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與人接觸」讀後感
2006/03/11 04:59:30瀏覽2670|回應0|推薦4

與人接觸,幾乎是每個人每天在做的事情,可是,包括自己在內,似乎只有很少數的人,真正認真地正視過這四個字-與人接觸。而我們從報章雜誌上,親友同儕的日常訊息裡,卻很明確的知道一件事:「每天的人事接觸,不論好壞,皆“深深地”影響著我們的所有作息與情感變化」,而一旦我們與週遭人們的關係“交惡”時,更嚴重打擊或重創自己,這一切,皆因為「與人接觸」的深、淺、好或壞所衍伸而來。

「與人接觸」既是一件無法避免的事情,那我們可曾細心想過,當我們無法選擇環境與接觸的人們時,是否該讓自己有更好的「心理建設」與「自我準備」?老實說,在自己接觸這本書前,對於這樣的問題是沒有其它想法的,而心裡也一直以為:「把自己的脾氣控制好、把交待的事情做好、把與人的接觸頻率減至最低、儘量少與個性不合的人合作」,只要做到這些,自己的生活和情緒應該是可以掌控的了。

事實卻非如此,當自己愈以這樣的“消極想法”處置時,更多的不可預期狀況卻頻頻出現,不但自己的脾氣無法好好控制,更會因為常年的累積而導致性情的偏頗,久而久之,逐漸地侵蝕個人的生活品質與情緒。對某些人來說,這樣惡性循環的狀況更導致了嚴重的心理問題,而這樣的事情在目前的社會上,也幾乎是日有所聞。

看完維琴尼亞的「與人接觸」後,讓自己的視野有了不一樣的空間,也給了自己很大的刺激與反省。原來,自己一直在“抹殺”潛在自我的完整與成長;原來,「與人接觸」還可以有如此迥異的對待方式;原來,「與人接觸」竟是如此的簡易;原來,「與人接觸」是可以有如此正向、積極的發揮。

書裡的簡單描述,作者的詼諧說明,讓自己有了清楚而深刻的理解,而當自己再次回味書內意旨時,也才發現,這樣簡要易懂的說明,還是得經由一遍遍地「實戰經驗」與不斷的內省沉澱,才能逐漸地達到效用,而這不也說明一件事嗎,知道並不一定是真知道,只有身體力行,只有親身體悟,經由不斷的改進與良好習慣的養成,才有可能真正帶領自己進入正向、積極的光明面。

對於作者維琴尼在第一章節所下的「接觸」定義,自己有著很深的感觸,也期望將這幾句話當做自我的勉勵與箴言,僅以此自勉:
「接觸」不是一場你贏我輸的遊戲,也不是說你就是永遠可以快樂過日子,而是,很坦誠的生活,很人味的分享,以人為本味,以人為關懷,這才叫「接觸」;「接觸」能整合身心,培養自身,增強你與自己、你與別人的關係。有「接觸」的人生,需要了解自己,需要與人來往,二者都是需要相當的耐心來達成的一份人生智慧。越是與自己或別人有完整、充實的接觸,我們越能感覺到愛、價值感、和健康,並且更知道如何有效的解決我們的問題。

「與人接觸」-
原著:維琴尼亞.薩提爾
譯者:吳就君
出版:張老師文化出版
作者介紹:
是美國最具影響力的首席治療大師,也被美國最著名的〈人類行為雜誌〉譽為「每個人的家庭治療大師」。薩提爾女士一直熱衷於將心理學中豐富而有效的觀念,深入淺出地介紹給大眾,並不斷以文字著作來推廣其中心思想。此外,並發展出許多生動創新的技巧來探索家庭,而為治療師們所廣為運用。

( 知識學習隨堂筆記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mickeytjm&aid=2008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