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什麼是Vitamin B17(三)
2011/12/14 16:49:39瀏覽371|回應0|推薦10

                                           什麼是Vitamin B17(三)

一位法國的腫瘤專家查理馬士(Dr. Charles Mathe)甚至說:「我如果得了癌症,我絕對不會到癌症治療中心去,患者離這些中心越遠,越有生存的機會。」

加州大學的哈丁瓊斯Dr. Hardin Jones分析了幾十年來癌症病人的存活率統計後說:「癌症病人可能還是不要治療的好。」像這樣的癌症醫師的見證,在戴氏書中比比皆是,那麼醫師為什麼還要對他們也束手無策的病症向病人說可以治療呢?

享有「心理學界的愛因斯坦」雅號的肯恩威爾博Ken Wilber)在《恩寵與勇氣》Grace and Grit,張老師文化出版)中,記述他的妻子罹癌的過程。

 

他提到一位好友罹患了末期癌症,她的醫生建議接受另一種非常強烈的化療,如果照醫生的話做,應該還可以活12個月。她提出了一個問題:「如果我不接受化療,還能活多久?」醫生回答:「14個月。」

 

肯恩的評語:「老實說,它也阻礙了病人尋求其他的治療途徑這根本不是在治療疾病,這是在治療心病某種治療也許對疾病無效,但可以引導病人聽信某個權威和接受某種醫療。」

 

腫瘤醫師並非企圖惡意操縱病人,也非刻意掩飾他們有限的技能,因為醫療對癌症無效,所以醫師被迫扮演安慰病人的角色,雖然這類角色對醫師而言是欠缺訓練的。但在病人眼中,醫生確實是地位崇高的牧師。主流醫師多半對另類療法不熟悉,他們的生活非常忙碌,以至於他們得依賴醫學研究或實驗簡報為訊息來源;而這些簡報又多為反對另類療法的組織機構(比如藥廠或癌症醫學中心)所準備。

 

因為癌症病人對醫院是一個利潤中心(profit center),主流的癌症治療在今日的美國根深蒂固的原因,就在於它們可以讓醫院賺得最多,而且保險願意付錢。所以現行的美國癌症醫療政策,會繼續掩飾事實,除非你自己從他們的神話中醒悟。

 

那麼癌症病人到底有什麼機會呢?

1950年代,生化學家小恩斯特克雷布斯Ernst T. Krebs, Jr.分離出一個新的維生素B17,又稱為Laetrileamygdalin。他當時不清楚自己掀起了什麼樣的漣漪,雖然至今許多人仍相信克雷布斯找到了癌症的療法。然而國際大製藥廠因為無法申請專利,壟斷維生素B17的使用,故而對VitB17發起了惡毒攻擊宣傳,即使事實證明它對於各種癌症有療效。

 

克雷布斯和他的父親也是將維生素B15  Pangamic acid應用在醫學上的先驅。他在二次世界大戰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酵素及其在癌症治療上的應用等方面的知識,這些酵素包括:鳳梨酵素bromelainchymotrypsin,和木瓜酵素papain。父子兩位至今被仍公認為維生素B17在癌症治療機轉方面的先驅。

 

維生素 B17是一種水溶性、醣化合物,存在於自然界約800種的植物中。含豐富VitB17最常見於非柑橘屬水果的種子中,如:櫻桃、油桃、桃子、李子及蘋果等,而以杏子apricot 的種子含量最豐,約有2~2.5%

 

根據葛雷芬斯《無癌症的世界》一書,克雷布斯研究之脈絡溯源自20世紀初葉,愛丁堡大學教授約翰畢爾德John Beard提出癌症的營養細胞球(trophoblast)推論。畢氏發現懷孕初期的原始胚胎細胞pre-embryonic cells亦即營養細胞球與惡性腫瘤細胞沒有區別。營養球細胞為胚胎成長所必需的,但是在懷孕期的第56天,胎兒的新胰臟開始分泌chymotrypsina酵素,從那時之後,營養細胞球的增生就被阻止。

 

葛氏寫道:「營養細胞球在懷孕初期確實具有癌細胞的特徵,因為它會很快速地增生及蔓延,最後它著床於子宮壁上形成胎盤,讓胚胎可以得到母體的保護和營養。」營養細胞球是另一種細胞經由一連串的步驟所形成的,葛氏將之簡化為「完全生命」細胞(total life cell)(有點像現在最熱門的幹細胞),它可以分化為任何一種器官或組織,乃至一個完整的胚胎。當完全生命細胞被男女皆有的動情激素啟發而開始製造營養球細胞時,有兩種結果可能發生。

 

第一,     如果是懷孕,就會形成胎盤及臍帶;

第二,     如果是在修補的情況下被啟動,結果就是癌細胞的形成。

葛氏補充:更正確的說法是,如果細胞修復工程沒有結束的話,就形成癌。營養細胞球分泌的絨毛刺激生殖激素chorionic gonadotrophin - HCG,可自尿液中測出來,準確度92%。假設檢驗呈陽性,若是女性,她如果不是懷孕,就是罹癌;如果是男性的話,只有一種可能癌。醫學界明知此檢驗法簡易卻棄之不用,而採用危險性高的穿刺手術,造成某些癌細胞因而擴散到全身。

( 創作另類創作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michaelchow&aid=59307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