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資訊化的迷失
2007/02/02 11:14:02瀏覽417|回應0|推薦3

資訊化的迷失

    在高度資訊化下,我們日常生活的空間經過了資訊和記號的組合結果,
三次元的真實世界透過映像管反映出來,變成了二次元的「類似世界」,失
去了實在感和遠近感。

    就我們所知,一條直線是一維,一個平面是二維,而我們生活的空間是
三維的。維與維之間有一道我們看來是不可逾越的界線。一切事物都在各自
的「維」中有規律的運動著,如果沒有外界的干預,它們不可能逾越自己「
維」的界線。例如:一條筆直的鐵軌是一維的,在它上面運行的火車就要受
一維的限制。如果遇到障礙,它只能相撞或停下。它無法像汽車一樣輕鬆的
拐彎躲開,因為它是一維中運動的事物,它無法逾越「維」的界線。同理,
汽車是在二維平面中運動的事物,它也要受二維的限制。它遇到障礙,只能
在平面內左右躲閃,卻無法跳過去。而飛機卻可以在三維空間裡自由運動,
因為它是三維中運動的事物,可以不受一維和二維的限制。但同樣,它也要
受三維的限制,它無法逾越四維時間的界線。


    我們人類是生活在三維空間的最高級的生物,我們的形體也受到三維的
限制,但是我們的思想、意識卻是四元的,可以突破這個限制。


    然而資訊化的結果,人們在日常生活中不斷反覆和「類似世界」接觸,
對於未曾資訊化的「原世界」(三次元)遂產生了不可思議的顛倒失調感,
因此我們很容易迷失。芝加哥大學哲學教授 Allan Bloom 在「日漸封閉的
美國心靈」一書中斥責青年學子漠視歷史,大學缺乏道德目的,人人都是廉
價哲學的代言人,重視知名度 celebrity,我們對電視明星很熟悉, 對鄰居
反而陌生。


    人們只知竭力使自己心裡舒服,卻沒有一絲自知的能力,年輕人把原創
力 ORIGINALITY 掛在嘴上,動輒強調忠於自己,但如果他們缺乏高瞻遠矚
的歷史視野,根本不瞭解自己的潛能,那麼原創云云只是誇誇其談而已。這
不就是資訊化的迷失嗎? 想想看!四次元的人類卻生活在被壓縮成二次元的
「類似世界」,見樹不見林,那會不迷失?難怪心靈越來越粗糙。所以我認
為我們應多運用想像力,擴大我們的時空領域,那樣不僅可還原回四次元,
甚或提昇到多次元的世界。

    而寫作與閱讀就是想像力最好的實際應用, 寫作可進入深層的意識, 找
到內在的自我,閱讀可透過偉大文學作品的啟迪而體驗到自我發現的樂趣。
找到多維世界,你說不是嗎?


    附記:歷史是人類生活在地球上的「時間軌跡」,缺少了歷史的視野,
就只能受限於三次元的世界。因為三次元加上「時間」這個次元才變成四次
元的。


( 知識學習其他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ming3508&aid=7093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