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漫談系統整合技術 -- 另一條蹊徑
2010/11/12 09:16:50瀏覽1133|回應0|推薦2

民國 92 年 2 月 8 日

前言

所謂的資訊整合技術 早在 Win3.1 的那個年代就已經開始蓬勃的發展,時至今日各種為整合各種不同性質系統的技術,正如雨後春筍般的出現。但是可惜的是我們並不能憑藉著其中的幾項技術,就可以幫助我們整合所有的系統,所以如果你是一個系統分析師!?如果你需要為龐大的資訊系統作設計、整合時!?你就需要對這些技術作深入的瞭解。特別是現今的資訊市場跨企業、跨平台的要求又十分殷切的前提之下,我們大約也無法完全置身於這些技術之外。但是筆者在本文中並不打算介紹所有的技術,因為這些資料讀者隨便用搜尋引擎,就可以找到一大堆,筆者不用在此作狗尾續貂。筆者要介紹的則是另外一個非主流的整合技術 -- 『AP 控制器』。不過在這之前還是要先談一下目前整合技術的種類。

整合技術的分類

目前市場上的整合技術,我們以它們功能作為分類,大約可以分成資料處理類,與功能呼叫類兩種。其中資料處理類以資料庫存取為主,例如 BDE、ODBC、ADO、SQL Link 等,這些也就是所謂的 Middleware 的軟體技術,而這些技術使得資料庫軟體與我們應用程式軟體結合起來,形成所謂的『資料庫應用系統』。而另一種功能呼叫類則是以元件的型態,或者是服務的型態存在為主,例如 OLE、COM、COM+、DCOM、ActiveX、CORBA、SOAP 等。這些技術提供應用程式溝通以及跨越平台服務的機制。然而,就以上的技術而言,不管是哪一種,在使用上都有一定程度上的限制。例如 Middleware 的使用,除了要熟悉程式、資料庫語言、Middleware 本身的特性外,更重要的是必須要熟悉應用程式所使用的資料

圖 1.
結構,以及資料驗證的方式。因此,如果我們要藉由 Middleware 的方式進行系統整合的工作,通常我們會設計成如圖 1. 的架構,也就是在兩個資料庫之間架設一個資料交換的平台,而這個平台除了負責資料欄位對應的工作之外,更肩負著資料驗證的工作。(因為此時資料的驗證工作已經由 AP 端轉移到,資料交換平台之上)如此我們才能確保系統在整合過程中資料的一致性。
圖 2.

同樣的,在功能呼叫類型的系統整合技術上也有類似的情形,從圖 2. 之上我們可以看到雖然資料驗證的部分仍然由 AP 來負責,但是程式設計師還是需要瞭解每一種連結介面的結構,甚至是作業系統底層的通訊協定。無疑的,這對於系統分析師或者是程式設計師而言都是一種的負擔。不過,這對於新的系統而言,以上兩種的整合方式也許不會造成太多的負荷。但是對於舊 有系統的整合工作而言,這種工程肯定是浩大且沈重的,因為我們必須去改寫舊有系統的呼叫方式以符合新系統架構,所以, 姑且不論這些異動會造成系統多大的影響,單就工程的大小,可能就會讓人吃不消。因此有鑑於此,為了解決這種繁瑣的問題,另一種稱之為『AP 控制器』的技術便應運而生,並且讓系統分析師於整合工作中,多了項選擇。

AP 控制器

圖 3.

何謂 AP 控制器?這是一種利用作業系統底層的核心技術所發展出來應用系統, 如圖 3. 中所示 AP 控制器在於模擬 使用者操作 AP 操作的介面的方式,將資料由某一個資料端(可以是由 AP 所產生的 XML 文件,亦或是由遠端 Web 所傳送過來的一份 XML 文件),填入另一個 可以是完全不同的 AP 的介面程式之中,並藉此達到多個系統之間資料交換的目的。 而這種類似駭客(Hacker)的作法,使得系統分析師於整合工作之時,根本不需要像前面描述的兩類技術一樣,必須顧慮到 AP 背後所隱藏龐大複雜的資料結構,以及資料驗證的工作,可以直接逕行資料的交換(因為這樣機制,這些工作還是交由原來 AP 來執行)。同時,如圖 3. 中所示由於使用 XML 作為資料交換的媒介,所以程式設計師在資料交換之前可以很容易 對資料進行篩選以及濾通的工作,這樣一來使得整合工作變得輕鬆容易許多。特別是這套系統對於以傳統方式開發的系統,如 2-tier 的資料庫應用系統,以及其他單機使用或單純應用程式之間的整合,更具其實用的價值,因為透過這透過這套系統,系統分析師就可以繼續沿用原來的系統,並且作更廣泛的變形應用。

那麼既然是模擬 AP 介面的操作方式。那我們又要如何模擬出使用者的操作動作呢?其實 AP 控制器被設計成一種稿本語言,而每一種稿本語言的命令即為模擬使用者操作的動作。所以藉由對 Script 的編輯,我們就可以開始對目標的 AP 進行模擬操作。圖 4. 表示 AP 控制器在定義模擬動作之前,事先收集 AP 中每一個操作步驟的畫面。其中畫面左方顯示 AP 控制器從使用者的 AP 擷取下來的畫面,而畫面的右邊則顯示使用者 AP 中的元件清單以及屬性。

圖 4.
圖 5. 則顯示模擬動作的定義畫面,畫面中央部分顯示出稿本語言對於每一項動作的定義,而畫面的右邊則顯示對於過程中所需要使用到的 XML 文件,而圖中的範例是模擬將一份 XML 文件填入 AP 時的定義。而圖 6. 則顯示 AP 控制器在執行稿本語言時,過程中自動將一份由 Web 傳送過來的 XML 文件填入一個採購系統的畫面。同樣的這個動作可以相反過來進行,也就是說將 AP 的資料抓出來,成為一份 XML 文件,然後再傳送出去,這樣操作是不是很有趣呢?(註:圖 6. 的範例是一個單機版的傳統採購系統,藉由 AP 控制器與 Web Service 的結合,使用者可以從網際網路來操作這套採購系統,而原來的採購系統更本就不需要更改任何程式碼,就可以把它的功能發佈到網際網路上,並且使之成為具有 Web Service 的採購系統,如圖 7.所示。)
圖 5.
圖 6.
圖 7.

實際應用案例

政府實施健保 IC 卡的推行,雖然對於民眾而言較以往提供了更多的便利,但是對於醫療院所而言則必須修改許多系統,如此方能配合相關的政令與作業流程。例如健保 IC 推行的第一個階段,醫療院所需要於前端配置讀卡機,以便於將卡片中的資料讀出後完成掛號,然後再將由讀卡機所產生的就醫序號、安全簽章等資訊留存,然後在於民眾就診完畢後將就診記錄、所發生的費用、醫令等資訊回傳給健保局,以便完成整個申報的作業。因此對於 HIS、CIS、RIS、PATH 等醫療資訊系統而言則必須經過一定幅度的變動,換言之就是醫療院所需要經歷一段不算小的工程才能使 IC 健保卡的業務順力推展。所以利用 AP 控制器的機制,我們可以在不修改任何系統的前提之下,順利加入健保 IC 卡的作業。

圖 8.

在上圖中畫面上方的小工具視窗,是封裝了 AP 控制器與東元讀卡機驅動程式的小工具,這個小工具可以自動從讀卡機中讀取相關卡片資料後,填入使用者醫療系統中的掛號程式,並且在隨後的醫令系統、批價系統中取得申報所需資料,最後以 VPN 上傳的方式完成每日申報的作業。

在這個案例中是個很典型繞過傳統系統整合過程的一個範例,雖然對於醫療院所而言可以依據這個工具省卻許多因 IC 健保卡政策所附加的成本(例如:系統分析、程式修改撰寫、測試、系統與健保局認證、教育訓練等),但是對於擁有紙卡健保卡的醫療系統而言,使用這套工具,無疑的是宣布系統中關於紙卡部分的功能為廢功。所以對於系統分析師,這是個值得斟酌的議題。

結論

就像文章之初所提到的,系統的整合不太可能藉助某幾項技術就可完全達到我們的需求!!同樣的,AP 控制器在使用上也有其限制,就在筆者撰寫本文之時為例,AP 控制器目前的版本暫時也只支援 DOS 與 Windows 兩種,而且對於圖形控制方面也僅限於螢幕圖形的抓取而已,同時也不具備通訊的能力。所以就整個系統整合層面而言,AP 控制器僅能算是資料交換的環節之一而已,使用者在應用上還是需要搭配其他的技術才行。例如,我們在上面的例子中所表現的就是一種資料交換應用上的變形,它不但延續舊有系統的使用壽命,更進一步藉由與 Web Service 的結合,將舊有系統的功能擴大與推廣。因此,筆者在本文結束之前,要向讀者說明的是,今日不管技術如何的推陳出新,最後還是必須由『人』來決定這些技術是否有其價值,並且強調,『技術是死的,但是創意卻是無限的。』

( 知識學習其他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mhwu1&aid=45914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