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不活在傘下」的空間
2021/07/22 01:43:31瀏覽1436|回應1|推薦63
忙到此刻,午夜十二點半,才有自己的定靜時間。



一直想寫一篇有關「視野習慣」的文章。這習慣,會影響我們的各種人際關係。



有一假日近午時分,難得去了趟菜市場。那天,略有陰雨。菜市場狹小的道路上,一片傘海。



人,大部分,把傘撐高的高度都很類似,手腕大致上都在胸部左右。有人,還會把傘的直桿靠掛在肩上,大約45度左右,於是,站在他對面的人看過來,是一圈的圓傘傘面,完全看不到傘後的景致。



站在菜市場的小道上,一眼望去,一片黑壓壓,根本看不到傘後的面貌。



於是,我立刻把手打直,讓傘撐到最高點,期待空出一點空間,讓對面的人看到我背後的小世界。哪怕只是一窗的留白世界!




我們,除了照鏡子,很少能把視覺「跳出自己之外」地統觀周邊的一切互動的人事物。一如,那一片傘海下的男女老弱婦孺,每個人,都「自在」地活在自己「視」界裡。



那「視野習慣」,就是站在自己一方天地,眼睛直視出去,看到什麼就接應到什麼訊息。



訊息,或許是一樣的、純一的,甚至是富有各種考量、客觀、現實面的綜合體。但是,人的「視野習慣」若全從自己利益得失出發,那麼感受到的訊息,就容易扭曲為「我被不公平待遇」、「別人就是有特權」、「別人就是處心積慮」、「別人就是在鬥爭」,而我,就成了「被忽略」、「被弱勢」的代號了。




非常多不如意的人,當他們在表達委屈與失落時,一開頭的前幾句形容詞,很容易落入前述的情緒裡。



不熟悉的人傾訴,我大都先聽,以鼓勵加油方式結尾。熟悉一點的,我會嘗試用問問題的方式,問到他嗅出我在暗示什麼了,留給他一點思考空間,然後祝福方式結尾。



非常熟悉而且長時間抱怨同一問題的人,我可能在舉例或傳達分析中,就像一根刺,刺過去了。



一個人,會長期「落陷」在同一問題或情境裡,表示自己沒有習慣從挫折中「反省覺察」自己。亦即,少了一面「心之鏡」。



當我們凡事都只從自己視角出發,少了「想像」對面互動的人(各種人際關係)的感受時,我們的人際互動關係,當然少了那麼點可上可下可左可右的潤滑感。




菜市場路窄人稠,外加一片傘海,常是黑壓壓一片。何不嘗試一下,把手打直,撐高你的傘,給對面的人,開了一窗世界,也給自己「不活在傘下」的空間。




( 心情隨筆心靈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ming511228&aid=165608850

 回應文章

Path Walker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偶感
2021/07/22 07:10

一碗水 都很難端得平  何況是  把手傘打直啦  還有長得更高的人怎辦?

眼有視界限  唯有心眼無界  三思就是 "缺心眼"

山不轉  路轉  您常說的 "當下轉念"

網購  或  找外賣  就不必淌這趟雨傘海 不是嗎?

三思新芽綠(ming511228) 於 2021-07-22 07:18 回覆:

大哥

哈哈哈!  身高當然有高低 甚至連胖瘦都不一

但人一多。就是一片黑壓壓。下次您去一趟傳統菜市場試試  哈哈哈

我只是因為昨天一位上海客人再次提到同事關係

我答應他要寫一篇文給她。深夜實現諾言  而已!

今晨  看到微信上的點閱了

很多失意的人點閱  那就足夠了

謝謝大哥醍醐灌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