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8下【生命教育】期中考報告 - 吳小玟 的部落格 - udn部落格
吳小玟 的部落格
作家:吳小玟
文章分類
    Top
    108下【生命教育】期中考報告
    2021/01/06 13:20:19
    瀏覽:1032
    迴響:0
    推薦:0
    引用0

    空中大學 108 學年度下學期 科目:生命教育 期中考【正題】

    面授老師:丁晨 班別:ZZZ001(5UZ001) 學生成績:88  作業作答僅供參考

     

    壹、 問答題(請標註題號,每題 25 分,共 100 分)

    一、經典選讀是生命教育的思想經緯與學習典範,可以深化生命教育,請您就曾經讀過的一本東西方經典著作,說明該部經典著作帶給您怎樣的人文智慧和生命教育的體悟(25%)

      佛法,不祇是一套知識性的學問,它更是讓生命活得更燦爛、更光明的人生智慧。

    佛法,不應祇是佛教徒的「專利」,任何人都可以從其中汲取養份,豐富人生。

    生老病死,是生命的必經歷程;順逆窮通,更是人生際遇所不免,現代的生活又充滿著緊張與壓力,都需要清明的心智與良好的情感調節能力。

    在根本原則與當機應用的中間,更可提供一種訓練,它雖不是價值肯定,但卻有助於實現人生理想的能力;雖不是喜樂境界的本身,卻有增益吾人調理心緒的能力。此即是專注力和因專注力而增強的意志力。正確的觀念,如果沒有專注力的對焦與意志力的堅持,則無法實現;而情緒的起落,如果沒有能力轉念與超越,則負面情緒將益形惡化。

      傳統的教學重視知識的傳授與灌輸,但是「知道」並不等於能「做到」,知識學習過程中,當我們能清楚地專注於一個學習的情境或對象,並且能以意志力堅持長久的時間,才能提昇學習的品質與效果。所以,沒有專注力與意志力的輔助,是不可能會有好的成果。情緒管理更不單純只是心理認知的層面而已,如面對至親的死亡,理智告訴自己哀傷無益,而情感上卻難以平靜如常,只有透過專注力來轉移思慮的對象,不再陷溺於無謂的哀傷,並以堅強的意志力保持心念的平靜,才能真正面對並超越一切的挫折與困難。

      在佛教的戒定慧三學中,禪定力的鍛鍊,就是重視專注力的練習與培養,從中增進意志力的堅強,這些對於學習知識,調理情緒,都有很大的助益。因為專注力愈強,則情緒的自我調理能力也就愈強,學習知識的效果會愈好。而當我能免於情緒的困擾,也就更有能力與勇氣,來面對並處理人生中的許多危機與困境。

     二、近代科學主義對於宗教的神聖經驗或有質疑與排斥,請發表您對於宗教神聖經驗的態度與看法。 (以何謂宗教的神聖經驗(5%)、宗教界與科學主義之間對於神聖經驗的觀點差異(15%)、您個人的態度與看法(5%),做為主要的敘寫內容)

     「宗教的神聖經驗」

    民間傳統宗教的神聖經驗,不只是用來顯揚終極實體的超越存有,更重視的是人與靈體在感應與合一的神聖體驗下,充實與圓滿自我的生命境界。

     「宗教界與科學主義之間對於神聖經驗的觀點差異」

    「科學與宗教」的關係,其主要原因就因為在歷史上曾經發生過許多重大的「矛盾與衝突」事件。

    就「科學與宗教」所涉及的領域來講,這也是兩者之間產生「矛盾與衝突」的主要戰場。

    科學家們與宗教人士之間的最重要分歧,即兩個團體之間交流 方式沒有交集,這種差異既表現在方法、工具與領域之間的差異,還表現在信仰與理性哪個具有優先性的形上學預設。

    簡單來說,宗教是通過對自然的膜拜和擬人化的供奉來取悅自然。 而科學是對自然的基於觀察試驗的因果解釋。 人們滿足於用宗教傳說解釋自然起源和自然現象,以及社會的律法和秩序。

     「個人的態度與看法」

    科學理論、定律是對真理的逼近,會不斷地變化,而不是永遠不變的真理。

    而宗教的理論、定律是完全真理的一方,如基督徒常說的「神說,要有光,就會有光。」

    我本身認為,對於科學來說,是世界文明進步的原則,更是學無止境的境界。所以才會有「活到老,學到老」這句話的產生。

    對於宗教信想來說,我個人保持「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的態度與看法,有點相信但不會變成迷信。

     三、時代變遷對於家庭發展危機具有密切的關聯,請任舉一個時代變遷的例子(5%),說明該項變遷對於家庭危機的影響(10%),以及吾人如何省思或重建家庭的價值(10%)00。

    應以該項時代變遷對於家庭產生哪些危機的影響,在此影響下吾人該如何省思或重建家庭的價值,做為主要的敘寫內容)

    「時代變遷對家庭發展危機的例子」

    因應時代變遷農業社會逐漸轉型為工業社會-雲林縣的麥寮六輕。

     「該變遷對於家庭危機的影響」

    對於雲林縣而言,近代以來更是經歷劇烈而深刻的變革,家庭關係、家庭結構的變遷有以下影響:一、從傳統到現代的變遷趨勢,這個趨勢使得家庭逐漸呈現出西方意義上的工業社會家庭關係的特征,但一部分家庭傳統的倫理觀、農業社會裡的家庭文化遺產等卻依然存在,與現代社會並存。

    二、兼具計劃經濟與市場經濟特征的時代背景,雖然家庭的個體化和自主性在加強,但實際上家庭結構、家庭關係、家庭決策等依然受到國家政策的約束、甚至被國家計劃所決定。

    三、是處於轉型期的社會的復雜性對家庭關係的投影,這使得當前以及以後的家庭關係具有更多的異質性和不確定性,也使得其中出現的新現象、新情況可能比主流現象更值得關注,因為它可能代表未來的演化趨勢。

     「重建家庭的價值」

    現今家庭問題叢生,甚至家庭解體,其中主因就是價值的失落。現代人不重視家庭價值,誤以為家庭的多重功能可由其他社會組織取代,然而近年來不少社會學與心理學的研究皆肯定家庭的啟發、教化、維繫與支援等角色的重要性。價值觀不純是我們對事物的不同看法,更是身體力行將個人所重視的信念應用於日常生活之中。重建家庭的價值,首要的是確立一套符合的家庭價值觀。我們責無旁貸地重申家庭價值,絕不屈從世俗的潮流,並確保下一代仍能持守此等信念。

     四、從生命的實踐而言,身體教養的三大任務:「對身體的尊重」、「養身保健」、「養心寡欲」是十分重要的,請說明其內涵並分別各舉一例佐證之。 針對「對身體的尊重」、「養身保健」、「養心寡欲」具體作法各舉一例(9%),並說明其內涵(16%)

     「對身體的尊重-內涵 (確立對身體的尊重)

    對人身體存在的事實,我們必須有親切的感受,並體會身體存在的功能、價值與意義,而懂得保護它、愛惜它、尊重它,對生命的尊重始於對自己身體的尊重。

    身體保障了生命的存在,沒有身體就沒有生命,身體的存在本身即是最高的價值。對身體生命的尊重,是我們建立理想、良善、和諧社會關係的開端。

     「對身體的尊重-舉例」

    這天是小傑生日,幾個死黨一下課就說要幫他慶生,給他一個超級的回憶,接著就把他圍起來,有人抓手有人抬腳,硬把小傑兩腿打開去撞走廊上的鐵欄杆,小傑一邊笑一邊掙扎扭動,但還是閃避不及撞個正著,小傑當場痛得眼淚都流出來了‧‧‧

    每個人都是自己身體的主人,所以應該要了解自己身體的界限在哪裏,同時清楚的讓別人知道,當我們不願意讓別人碰觸自己的身體時,我們有絕對的權利說「不」來保護自己不受騷擾。

     「養身保健-內涵 (對身體的照撫)

    維護生理身體的溫飽而免於匱乏,保障了生命存活的基本需求;進而要求營養、鍛鍊身體,使身體更加強健,足以抗拒疾病,讓身體活得更安適。

    維持生命的存活-保生-是人類最基本的期盼,而養生則是在保生的基礎上,讓身體更家營養強壯,以助人能夠在環境中對抗艱難、疾病、因應各種可能的遭遇。

     「養身保健-舉例」

    中式瑜伽養生法的「煖身」,有別於一般坊間的暖身體操和運動,是以自身的內動產生內熱為主,也就是「用力,用到體腔裡面,引發內熱」,把體溫升高,免疫力自然就增強了。這可以治療一切外病。病毒當然欺負不到身上,自己就是自己最佳的醫生。

     「養心寡欲-內涵 (對心靈的開發與存養)

    做人關鍵即在「養心」:醫藥存養「仁義禮智」能實踐道德良善行為的心智;二要自我節欲,能在臨事的必要關頭,以人的自由意志、自我命令,為其所難的禁止慾望的勾引。

    孟子曰:「養心莫善於寡欲。其為人也寡欲,雖有不存焉者,寡矣;其為人也多欲,雖有存焉者,寡矣。」

     「養心寡欲-舉例」

    有個婦人一直想要買個房子,覺得這樣才有個家,但每個月的收入根本繳不出房貸,索性就兼了三份工作,不僅身體日漸虛弱,雖擁有了房子,但卻無福享受,若明白真正的家是家人聚在一起的時刻,哪裡都是家的所在,根本不用追求外在的一間房子。

    回應

    限會員,要發表迴響,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