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聽一百年也不厭倦~《世界恬靜落來的時》
2018/10/07 07:32:17瀏覽3559|回應0|推薦7


就算只是完成一首歌,也是費盡心血。曲折的傳奇故事,這裡說給大家聽。

很多作品的完成,得自冥冥中的因緣巧合。天南地北要素兜在一起,之前一點都沒想到它的可能性。而且光憑己身力量,無法強求完成。《世界恬靜下來的時》便無疑便是這樣一首曲子。
◆故事一:消失的作詞人

細數起來,光是這首曲子誕生的過程,就可以寫一部小說。我只說一點主要概梗吧。2010年,《渭水春風》即將開工,之前我做了一段史料和田野調查,正待動手,原本洽談搭檔的台語歌詞作者突然謝絕邀約。對這部很有歷史氛圍的史詩戲劇,其中歌曲必然要有一定的文學厚度、既優雅又感人才行,非尋常人可以動手。作詞人出缺,讓我限入困境。何處找人?

◆故事二:澳門賭城的兩岸龍門宴

之前,2008年前往澳門參加了一次奇異的兩岸藝文交流會。先不管這個交流會本身的戲劇化過程,反正文學、美術、音樂、戲劇、舞蹈…各路大咖人馬加上媒體,大概兩百人聚在澳門開會。過程不表,重點是我在那裡遇到先前不怎麼熟的向陽老師。我和他談到一些關於創作的事,從不熟變成半熟,成為後來我去拜訪他的伏筆。

◆故事三:詩人的青春戀曲

為什麼會有《世界恬靜下來的時》這首詩呢?這首詩是向陽老師二十年前的作品,據說寫於一個失眠夜,在情詩中算是晚期。但是向陽老師早期詩集便以「世界靜寂下來的時候」為名,可見雖然此詩完成時間較晚,但情境可能已經在腦中蘊釀多年。向陽老師在軍中服役時,為了防止兵變開始寫情詩,一直到這首後期作品,中間有連綿久長的深情。詩中女主角,一如陳甜的緊密相依。如此煉就出來的情詩,綻放於《渭水春風》,正是天造地設。

◆故事四:書到用時方恨少,還好有關鍵的一本。

作詞人跑了,夜半抓髮撓腮之餘,突然靈機一動,想翻翻台灣新詩找靈感。書架上有不知何時,在書店亂買的幾本台灣詩集,翻著翻著,選中的幾首詩竟有著相同的作者名~向陽(說實在,也剛好是作者中唯一算有交情的一位)。我選了一些情境切合的詩,甚至包括霧社事件的長詩。一通電話,直接殺去台北教育大學找向陽老師。一盞茶功夫,就談定幾首詩的授權。更「感心」的是,向陽老師還答應特別為本劇量身訂作了幾首新詞。

◆故事五:外省囝仔和台語詩人的隔山結合

由於諸多因素,《渭水春風》的音樂創作進度極為延宕,幾首詩總算最後關頭交到作曲家冉天豪手上。我們用最快的時間溝通和修磨,一鼓作氣完成,匆促的過程,向陽老師特為本劇新寫的詩並沒法全部使用。

◆故事六:經典不易

如果認真細查當年資料,還有更多背景細節可以發掘。每首歌的形成,都是絕頂不容易。細數起來,為了這些元素到位,我要感謝某甲、某乙、某丙、某丁…當然還有向陽老師伉儷不渝的愛情。我雖不是詞曲直接創作者,但是作品串合組成,確實花了我不少心血。如果這首歌將來有機會被認定為經典作品,得到大家的喜愛,我也就心滿意足了。

◎楊忠衡/20181007
( 創作散文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melyang2008&aid=1173530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