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8/05/02 08:21:11瀏覽782|回應0|推薦8 | |
第一種波羅蜜是布施(DANA):慷慨,分享。
頭腦,通常是一個吝嗇鬼,它試圖保留、佔有。 頭腦,不是慷慨的。 如果,你跟隨這個頭腦,你將會錯過—— 因為,吝嗇鬼的頭腦是非常封閉的頭腦。 吝嗇,是一種封閉: 你不向世界敞開,你不讓你的門窗帶來外面更多的光明, 你不讓你的窗戶有新鮮的風從外面進來—— 因為,你一直在擔心你裡面囤積的東西會丟失。
當你擁有某些東西,你就不可能打開窗戶,你會感到擔心。 如果,你不打開頭腦的窗戶,你就會有麻煩—— 因為,當你一個人在大海裡,與驚濤駭浪做爭鬥, 一個封閉的頭腦將會是盲目的。 在那裡你需要完全敞開,因為,只有基於敞開的回應才是正確的。
所以,佛陀說:你必須學習佈施、慷慨、分享。 當你在此岸,儘量學習分享。 分享你能夠分享的一切,事實上,沒有什麼是屬於你的。 你的佔有,是一種罪過。 你佔有的或宣稱佔有的,都是違背整體的罪過。 最多你只能使用,但你不能宣稱你佔有。 萬物存在的時候你還不在, 在你離開、被徹底遺忘之後,萬物還會在這裡。 誰才是佔有者呢?
我們兩手空空地來,我們兩手空空地去。 所以,當你在世界上,不要像一個緊握的拳頭,而要攤開手掌。 一個攤開手掌的人,也是一個頭腦敞開的人。 事實上,手只不過是頭腦的延伸。
你的右腦和你的左手相連,你的左腦和你的右手相連。 當你移動右手,你的左腦就活動;當你移動左手,你的右腦就活動。 當你的手像一個握緊的拳頭,你的頭腦也像一個握緊的拳頭。 是的,「攤開手掌」這個表述是美麗的: 一個攤開手掌的人,也是一個頭腦敞開的人。
佛陀有一種非常特別的教導。 佛陀對他的弟子說,當你靜心, 當你進入到你存在裡美麗的空間,立刻分享它們。 如果沒有人,那就閉上眼睛,把那種祝福迴向給整個存在。 但是,不要成為它的佔有者—— 即使是靜心,即使是智慧……不要成為一個佔有者。
有一則美麗的軼事。 一個年輕人去見佛陀。 他被佛陀的臨在所吸引;慢慢地,他開始靜心。 但是,有一個問題。 有一天,他來說: 「只有一個問題——那個問題就是:你說當靜心開花,你必須將所有的芬芳散發給全世界。我可以這樣做,只有一個例外:我不能把它送給我的鄰居。我可以對全世界這麼做,不過請允許我不對我的鄰居這麼做。」
佛陀笑了, 他說:「你這個傻瓜,那才是重點!你可以把它送給整個宇宙,因為,你對整個宇宙是中立的。你無法把它送給你的鄰居,因為你有敵意。愛,不知道敵意。首先,把它送給你的鄰居,然後,整個宇宙才會收到它。沒有別的方式。首先,送給你的鄰居,首先,善待你的敵人,然後,整個宇宙就會善待你。」
當耶穌說「愛你的敵人」,他就是這個意思。 像愛你自己一樣,愛你的敵人。 耶穌還說:像愛你自己一樣愛你的鄰居。
也許在大多數情況裡,敵人和鄰居都是同一個人。 他們並不是不同的人,鄰居和敵人幾乎都是同一個人—— 因為,遠離你的人不可能是你的敵人。 要成為你的敵人,對方必須和你親近。 要成為敵人,一個人必須在你存在的邊界之內,他必須是你的鄰居。 他是你心頭的痛,他的存在本身就是一種緊張, 他打擾你,他的存在是無法讓人接受的。
佛陀說:散發你的靜心,否則,你就錯過了。 這是全新的教導——派坦加利沒有這麼說過—— 這是非常新穎的洞見。
佛陀說:如果,你達成了靜心狀態,立刻分享它。 如果,不分享它,你就還沒達成你認為你達成的境界。 你處於一種自欺和幻覺之中——因為,靜心狀態的本性就是分享。 如果,你無法分享,你肯定在某個地方有自欺。 那這種境界就是虛假的,這種虛空就是不真實的。
真正的靜心境界,它的本性就是希望分享。 如果,你的靜心沒有變成慈悲,那就是有什麼地方出錯了。
這是他的第一種波羅蜜——你可以帶上走向彼岸的品質。
─奧修:《四十二章經》
|
|
( 心情隨筆|心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