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探討項羽失敗的原因
2006/08/11 17:46:49瀏覽7465|回應0|推薦7
 
項羽二十四歲在蘇南造反,二十七歲滅掉秦國,自號西楚霸王,號令天下,政由己出,三十二歲兵敗垓下烏江自殺。一生僅有三十幾個春秋,卻在中國歷史上書寫了烽火連天、鐵騎蔽日的雄渾篇章。
 
項羽短暫的輝煌和淒慘無比的結局,歷來是中國人憑吊抒懷的一大題材。
就連劉邦這位最後的勝利者,在波瀾壯闊的項羽面前,也隻淪為了歷史的配角。
壯哉,項羽!
 
關於項羽失敗的原因,眾說並不紛紜,主要不外乎兩種。一是項羽性格使然,所謂"匹夫之勇,婦人之仁",喜歡殺戮以至喪失天下民心,吝於賞賜而不獲將士擁戴。另一種觀點則認為是"歷史必然",認為秦王朝已經實現大一統了,是歷史潮流所在,項羽卻逆潮而行,分封天下,必然為潮流所拋棄。
 
其實,這兩種觀點都太過偏面,沒有切中問題的要害。 
我認為,吳越落後的文化是項羽失敗的根本所在。
 
 
一、性格說站不住腳
 
關於凶殘好狠,從《史記》的記載來看,項羽確實表現出了大開殺戮凶狠殘忍的一面,但這並不能說是項羽性格使然。一方面古代戰爭本身就比較殘忍,集體坑殺戰俘的事情在先秦屢見不鮮。另一方面,隻要有人勸解,並且道理中肯,項羽一般也不會大開殺戒。
 
據《漢書》"陳勝項籍傳"記載,項羽攻打外黃十分艱苦,取勝之後,將十五歲以上的男人趕往城東,想集體屠殺,以洩其憤。當時外黃有一個十二歲的少年,勸說項羽不要屠城,不然以後其他城市的人肯定抗爭到底,絕不投降。項羽認為有理,郝免了已經刀架脖子的一眾男人。試想項羽身為主帥,在忙亂的戰爭間隙居然能接見一個黃口小兒,並且接納他的意見,是多麼難得的一種行為。就是劉邦,也難以做到,即便是以後兩千年來的整個中國歷史中,恐怕也難以找到幾個類似的例子。
 
關於匹夫之勇婦人之仁,這不過是韓信的一面之詞。
韓信乃一介貧民,窮困潦倒,又自恃能力超群,所以一直期望出人頭地。項梁造反兵過淮陰時,韓信投靠項梁,項梁任命他做了一個小官。項梁死後,項羽繼任,賞識韓信的才能,立即予以提拔。但是韓信確實才高,認為提拔得太慢,不足以發揮自己的才能,於是臨陣叛逃,投靠劉邦。沒想到劉邦也並沒有給他什麼官做,失望之餘,韓信又棄劉而去,這才發生了著名的蕭何月下追韓信的故事。
 
追回來之後,劉邦因蕭何推薦,立馬招見,在這次會見時,韓信為了展現自己的才能,故意將劉邦吹捧一下,將項羽貶低一下,當然是情有可原,正是在這種情況下韓信就講出了流傳千古的"匹夫之勇,婦人之仁"。
 
關於項羽的性格,我認為陳平的評價較為中肯。
《史記》"陳丞相世家"記載,陳平對劉邦說:
項王為人,恭敬愛人,士之廉節好禮者多歸之。至於行功爵邑,重之,士亦以此不附。
今大王慢而少禮,士廉節者不來,然大王能饒人以爵邑,士之頑鈍嗜利無恥者亦多歸漢。
 
可見,就性格而言,項羽劉邦,各有長短,相對而言,項羽的性格甚至好過劉邦。
因為不排除陳平與韓信,變相地以此為藉口,向劉邦討要爵邑的可能。
 
 
二、逆"大一統"潮流說也站不住腳
 
這一說法,其實由來不久,大抵應當是歷史唯物主義傳入中國以後,一部分人提出的新看法。
 
他們認為在秦以前,夏商周實行的是五級分封制,公侯伯子男各據一國,自成一體,雖然夏商周叁代分別是“天下共主”,但是天下共主對封建各國的控制力並不強,一旦某一諸侯國實力增強,往往尾大不吊,不買共主 的帳,而共主往往對此也毫無約束辦法。因此,各諸侯國力量此消彼長之後,經常發生沖突,局部戰爭此起彼伏。
 
老百姓對這種局面早已厭倦,希望能形成中央集權的統一王國。秦滅六國之後,廢除封建制,實行郡縣制,正是代表了這一歷史潮流。而項羽在滅掉秦國以後,廢掉郡縣制,又實行封建制,違背了歷史潮流,所以為潮流所淘汰。
 
初看起來,這一說法彼有新意,但實際上,不過是後人的憑空妄斷。
 
封建制度下的各國經常相互厮殺,形成局部戰爭,而且有時戰爭規模還相當大,這是事實,但是,從國家政權出現之日起,一直到秦滅六國之前,中國人一直習慣於裂土分侯的封建制。秦朝建立中央集權之後,天下百姓並沒有發現中央集權的好處,反而更見其害。
 
因此,那些深受其害的原六國百姓,理所當然地就認為苦難的根源就在於大一統。所以,一旦陳勝吳廣揭杆而起,"天下影從",除了故秦地之外,原來六國所在地的豪傑百姓,紛紛殺死郡長縣令,以圖恢復六國故地,回到以前的七雄並存的歷史狀態。
 
關於這一點,唐朝有一位著名的雜家唐蕤在《長短要術》中有過比較明確的評論。
 
《長短要術》歷來評價甚高,有人稱之為"小資治"。而唐蕤本人在當時也聲名遠播,就連大詩人李白在十八九歲時,也師從於唐蕤。可見唐蕤當時的學術地位。就連唐蕤這麼一位大學者,也認為較好的政治體制是分封制稍帶郡縣制。他甚至認為秦朝之所以很快就滅亡,根本的原因在於沒有分封諸王而一味實行郡縣制。
 
見,在近現代一些人的新意之前,並沒有什麼人証明秦時天下百姓有希望大一統的願望。
 
 
三、落後的吳越文化是項羽失敗的根本所在
 
其實楚漢之爭,並不是項羽與劉邦兩個人之間的決鬥,而是以項羽八千子弟為代表的吳越集團與以劉邦蕭何韓信等人為代表的蘇北集團的決戰。通俗一點講,不過是蘇南與蘇北兩大勢力間的決斗。說到底是吳越文化與中原文化的較量。
 
項羽的親信,是會稽起義時的八千江東子弟,次親信是原楚國故地的造反軍團如英布等,最外圍的則是各地投降將士。項羽的各項軍政大計,都由這一部分親信制定。因此,這一部分人的判斷、謀劃,直接影響了項羽的各項決定。
 
而在項羽的這一部分親信中,謀斷能力最強的是范增,安徽巢湖人。項羽一直尊稱范增為亞父,而且范增已經七十高齡,不可能在最後關頭叛項羽而去,而項羽卻輕而易舉地中了陳平的離間計,原因就在於范增不過是項羽的次親信。
 
項羽真正披肝瀝膽、確信不疑的,隻有江東的八千子弟。這八千子弟中,現在有姓名可考並且可以確認籍貫的是故吳令鄭昌、壯士桓武。另外名見史記的還有鐘離味、龍且、季布等。這些人,勇武有餘,智謀不足,在關鍵時候不僅沒有幫助項羽,反而拖了項羽的後腿。
 
首先,江東子弟才智能力水平欠佳。《史記》"項羽本紀"記載,項梁殺人,避仇於吳中,"吳中賢士大夫皆出項梁下,每吳中有大徭役及喪,項梁常為主辦"。
不惟智謀如此,勇武亦是如此。"籍長八尺余,力能扛鼎,才氣過人,雖吳中子弟皆已憚籍矣"。
 
所以在楚漢相爭過程之中,凡項羽親自指揮作戰的,無不取勝。而一旦需要分兵拒敵,吳中子弟卻沒有一個可堪大任。這其中最要命的就是龍且部被韓信殺的全軍覆沒。
 
龍且的全軍覆沒,可以說是楚漢相爭的轉折點。從此項羽劉邦攻守轉換,形勢大變。史載項羽"聞龍且軍破,則恐"。
 
其次,江東子弟向來尚武少文。吳越本來僻處江東,難得接受中原先進文化的熏陶,偶爾出現的伍員、孫武、范蠡、文仲等人,也不能得以長久,更兼吳越連年征伐,不久又被楚國滅掉,所以吳越一帶,子弟們只知鬥勇,不知有文。以至於在行軍打仗的過程中,只知道打打殺殺,不知道收買人心,播灑仁義。
 
甚至有項羽分封諸王之後,將一部分江東子弟裂土分王,結果這些人無德無能,將自己的王國搞得雞飛狗跳,一個接一個地亂了起來,沒有給項羽提供一個穩定的後方保障。
 
對於項羽取得勝利之後政治制度的選擇上,但凡通曉一點歷史的,就應當勸告項羽取長補短,將分封制與郡縣制結合起。結果由於親信中無人有此才識,自然也不會有人進諫,而那些非親信將領,則巴不得立即裂土封王,自成一國。
 
所以英布被封到九江國後,珍惜自己的力量,不僅沒有出兵援助項羽,被項羽逼急了反而投靠了劉邦。反觀劉邦,西漢建立後,立即借鑒秦朝和項羽的經驗教訓,分封王侯,郡縣並舉,才終於穩定了政治局面。
 
所以,項羽的失敗,不是其個人的原因,是以項羽為代表的江東集團的失敗。江東的文化底蘊不足以支撐整個國家的治理,所以也就難免項羽烏江自刎啦。
 
 
(轉貼)
( 知識學習商業管理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mikeyctsai&aid=3936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