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1/05/23 03:24:23瀏覽408|回應2|推薦3 | |
嚴長壽先生寫了一本《教育應該不一樣》的書籍,談到他對於教育的憂心,我很想追著總裁前去,告訴他心裡也很憂憤。 在台灣,不論是大學、科技大學都一樣,當學生進到這裡,白一點說就「自生自滅」吧! 認真的可以自己讀,(所謂師父領進門,修行在個人),懶惰的自己也不會讀,(反正此校不留爺,自有留爺校),尤其是現在粥比僧多,尾巴學校能留一個是一個,管他是來混的還是來亂的,有學生就好。 學校可以對學生寬鬆,對老師可不行。每年教師評鑑,要看你有無各項可為學校攢錢、攢名聲的「計劃」(像國科會、教育部、經濟部、產學…,不過很奇怪的是同一所大學畢業的博士在不同的學校教書,能拿到國科會等研究計畫的機會可就大大不同了,不知是否在私立學院的就相對比較差?我也看過那種一年內沒發表過一篇論文可是卻被聘入國立大學的吔!)。 當大學老師是得寫寫論文的,但發表多少論文,招多少學生,有沒有帶學生參加得了名的大賽,也是教師評鑑時的重點。 教育部更扯,對於文章發表得多的(在什麼什麼 i 的期刊),就是資優教師(我同意啦!他們的資質真的很優─在做學問上),還能多領一大筆錢(薪資就不同─教部不是說要給與不同的待遇以留住好人才)。 於是教師們為了達到在上位者的要求,就只能拼了命的往學問裡攢,至於教學,so so就好,因為人那有那麼多的心力平分在每一個項目裡,當然是那個重要,那個要求多就做那個啊!我還聽說有老師做研究做到「忘了」去上課的。 對真的「用心」在教學生這件事兒上的老師,那個花盡心思想把七分教成六十分,(不是有一年只考了七分就可以上大學的嗎?)這樣的老師不優秀嗎? 可是,他的下場可能比學生還提早被學校 fired 。 我曾有朋友很「單純」的告訴我,她只想當一個認真「教學型」的老師,不想當「研究型」的老師,不可以嗎? 你說呢? 以前我們在讀書的時候就遇過那種─很會做研究,但是不會講課的老師,他上課在說些什麼一點邏輯都沒有,可是,他是「名師」哦!我們會不會太不識相了,丫~聽不懂怎麼辦?我前面就說啦!考試考進門,讀書靠個人。 這就是我看到的大學教育。 難怪嚴總裁要說自己是「豬頭」(嚴總說:「豬頭」是我與好友常常看到時政方向偏差,知其不可為而仍然設法提出建言,事後卻如夢初醒的自我調侃用語) 在本文中,我並無批評用心於學術上的學者專家們,相反的,我是很敬佩他們的。只是除了這樣的學者很優之外,其他難道就… 唉!就當我發牢騷,一堆屁話好了。 |
|
( 心情隨筆|校園筆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