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來自江蘇‧太倉市作家協會主席 凌鼎年 的幾則訊息 1 / 2
2015/04/06 21:40:29瀏覽791|回應0|推薦54

來自江蘇太倉市作家協會主席 凌鼎年 的幾則訊息  1 / 2

 

感謝

江蘇省 太倉市政府 僑務辦公室

世界華文微型小說研究會秘書長   凌鼎年 先生

轉發分享本資訊

 

以上圖片:凌鼎年 先生

連絡 凌鼎年 先生 的方式

郵件地址:江蘇省太倉市政府2號樓(作家協會)郵編:215400

手機:+86 1 3862 2928 17

E-mailldn8848@126.com  (新啟用的郵箱)

 

凌鼎年第40本集子《紙短話長》出版

 

江蘇省太倉市作家協會主席凌鼎年的書話集《紙短話長》,收入《全民閱讀書香文叢》,20153月在上海科技文獻出版社正式出版,全國新華書店發行。

 

該書系凌鼎年的第40本集子,集子分文史閑讀詩歌評說散文褒貶 藝術臧否等四個小輯,約12萬字,收錄了作者的書評書話,既有對小說、散文、隨筆、詩歌等文學集子的褒貶,也有對文史、藝術書籍的臧否,說好說孬,坦誠胸臆,一家之言,不乏真知灼見。

 

北京《藏書報》記者楊憲峰采訪凌鼎年的訪談錄《作家、藏書家凌鼎年》作為了代序。集子還附錄了凌鼎年撰寫的《我與書的情緣》,以及《趕鴨子上架寫評論》的後記。

 

凌鼎年系1994年的中國作協會員,不僅發表了一兩千篇微型小說,還發表了大量散文、隨筆、評論等作品,曾獲冰心兒童圖書獎、紫金山文學獎、葉聖陶文學獎、吳承恩文學獎、吳伯簫散文獎等。

 

婁東文

凌鼎年《微小說林林總總》出版

 

世界華文微型小說研究會秘書長、著名微型小說作家凌鼎年的隨筆集《微小說林林總總》,20153月在中國方正出版社正式出版。

 

該書分置頂拙文史料點滴商榷探討文友寫真采訪問答講稿匯集6個小輯,收錄78篇作品,共30萬字。

 

凌鼎年撰寫了《我的心在微型小說》的自序。

 

集子中有不少史料性的文字,以及作者對微型小說文體觀點性的文章,最後部分的講課稿分素材 立意 構思 細節 語言 懸念 人物塑造 知識積累 道具運用”“文本探索10講,是作家根據自己三十多年創作實踐的經驗之談,對微型小說愛好者有一定的啟迪作用。

蘇小薇  

 

凌鼎年參加 首屆全國微小說高峰論壇

 

由中國作家協會《小說選刊》主辦的 首屆全國微小說高峰論壇 315日上午在北京中國作家出版集團大樓15樓會議室召開。

 

會議由《小說選刊》副主編  李曉東 主持。

 

中國作協書記處書記 閻晶明、

中國小說學會會長 雷達、

中國當代文學研究會會長 白燁、

著名評論家 賀紹俊教授、

中國作協創研部主任 何向陽、

《小說選刊》主編 其其格、

副主編 王幹、《文藝報》副主編 徐可、

中國作家網副總編 馬季、

作家網總編 趙智,

中國微型小說學會會長 郟宗培、

《小小說選刊》總編 楊曉敏等30多位作家、評論家參加了會議。

 

太倉市作家協會主席凌鼎年也應邀參加了這次活動,並提交了《微型小說的四個現象與四個問題》的論文。

 

論壇還通過了中國微小說宣言

 

315日下午,凌鼎年又應邀去中國作家協會機關大樓10樓會議室參加了第六屆茅臺杯《小說選刊》獎頒獎儀式。

 

葉廣芩、紅柯、鄧一光、王十月等獲獎。

 

中國作協副主席、書記處書記何建明、

原中國作協黨組副書記、副主席張健、

中國作協副主席陳建功、

韜奮基金會理事長聶震寧、

中國作家出版社社長葛笑政、《文藝報》主編梁鴻鷹、

《小說選刊》主編其其格、

《雨花》主編李風宇等一百多位作家、評論家參加了這次活動。 

 

卓勰

  

以上圖片: 中國‧江蘇省‧太倉市新科技園區 風貌

  

以上圖片: 中國‧江蘇省‧太倉市新科技園區 風貌

聖竹杯全國散文征文大賽舉行頒獎儀式

 

由作家網、《作家報》等主辦,蘇州市聖竹家用紡織品有限公司承辦的聖竹杯全國散文征文大賽,歷時四個月征文圓滿結束,2015329日,在蘇州舉行頒獎儀式。

 

中國作協副主席 何建明、

江蘇省作協主席 範小青、

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的 範培松教授專 程前往祝賀。

 

部分獲獎作者參加了頒獎會。

 

整個活動由蘇州相城區農民企業家 馬衛明 獨家贊助。

 

這次征文不僅得到國內眾多知名散文家和散文愛好者的熱烈響應,而且也得到海外散文學家的熱情參與。

 

20148月到12月底,4個多月時間,共收到來自海內外稿件681篇,其中來自德國、加拿大、瑞士、捷克、奧地利、新加坡、越南等17個國家和地區的稿件21篇。

 

經過評委的兩輪評選,共有43篇稿件獲獎,南通尤欣欣的《蘇州也有個黃婆婆》榮獲特等獎,蘇州莊小燕的《消逝的頭發布》等兩篇散文獲得一等獎。

 

中國作協副主席何建明認為,一個農民企業家出資辦散文大賽,這在全國並不多見,聖竹公司走出了一條文學與企業文化有機結合之路,值得點贊。

 

湯雄

 

以上圖片: 中國‧江蘇省‧太倉市 瀏河畔 古色古香 風貌

 

以上圖片: 中國‧江蘇省‧太倉市 瀏河畔 古色古香 風貌

 

唐儀強詩歌集首發式暨詩歌朗誦會舉辦 圓滿成功

 

由太倉市文聯、太倉市文廣新局主辦,太倉市作家協會、太倉市圖書館承辦的 唐儀強詩歌集首發式暨詩歌朗誦會 37日在圖書館底樓報告廳舉辦

 

130多位讀者與詩歌愛好者參加了這次活動,旅居加拿大的華人女作家南雁恰好來太訪問,也參與了這次活動,並做了熱情洋溢的發言,盛贊太倉的文學生態、文學氛圍十分良好。

 

唐儀強是太倉中醫院的副院長,享有良好口碑的 B

 

市作家協會主席凌鼎年、文聯主席汪放、原人大副主任袁國強、原政協副主席曹浩,唐儀強老同學凌微年等從不同的角度介紹了唐儀強其人其詩。

 

龐建農、史曉燕、胡音堯等多位朗誦愛好者朗誦了唐儀強詩集中《我的林場》等多首詩歌,沙溪高級中學的5位師生也即興上臺朗誦了唐儀強描寫祖國大好山河的詩作。

 

應讀者要求,唐儀強還現場為大家簽名贈書,200本詩集當場告罄。氣氛熱烈、活躍。

   

以上圖片:加拿大華人作家 南雁女士

加拿大華人作家 南雁 到沙中講課

 

旅居加拿大的著名華人女作家南雁應邀到蘇州大學講課,37日、8日順道來太倉訪問。

 

在市僑辦、市作家協會有關人員的陪同下,她參觀了張溥故居、弇山園、沙溪古鎮等。

 

8號下午去沙溪高級中學作了《心靈環保,感恩生命》的演講,有600來位學生聆聽演講。

 

整個演講過程,南雁與眾不同的演講風格,引起了學生極大的興趣,她不斷與學生互動,現場的氣氛極為熱烈。

 

丁年

  

附錄《新遠見》雜誌編者 寇建平 VS 凌鼎年

 

弘揚“婁東文化”對談錄

《新遠見》雜誌編者 寇建平 按:

 

凌鼎年系“老三屆”畢業生,這位曾在微山湖畔的煤礦“摔打過青春”的太倉人,是明代文學家凌濛初的後裔。

 

他熟悉太倉的歷史掌故、民俗民風、名勝古跡、歷史人物,是“婁東文化”的積極挖掘者和宣傳者。

 

近年來,他在發表600多萬字文學作品的同時,又在海內外報刊發表了數十篇有關“婁東文化”的文章,先後撰著出版了《江蘇太倉旅遊》、《太倉近當代名人》兩書,成為了解太倉、認識太倉的重要著述,讓人讀後對太倉地域,肅然起敬。

 

在一個風和日麗的上午,我們與他促膝而談。

 

凌先生幾乎三句話不離本行,主題就是“婁東文化”。

 

我們對談後,留下的深刻印象是:

 

不管過去還是未來,不管是太倉人還是外鄉人,“婁東文化”都是一筆讓我們回味無窮、取之不盡的寶貴財富。

 

太倉的未來離不開這筆財富,太倉的未來甚至可能就決定於這筆財富。

以上圖片:凌鼎年 先生

 

《新遠見》 問:真正成型的“婁東文化”起源於何時?

 

凌鼎年 答:北魏著名水利學家酈道元在《水經註》一書中專門提到了“三江”。

 

古時的“三江”是指婁江、東江、松江。

 

唐宋以前,這是太湖的三大泄水通道之一。

 

到了元初,東江、松江相繼湮塞,婁江就成了導水入海的大通道。

 

婁江是唐宋以前的舊稱,也就是現在的瀏河。

 

婁江源出今江蘇吳江市鮎魚口,北入運河,經蘇州婁門,再經昆山、太倉,在瀏河口入海,全長92公里,其中在太倉境內的大約有20公里。

 

因為當時昆山、太倉地處婁江之東,所謂“東歷昆太”,所以,太倉別稱 『婁東』。

 

關於婁東文化的起始,一種意見認為可從三國時算起。

 

但我認為,太倉在宋以前還談不上有獨立的、自成體系的區域文化,真正的婁東文化從宋代算起更有說服力。

 

目前太倉沙溪鎮樂蔭園的宋碑,是太倉歷史上有文字可查的最確切的記載。

 

在唐代,杜甫的詩中有“ 雲帆轉遼海,粳稻來東門;”“ 吳門持粟帛,泛海凌蓬萊。”

 

據考證“東門”、“吳門”就是指太倉,只是未發現唐代時太倉有從政的高官和有名望的文化人。

 

史書有載的太倉人,在宋代時是龔宗元、龔程、龔況、龔明之一門四代。

 

最早記錄牛郎織女傳說降生太倉的,就是當時家居太倉南郊黃姑村的〈龔明之〉。

 

宋代另有郟亶父子三人,郟亶是王安石欣賞的水利專家,寫過《吳門水利書》,對吳地水利有過大貢獻,今太倉弇山園有其墓葬。

 

范仲奄到太倉治水也在宋代。

 

鑒於以上史實,婁東文化可暫定由宋至今,大約1000年歷史。

  

以上圖片:美味可口的 太倉名產 肉鬆 肉脯 料理

 

以上圖片:美味可口的 太倉名產 肉鬆 肉脯 料理

 

《新遠見》問:“婁東文化”的具體內容有哪些?

 

凌鼎年 答:廣義講,婁東文化源出於吳越文化,或者說是吳文化的一個分支。

 

它的形成、發展、繁榮,脫離不了吳越文化、吳文化的滋養、影響,至少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

 

但狹義上講,婁東文化又非完全從屬於吳文化。

 

特別是到了近代,婁東文化受到海派文化的強烈輻射,在接受現代文明、現代文化時,有了一種傾向性的選擇,

 

因此,婁東文化較之吳文化更接近於海派文化。

 

粗分一下,婁東文化應該有三個層次,即雅文化、俗文化、雅俗共賞文化。

 

雅文化主要是以魏良輔為首的昆曲,以王世貞、吳梅村為領袖的古典詩文,

 

以王時敏、王原祁為首的婁東畫派、

 

以徐上瀛為首的婁東琴派,

 

以趙宧光、汪關為首的婁東篆刻派,以弇山園、南園為代表的園林文化、

 

以王錫爵故居、張溥故居為代表的宅院建築文化等等;

 

俗文化就是民間的唱宣卷、關夢等;

 

以太倉肉松、太倉糟油為代表的飲食文化,

 

以江南絲竹、雙鳳民歌、舞龍獅、堂名、滾燈、矛子舞等則屬雅俗共賞文化。

 

歸納而言,婁東文化至少包括12個方面的特色:

尊師重教,源遠流長;崇尚科研,代有傳人;著書立說,蔚然成風;

流派紛呈,領袖風采;創立新說,影響深遠;名人造訪,增彩添色;

名勝古跡,智慧結晶;鄭和業績,彪炳史冊;民俗民風,原汁原味;

土產特色,好吃好記;宗教遺存,自成一景;醫藥文化,名醫輩出。

 

如果具體細說,那恐怕要說上半天一天。

  

以上圖片:用來製作江南“ ”名菜,浸泡肉類食品的 太倉糟油

 

以上圖片:新婁東派畫作 的作品

 

以上圖片:新婁東派畫作 的作品

 

《新遠見》問: “婁東文化”對太倉人的影響,主要體現在哪些方面?

 

凌鼎年 答:一方水土養一方人,山清水秀之地,必出才子佳人。

 

在婁東文化的熏陶下,太倉人外在清秀、儒雅,內在聰穎、靈活,是典型的江南水鄉兒女。

 

太倉人好學習、好讀書,整體素質良好,故接受能力、學習能力、應變能力較強,對新事物有一種天然的敏感。

 

太倉人重禮節,重規矩,做事心平氣和,不驕不躁。

 

他們對文化、對藝術有一種天然的偏愛,這是一種傳統、一種氛圍。或者說,不少家庭有一種文化、藝術基因的遺傳。

 

婁東文化是較為典型的閑適文化,所以太倉人不急功近利,講究自娛自樂、精益求精,其藝術成就很高,代有文壇、藝壇領袖人物湧現。

 

太倉人會享受,會過日子,不張揚,不露富。太倉這座城市不排斥外來人口與外來文化,而是改造之,改變之,融合之。

 

太倉文化有一種明顯的傳承性、家族性。

 

太倉鄰里關系、家庭關系都比較好,社會治安也相對比較穩定,違法亂紀、刑事犯罪歷來很少。

 

太倉人一般不願意背井離鄉外出創業,而一旦走出太倉,都大有作為,因為根基好、素質好,一到更廣闊的天地就脫穎而出,大顯身手。

 

目前,太倉籍院士有11位,將軍有20多位,大專院校的正副校長、院長有20來位,正教授、正研究員有100多位。

 

20069月在北京九州出版社出版的《太倉近當代名人》就收錄了》560位政治上有地位、經濟上有實力、專業上有造詣、社會上有影響的“四有人物”,這還僅僅是我一個人收集到的資料。

   

以上圖片:古婁東派畫作 的作品

 

以上圖片:古婁東派畫作 的作品

 

以上圖片:古典悠美,傳唱不絕的 江南絲竹 文化音樂

    

 以上圖片:古典悠美,傳唱不絕的 江南絲竹 文化音樂

本篇故事未完待續,請繼續期待悅讀

來自江蘇太倉市作家協會主席 凌鼎年 的幾則訊息  2 / 2

 

( 在地生活紐澳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melbourneAuthor&aid=220463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