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中大學 108 學年度下學期 科目:社會學 作業次別:第二次作業
面授老師:林玉琴 班別:ZZZ001 學生成績:85 作業作答僅供參考
一、 請以自己家庭為例,進行休閒生活和飲食習慣之研究,請導入人口學資料分析。
生活型態
王智立、江雅琳(2003)綜合各學者對於生活型態定義歸納出:生活型態乃指個人之生活方式與行為模式,受其心理因素與社會環境因素的互動影響,反應在個人活動、興趣、與意見上,進行時間與金錢的分配。生活型態是一個人的價值觀與其人格表現的總合,是影響消費行為中的重要因子,進而對於個人未來的各項需求與消費導向有所影響。Hawkins, Best, & Coney(1995)認為生活型態的決定因素可分為內部因素及外部因素,其中內部因素包括行銷活動、學習、知覺、動機、人格及情緒;外部因素包括文化、價值觀、人口統計變項、社會地位、參考群體及家計單位。亦即生活型態會影響一個人的需求及態度,進而影響其消費行為,消費的結果會更加強或者維持個人獨特的生活型態,所以生活型態在個人的消費過程中佔有很重要的份量,足以決定一個人的消費決策。Berman & Evans(1982)更明白指出生活型態變數是影響消費者決策的主要變數之一。
「以自身家庭為例的休閒生活」
自身家庭人口數只有3人,我(39)、我先生(52)、我兒子(11),本身生活型態階級是貧困(低收入戶),所以以生活型態而言消費力只注重在飲食部分,所以休閒活動很少,平常很少休息,都是在打臨工,就算休息也都窩在家比較多,除了周日偶爾會帶兒子到讀書館去借書還書,就是門口散步與兒子玩電腦與手機。
飲食習慣
飲食習慣是指人們對食品與飲品的偏好,以及烹調風味及佐料的偏好,這飲食習慣 是一種長時間、連續性的飲食行為累積過程,且也是經過多次學習及練習所形成的飲食方面的自動性行為,而人們的飲食習慣往往受地域、物產、文化歷史的種種影響而有所不同(郭蕙慈,2002)。我們可以將習慣定義為經過多次學習及練習所形成的自動性的行為,且個體會因刺激而影響到個體的反應及行為。飲食認知是指對態度或對象所持的信念或知識,因此飲食習慣之認知是指研究對象對於飲食習慣方面的信念或知識。飲食態度指對某一個特定的人、事、或物的一種較為持久、普遍的正向或負向的感覺,與信念及行為意向關係密切。飲食行為則是指一個人對食物的選擇、消費、分配、處理貯存、進食、和廢棄物處理等等作法。
「以自身家庭為例的飲食習慣」
自身家庭人口數只有3人,我(39)、我先生(52)、我兒子(11),本身生活型態階級是貧困(低收入戶),兒子周一到週五我都買A-BAO的早餐讓他在家吃完去學校,午餐是學校供應,晚餐則是麻煩安親班老師代訂,就兒子的飲食習觀而言目前是沒有偏食狀況,該吃的都會吃。
我周一到週五A-BAO早餐都只有喝鮮奶茶,中午休息就在鄰近吃午餐,晚餐則是下班回家時路上買回家吃,就我的飲食習慣而言,我比較偏愛辣味,在外面工作沒有辣吃不下去。
我先生周一到周六基本上我都不大清楚他的早午餐,因為他也是打臨工,有什麼就吃甚麼,而晚餐方面也是隨便吃,基本上都要有熱湯,就我先生的飲食習慣而言是重鹽、辣,做粗重的都是這樣。
二、 請分析台灣三大宗教:道教、佛教和基督教的特色,和對人民生活的重大影響為何?
宗教本質與神聖體驗是有密切的關係,所謂神聖體驗是意識到宇宙存在著超自然而又控制著自然的力量。所謂神聖,是指包含了神、神聖力量、神性物等,是人從自身與宇宙的對應中體驗而出的超越存在。宗教最核心的本質是指人們體驗到超越性的神聖體,但是此一神聖體的體驗描述在各種宗教現象中卻是極為分歧,對於信仰對象的名聲與內涵有各自理解與描述系統。這種信仰對象的差異性,不影響人們對神聖體的追求與體驗,儘管神聖體名稱與內容極為多樣,這種觀念的差異沒有阻礙人們經由對神聖體感受而來的精神性滿足,形成直接發自內心的體證性情感,發展出各種神聖追求的宗教體系,建構出各個宗教自己獨特的精神食竟、價值觀念與審美情趣,是不同於哲學、文學與藝術等精神文化,是有其自成系統的共性與本質。
以下就道教、佛教和基督教三大宗教敘述個其特色與對人民生活的重大影響:
一、道教:
道教的特色:
道教和儒教一樣是中國土生土長的宗教,是中國國人文化催生的,道教以道家學說為主幹,講求長生不老,畫符驅鬼。道教創立後尊老子為教主,遵道貴德。故有學者說“儒畏天命,修身以俟;佛亦謂此身根法幻化,業不可逃,壽終有盡,道教獨欲長生不死,變化飛升,其不信天命,不信業果,力抗自然,勇然何如哉。
道教崇拜的拜神、拜祖、拜天公三者都是道教的特色,是其他宗教所未有的。道教思想中認為道是宇宙本體,而人是由精氣神所組成,而人又有魂魄的存在,魂屬陽性、魄屬陰命。又認為人有三魂七魄,生前魂魄集於一生,死後各自離散。
道教對人民生活的重大影響:
道教認為「社會只是一方存在的客體,在其中生存的人類,應有其獨立自存的自由性,而不受任何意識型態的束縛。其次,主張人類應學習好處世的智慧和自我修養的能力。強調人在自然天地間應有積極的作為,不優天、不畏天、才是最好的生存狀態。第三、道教要每個人都要用心感受周圍的事物,熱愛生活,享受生活。道教的中心思想就是“自我、平常、和諧和循環。」也就是萬物循環、太極長轉的道理。這些理論曾在我國西漢年間用於治國的思想,使廣大人民得以從秦朝的苛政中得以休養生息,使西漢社會得以發展和強盛。
道家所倡導的:「天有天道、地有地理、人有人論、物有物性」的法則,就是說:「有天道,日月星辰是運動的,有地理,山河江海是可循環的;有人倫,就要有尊卑和長幼。」
老子曾講過:人生天地之間,乃與天地一體也、天地、自然之物也;人生,亦自然之物;人人有幼、少、壯、老之變化,猶如天地有春、夏、秋、冬之交替,有何悲乎?生於自然、死於自然,任其自然,則本性不亂;不任自然,奔忙於仁義之間,則本性羈伴。功名存於心,創焦慮之情生;利欲留於心,創煩惱之情增。這就是老子對人規範的行為準則。我國古代思想家孔子曾對老子的所言給予了高度的評價。
老子在論述人情世故中也有精闢之道,值的借鑒。
老子說:人生於世,有情有智。有情,故人論和諧而相溫相暖;有智,故明理通達而理事不亂,情者,智之附也,智者,情之主也。以情通智,則人昏庸而事易顛倒;以智統情,則人聰慧而事合度。老子的這些觀點,對當今人與之間的交往有絕對的指導作用,很值得我們藉鑑。
道教思想之所以在中國存在了二千多年,就是因為它的主張附合人們熱愛和平,嚮往自由的美好願望。它對人類要求的行為規範,附合歷代統治者的意願,對於穩定社會,發展生產有著現實意義和深遠的影響。在當今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中,利用道教的教理教義來平和人們心態,指導人與人之間如何相處,怎樣融合於社會,不爭權奪利,自強不息的建設美好家園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它的思想對穩定社會,有著積極作用。
二、佛教:
佛教的特色:
佛教誕生距今已有兩千五百多年,是由古印度迦毘羅衛國(今尼泊爾境內)王子喬達摩‧悉達多所創(參考佛誕)。西方國家普遍認為佛教起源於印度,而印度事實上也在努力塑造「佛教聖地」形象。
這使得很多人產生佛祖降生在印度的錯覺,這讓尼泊爾民眾一向不滿。佛教也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佛,意思是「覺者」。佛又稱如來、應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禦丈夫、天人師、世尊。佛教重視人類心靈和道德的進步和覺悟。佛教信徒修習佛教的目的即在於依照悉達多所悟到修行方法,發現生命和宇宙的真相,最終超越生死和苦、斷盡一切煩惱,得到究竟解脫。
台灣佛教的特色之一是世俗化,例如巖仔和高僧信仰;雖然有些人對世俗化的佛教較為反感,但佛教原教旨中並沒有反對世俗化的規定。基本上戰前的傳統佛教採世俗系統(如巖仔和高僧信仰)與叢林系統(如後述之五大山頭)分開的形式,戰後的漢傳佛教系統特色則是高度入世的佛教叢林主導一切。
佛教對人民生活的影響:
佛教傳入中國,除了對中國文學思想等有直接間接影響外,從不參預政治活動,但對社會風尚習慣,卻有潛移默化之功。最重要的是對人生觀的改善,以及對孝道的擴展。
(1)人生觀之改善:
中國古之人,皆以人死如燈滅,孔子亦說:「未知生,焉知死」。佛教之傳入中國,使人知生有所來,死有所往,几生死往還之權,皆操之於自己,所謂:「禍福無門,唯人自招」。而禍福的招致,又往往繫於人一念之間。所以說:「一念之善上天堂,一念之惡入地獄。」因為佛教認為人於日常生活中,一切行為,語言及意念,均可形成一種特殊的慣性,成為一種能招致未來果報之潛勢力,亦即是主宰人生,支配宇宙的業力。
由於人的業力有善惡,故果報亦有好醜與苦樂。佛說:「假使百千,所作業不忘,因緣會遇時,果報還自受。」又說「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來世果,今生作者是。」既然人生的一切際遇,皆是自作自受,又何必為環境之困苦而悲哀,或因美好之際遇而傲人?但能把握現在,悟已往之不諫,知來者之可追,痛改前非,努力向善,自然可以克服困苦,開創幸福。所以佛教的三世因果輪迴之說,實含有警惕性及鼓勵的作用,使人於因果定律下,生者懺悔積福,以保安康,亡者追荐超度,以濟其靈,甚而國家帝皇權貴,亦每因國家不幸而自責無德,引為內咎,進而反躬自省:以禳炎疫。由是可知佛教因果律之深入人心,豈獨影響中國人之人生觀,抑亦可以治患於未然,而輔政教之不足。
(2)對孝道的擴展:
中國古人,立身處世,甚至齊家、治國、平天下,皆以孝道為本。佛教之傳入,益使中國孝道內容擴大而充實。因為儒家論孝,不過是「生事之以禮,死葬之以禮,祭之以禮。」或除侍奉左右,冬溫夏涼,晨昏定省外,還要繼承先人之遺志,完成先人之事業。如孔子說:「乎孝者,善繼人之志,善繼人之事者也。」
佛教言孝,不僅侍奉供養,繼其志,展其業,更要使其止惡行善,進而了生脫死,離苦得樂。故古德說:「人而無孝,不足以為人;孝而不了生死,不足以為孝。」又說:「生養死葬,小孝也;生俾衣祿,死俾流芳,大孝也;生導其正信,死荐其靈神,人孝之大孝也。」
佛說梵網經說:「一切男子是我父,一切女人是我母,我生生無不從之受生,放六道眾生,皆是我父母。」準是可知,佛教孝道意義之深,而範圍之廣,不但要孝敬自己三世父母,使其正信,止惡行善,最後了生脫死,離苦得樂;甚至對於六道眾生,亦應孝之敬之,然則,基於「敬人者人恒敬之」的原則,佛教孝道之提倡,確可令社會充滿孝敬與親善,而人心之向善,前途之幸福,亦可指日而待。所以我說:佛教之孝,不止使中國孝道內容擴大而充實,抑亦可以敦風化俗,有助於道德之發揚。
綜上,我們應該知道,佛教是歷史上一種文化思想革命的產品,而佛教傳入中國後,對中國文化的影嚮既深且巨。
三、基督教:
基督教的特色:
基督教的基本信仰為信仰上帝(或稱天主)創造並管理全世界,信仰耶穌基督是上帝的兒子,其降世為人是要救贖全人類,至終以釘死十字架上,三天後復活完成了救贖。又信仰聖靈為保惠師,在這存活的世界上保守信徒,又信仰耶穌基督在末世將再臨世界並審判世界。
基督教源於中東地區遊牧民族以色列人的猶太教。猶太教又是綜合了兩個相距較近、獨立起源的不同文化——兩河流域文化和尼羅河流域文化,從兩河流域文化中吸收了單一神概念,主神用六天創造了世界萬物,以及大洪水的傳說;從尼羅河流域文化中吸收了世界末日和最後審判的傳說,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宗教理論。西元一世紀,從猶太教發展出一個分支,信仰耶穌為拯救人類的彌賽亞,逐步發展成為獨立於猶太教的宗教。
基督教將猶太教從一種民族性宗教擴展為一種跨民族的宗教。基督教文化是屬於擴張型的,其哲學觀念認為時間是有始有終的,而空間是無限可重複的,他們強調對世界及自然的管治。基督徒把說服全體人類信奉他們的上帝作為自己的使命,他們要抓緊時間,在世界末日到來之前,讓全體人類成為上帝的子民,不斷地向其他民族派遣傳教士。傳教士們每到一個新的文化範圍內,都積極地學習當地語言,為沒有文字的民族創造文字翻譯《聖經》,《聖經》目前已經成為世界上翻譯文字種類最多的一本書。
基督教對人民生活的影響:
基督教文化的這種擴張性鼓勵人們從事探險活動,不斷地去探索、征服未知世界,培育出大批的探險家。基督教原來主要局限於在羅馬帝國境內傳播,但隨著歐洲國家的殖民擴張,很快傳遍全世界,成為世界上信徒最多、影響最廣泛的宗教。基督教文化對現代世界文化的影響最大,不僅影響哲學、人們的思維方式,甚至影響到科學發現和生活方式。
基督教提倡社會要承擔關注弱者的責任,並帶頭付諸於行動,成立了大量孤兒院、養老院、醫院。而有些文化則認為這是家庭的責任而不是社會的責任。基督教這種強調社會責任的主張,有助於培育基督教的市民社會,而不是培育家族社會。基督教的這種主張也是社會主義思潮的來源。
基督教文化強調夫妻(一男一女)是在上帝面前結合的,這在中古時代社會是僅有的(但是信徒也沒有嚴格遵守,查理曼大帝就有四個妻子,五個嬪妃)。因此,基督教文化特別強調愛情、歌頌愛情(雅歌)。
三、 您認為台灣目前的家庭面臨那些問題?原因何在?
隨著臺灣社會的發展,近年少子化與高齡化的人口趨勢不僅造成家庭結構與規模產生質變與量變,引發社會各界關注作為基石的家庭,是否繼續維繫其繁衍後代、經濟支持、社會化、教育、保護照顧及代間支持等功能。
根據既有文獻分析,預期臺灣未來家庭支持功能相對薄弱的家庭型態在比重上可能逐漸增加,包括中高齡夫婦家庭、獨居老人、單親與隔代家庭,雙薪以及同居家庭等。此外,原處於文化與經濟弱勢的原住民與新住民家庭,亦可能由於整體經濟環境不景氣,難以維持家庭功能而面臨解組危機。
截至目前為止,我國家庭型態組成模式大致保持穩定,仍以傳統的核心家庭為主體。惟伴隨國人初婚年齡遞延與離婚率逐漸提高,單人家戶型態成為次要的家戶型態,且夫婦家庭、單親與隔代家庭明顯成長。
無論家庭型態為何,戶長年齡皆有增加趨勢,並以夫婦家庭、單親家庭與單人家庭的中高齡戶長增加趨勢最為明顯,這些類型家庭由於家庭照顧人力短缺,具有高齡照護的需求;此外,由於喪偶而成為獨居老人的女性,面臨照護與經濟的雙重弱勢,尤其需要政府的關注。其次,戶長有工作的比率以夫婦及未婚子女家庭最高,單親家庭居次,顯示這些類型家庭由於父母外出工作,幼齡子女相當程度存在托育的需求。最後,隔代家庭則同時面臨祖父母的高齡照護需求,以及孫子女的托育需求,加以經濟的弱勢,迫切需要政府政策的協助,尤其是女性戶長的隔代家庭。在人口結構高齡化進程中,預期未來有照護與托育需求的家庭型態可能逐漸增加,包括高齡夫婦家庭、獨居老人、單親與隔代家庭、雙薪家庭等。
四、 您認為目前台灣社會還有哪些性別不平等現象?原因何在?
和過去比起來,台灣社會的女權意識與性別平等制度的確有進步,但性別不平等仍然存在,隱藏在平等外衣下的女性歧視,變得難以辨識也更難以解釋,甚至造成更複雜的社會問題。
在職場上,類似遭到「懷孕歧視」的女性不在少數,而且大多為了保住工作而選擇隱忍,不願意申訴,因此揭露的個案還只是冰山一角。
儘管台灣面臨嚴重的少子化危機,政府鼓勵生育、《勞動基準法》與《性別工作平等法》等法條都明訂雇主應給予產假及育嬰假,但多數的工作環境對懷孕女性依然相當不友善。甚至還有企業主私下抱怨,女性員工「假太多」,有生理假、婚假、產假、育嬰假,僱用女性「很麻煩」,因此只願意僱用男性。
這些法規多數「看得到卻吃不到」,在制度面漸趨完備的今日,台灣的性別歧視「化明為暗」,依然存在於社會的各個角落,特別是內化在許多傳統習俗中的重男輕女觀念,更是陰魂不散。
根據財政部統計,民國100年女性聲請拋棄繼承遺產的比例為63.3%,遠高於男性的36.7%;而申報遺產稅的繼承人中,女性繼承人僅占34.1%,男性占65.9%,幾乎是女性的兩倍,顯示有遺產者以男性居多。
婦女新知基金會董事長、台大法律系副教授陳昭如說,這兩個數據反映出在男性繼承的傳統思想下,女性經常會遭到親族壓力,被認為不可「爭家產」;然而,《民法》規定子女都可以平等繼承父母財產,因此藉由讓女性拋棄繼承這種形式上的「自願」放棄,以規避法律,讓男性得以繼承全部財產,才會產生出這種女性拋棄繼承遠高於男性的奇特數據。
此外,台大經濟系教授駱明慶在99年的調查研究中發現,申請就學貸款的女學生明顯多於男學生,顯示在傳統的傳宗接代及重男輕女觀念影響下,若家庭經濟較為拮据或資源有限,家長較願意將資源使用在兒子身上,而排擠了女性接受教育的資源。在受教權人人均等的表象下,不同性別所能獲得的資源或期待卻並不相等。
簡單的幾個數據,就能看出台灣社會中的性別歧視。陳昭如說,雖然保障女性的制度存在,但卻難以落實到現實層面,「法律上的平等」不等於「社會上的平等」。
和過去將女性視為丈夫的附屬品,或要求職業婦女結婚、懷孕就必須辭職的情況比起來,台灣社會的女權意識與性別平等制度的確有進步;但性別不平等仍然存在,只是形態不同,隱藏在平等外衣下的女性歧視,變得難以辨識也更難以解釋,甚至造成更複雜的社會問題。
少子化問題其實也跟性別歧視有很大的關係。就像遭遇到的懷孕歧視,職業婦女在職場上請產假和育嬰假時常遭到刁難,有假不敢請;產後復職,也擔心無法回復原職、影響升遷,甚至工作不保;孩子出生後,必須負擔起主要的照顧責任,家庭工作兩頭燒;若辭去工作當家庭主婦,孩子長大後,中年婦女二度就業不易等等因素,使得女性面臨必須在工作自我實現或懷孕生子之間作出抉擇的兩難。
「貧窮女性化」也是近年婦女團體關心的問題。根據勞委會統計,100年台灣女性的平均時薪只有男性的82.4%(見下表);因料理家務而未就業的女性有48.35%,男性則僅有0.8%。
因為職場的性別歧視、男女同工不同酬,使得女性薪資低於男性,連帶影響退休金給付;而將近半數的女性,因為家庭因素退出職場,使得經濟無法獨立;加上傳統觀念,父母給予兒子的教育資源多於女兒、遺產繼承人又以男性居多等各種原因,造成女性更容易陷入貧窮的困境。
這些隱藏在文化和社會結構中的性別歧視不容易被發現,也不容易解釋,甚至有人說「台灣的女權已經夠高了,還有什麼好推動的?」性別不平等的複雜性,成為了現在婦女團體推動性別平等運動時最大的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