生。

    2.水平流動:橫向流動

    在成年後進去社會,工作一直轉換,從工廠的員工、工地的助理、一直到現在的空大在職學生,充分的努力學習與轉換跑道,只是為了想更知道自己適合的工作。

     

    (三)自己與自己的家庭或家族為例分析代內流動和代間流動的過程或背景:

    1.代內流動:

    以自身家庭為例,原本祖父時代是務農,後來到父親時代為工業工廠,而在我國中時父親又帶著我們回到雲林改為務農,而現在我成年在社會上經歷過不少經驗,目前又回到在職學生身分,努力尋找變換職業機會和改變社會地位的機會。

    2.代間流動:(代際流動)

    以自身家庭為例,在父親40歲時,從事務農的工作,是社會基層人士。

    而我今年40歲,仍是屬於在職學生,也是社會基層人士的一種。

    以本身家庭來訴說,社會階層結構質量算是提高的一種。

     

    (四)以自己所處的社區或社會分析結構性流動與非結構性流動的過程或背景:

    1.結構性流動:

    以本身身處雲林縣虎尾鎮為例,本身家庭是處於虎尾鎮外圍地區,所以此處的資產與市區差距就有不少的距離,所以整體來說不利於經濟發展,其地位與聲望也是偏低。

    2.非結構性流動:

    以本身所處外圍地區來說,基本社會結構不變,由於地理位置與經濟需求不同,所以造成本地區的年輕人口逐漸外住,所以產生自由流動。

    二、 發生集體行為的條件分別有環境的因素、無規範狀態、價值的衝突、相對的剝奪、社會的崩解等五種,請從台灣過去的歷史事件或是近代所發生的集體行為進行說明(50 分)。  

    (一)集體行為:

    1. 環境的因素:

    環境因素如時間、情境有助於增加人們對某一現象,採取一種自發的方式產生對應的行為。比如,不公允的社會機制和長期違反民意的法規,能使人們快速、便捷地進行資訊傳遞的組合都增加了自發性行為的可能性。

    在台灣,環境運動向來是社會運動的重要分支之一,也是推動台灣社會不斷朝向民主化發展的重要力量。儘管從過去到現在,環境抗爭運動所採取的策略與手段不外乎召開記者會、集體陳情、請願、遊行、靜坐、守夜、行動劇、圍堵、破壞設備、擋路、公投等等。

    大埔農運以及反對國光石化設廠等重要的環境運動案例,因其參與者成功運用網際網路喚起社會對相關議題之關注、因而開始有輿論或研究探討上述個案的網路運用方式,使網路在環境運動戰場中的重要性逐漸攀升,特別是當Facebook等社群網站出現後,網路社群軟體之應用被視為運動組織的重要行動工具之一。

    1. 無規範狀態:

    在一般情形下人們皆期待有秩序的規範已引導人際互動和適當的行為。當急遽的變遷,使原有社會規範模糊不明時,往往會導致人們的惶恐和不知所措,迷失在社會情境下,以至於沒來得及產生任何規範來指導人們的行為。模糊情況的發生也會帶來不安。當社會產生某一種情況,既有信念不能解釋這種模糊情況時,他們就陷入渾沌的狀態。當群眾處在含糊情況時,勢將引導人們尋求共同的協助且基於危機共擔的因素,導致集體行為的產生。

    2013年陸軍下士洪仲丘受虐死亡所引發的「白衫軍運動」為例,以「公民 1985 行動聯盟」為主所號召的「公民教召運動」、「八月雪運動」兩次抗議活動,要求軍隊社會化,最後促成軍審法於三日內修法,在承帄時期,將軍人審判從軍法體系全面移至民間司法單位,而被媒體譽為臺版「茉莉花革命」。

    從「政治過程論」與「新社會運動」來理解「白衫軍運動」,解釋的焦點因此會落在「不帄意識」的累積、「議題之共識」的匯集,以及「民主的參與」型態。台灣男性多有服役經驗,對洪仲丘之遭遇頗能移情,且長期以來軍法體系的封閉性,在洪案之前的不同案件中屢屢遭受抨擊。在這些議題與情感的匯聚下,透過不同社團團體的自主參與,終於促成「白衫軍運動」的成功,也使得台灣軍法體系進行大規模的改革。

    1. 價值的衝突:

    社會價值引導社會運作,而衝突的價值觀也能引發集體行為。這樣的衝突通常是急遽的社會變遷或者是在文化中引入了對立因素的結果。傳統社會的急速現代化通常會造成社群的失落和惶恐,因而孕育了集體行為。

    現今台灣制約政治運作的社會分歧也在族群性(ethnicity) ,而非一般已所見的階級之爭。一般習慣把台灣地區的住民分為原住民、外省人、客家人及鶴佬人(或稱閩南人、福老人、河洛人)四各群族,這四個族群之間一直都存在著或明或暗的紛爭,這種族群不和諧關係深深影響台灣地區民主政治發展、政府政策效力及整體經濟發展。

    1. 相對的剝奪:

    當人們對生活的期望以及實際所獲得到的,兩者之間的差距達到無法容忍程度時,相對剝奪感因而萌生,集體行為因而產生。而相對剝奪(relative deprivation)指的是一部分的人沒有獲得他們認為應得公平待遇的情況。無論人們追求的經濟保障、政治權力、自我實現、還是社會歸屬,社會總是提供人們:只要按照衣錠的方式去努力,就能達到這些目標。而當人們感到在實現目標過程中並未取得足夠的進展時,就產生了相對剝奪。在他們看來,這個制度剝奪他們應得的東西。

    二二八事件臺灣19470227日至516日發生的事件。19470227日,因專賣局查緝員在臺北市查緝私菸時不當使用公權力造成民眾死傷,引起28(次)日的陳抗傷亡,更擴及後續臺灣民眾大規模反抗政府與攻佔官署,本省人外省人報復攻擊,國民政府派遣軍隊逮捕與鎮壓殺害臺灣民眾。此事件,造成民眾大量的傷亡

    1. 社會的崩解:

    社會控制是每一個社會體系持續進行的機制。當這種控制機構減弱時,人們可能對現存的制度失去信心,並試圖透過集體行為對其進行政策或重建。當人們感到所受到的不公平待遇沒能得到官方的糾正時,他們就自己運用群眾的力量,進行仲裁行動。當社會控制的嚴厲手段猛然鬆脫時,騷亂之類的集體行為也可能會發生。

    百萬人民反貪倒扁運動或稱反貪腐倒扁運動、倒扁紅衫軍運動,為2006年0812日起,由前民主進步黨主席施明德台灣發起政治訴求運動,要求時任中華民國總統陳水扁應為國務機要費案、其親信及家人相關的諸多弊案負責,並主動下台。

    回應

    限會員,要發表迴響,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