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1/07/15 00:00:20瀏覽3477|回應16|推薦340 | |
五年前,在埔里寶相寺禪修的陳師姐問我:「四念處禪修法這麼殊勝,為什麼來禪修的人那麼少?」我說:「因為知道這個法門的人非常少。」在中國,在北傳佛教國家,「四念處禪修法」被忽視了千餘年。許多古代的高僧大德未曾聽過四念處禪修法,因為沒有讀過四部《阿含經》;即使聽過,因無人教導,也無從修起。 佛陀在《大念處經》中說道:「諸比丘!為眾生之清淨,為度憂悲苦惱,為斷啼哭,為獲得真理,為證得涅槃唯一趣向之道,即四念處。」在《雜阿含經》佛陀一再提到四念處:「住四念處,修七覺分,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又說:「有一乘道,令眾生清淨,離生老病死、憂悲、惱苦,得真如法,所謂四念處。」又說:「有一乘道,能淨眾生,謂四念處,乃至解脫生老病死、憂悲、惱苦。」此外《長阿含經》也提到:「云何四法向涅槃?謂四念處,身念處、受念處、意(心)念處、法念處。」在《增壹阿含經》中,世尊為比丘說樂受、苦受、不苦不樂受…當以四念處滅此三受。 以上的經文只說明「四念處是一乘道(為證得涅槃的唯一趣向之道)」,是能「解脫生老病死、憂悲、惱苦」的究竟解脫之道,卻沒有詳細說明如何修習,如何從日常生活中,從行住坐臥中修習;《大念處經》對四念處的修習法有詳細的解說,將在稍後說明。 四念處又稱為四念住。念處(satipatthana)有兩種解釋,即:「建立起」(upatthana),以及作為「念」(sati)的「立足處」。在巴利大藏經中,《長部》第22經及《中部》第10經對四念處有詳細的解說,而《相應部》中的〈念處相應〉則收集一些有關修習四念處的較簡短的經文。此外,《增支部》也提到:「阿難!茲有比丘,從正念而往,正念而還,正念而立,正念而坐,正念而臥,正念而作。阿難!此隨念處,如是修習,多修習,則能引生正念正知。」 ◎ 什麼是毗婆舍那(Vipassana)? 毗婆舍那是洞察力,內觀。毘婆舍那(觀禪)指不斷的觀察身心生滅的現象,也就是觀察名法(mentality)與色法(physicality)無常、苦、無我的本質,漸漸的由粗到細膩的觀察,所謂「細膩」是觀察到「究竟色法」(極微物質中的地、水、火、風等)與「究竟名法」(心法、心所法),「究竟」(paramattha)指最終的狀態。修習毗婆舍那禪或「念處禪」的目的是,要了解身心生滅現象中的無常、苦、無我三種特性,由於了解身心生滅現象的三種特質,我們就可以去除許多煩惱,如貪慾、渴望、嗔恨、惡意、妒忌、輕慢、懶散、遲鈍、悲傷、憂慮、掉舉(restless)和悔恨等。去除這些煩惱後,我們就能究竟解脫,證入涅槃(涅槃是痛苦煩惱的止息)。 ◎止禪和觀禪的不同 止禪(Samatha meditation)可以培養持續的定,如四禪八定。當心專注在禪修的目標時,心變得平靜。止禪的目的是從觀察單一的目標上獲得深定,因此修習止禪可以獲得安止定(appana-samadhi)或近行定(upacara-samadhi)。當心專注在禪修的目標時,所有的煩惱,如貪慾、嗔恨、驕慢、無明等均已遠離,此時,心專注在所緣境(object)上。當心沒有煩惱或干擾時,我們會感到平靜、輕安、快樂,然而止禪無法觀察身心生滅的現象,無法止息痛苦。《清淨道論》提到止禪有四十種業處(禪修的目標),修習止禪的禪修者可選其中一種作為禪修的所緣境。 修習觀禪(Vipassana
修習觀禪時,當我們的身體感到熱或冷時,我們應該觀察熱或冷的感覺;當我們感到痛苦或快樂時,我們應該觀察痛苦或快樂;當我們生氣時,我們應該觀察憤怒的情緒,讓憤怒消失;當我們悲傷或失望時,我們應該以正念觀察悲傷或失望的情緒;我們必須觀察每一個身心生滅的過程,以便了解它的本質(無常、苦、無我)。正確的了解能使我們去除無明;當無明已經去除時,就不會有任何執著。當沒有執著時,就沒有痛苦。因此,以正念觀察身心生滅現象,觀察它們的本質(無常、苦、無我)是滅苦之道,這是佛陀所開示的「四念處」的內容。因此佛陀在《大念處經》中說道:「諸比丘!比丘於身,觀身而住,精勤,正知正念,捨離世間之貪憂;比丘於受,觀受而住,精勤,正知正念,捨離世間之貪憂;比丘於心,觀心而住,精勤,正知正念,捨離世間之貪憂;於法,觀法而住,精勤,正知正念,捨離世間之貪欲煩惱。」 ◎修習四念處的功德(成果) 《中部》經典提到「勤修身至念(身念處),可獲得十種功德。」;而《中阿含經》也提到修習念身(身念處)有十八種功德,內容與《中部》的十種功德雷同。只修習「身念處」就有許多功德,而修習四念處的功德則更為殊勝。根據《大念處經》,修習四念處有如下的功德: 「諸比丘!無論何人,於七年中,如實修習四念處,可獲得兩種果位:或於現法中,得究竟智[2];若有餘者,可證得不還果。諸比丘!當於七年中,持續修習四念處。 諸比丘!無論何人,於六年…五年…四年…三年…二年…一年中,若如實修習四念處,可獲得兩種果位:或於現法中,得究竟智;若有餘者,可證得不還果。諸比丘!當於一年中,持續修習四念處。 無論何人,於七個月中,如實修習四念處者,可獲得兩種果位:或於現法中,得究竟智;若有餘者,可證得不還果。諸比丘!當於七月中,持續修習四念處。 無論何人,於六個月…五個月…四個月…三個月…兩個月…一個月…半個月中,如實修習四念處,可獲得兩種果位:或於現法中,得究竟智;若有餘者,可證得不還果。諸比丘!當於半月間,持續修習四念處。 諸比丘!無論何人,於七日間,如實修習四念處,可獲得兩種果位:或於現法中,得究竟智;若有餘者,可證得不還果。 諸比丘!為眾生之清淨,為度憂悲苦惱,為獲得真理,為證入涅槃,唯一趣向之道,即四念處。」 可見四念處是究竟解脫之道,是多麼的殊勝。《大念處經》對四念處有詳細的解說,茲摘錄如下: 一、身念處(Kayagatasati) 1.身隨觀-觀出入息(安那般那念) 諸比丘!比丘如何於身,觀身而住?比丘往森林,或在樹下,或在空閒處,結跏趺坐,端正其身,正念現前。入息時,具正念;出息時,亦具正念。入息長,即知入息長;出息長,即知出息長。入息短,即知入息短;出息短,即知出息短。彼覺一切身息入,覺一切身息出。入息時,彼學習使身輕安;出息時,彼學習使身輕安。…或於身,觀生法而住,觀滅法而住;或於身,觀生滅法而住。立念在身,有知有見,有明有達。彼當無所依而住,亦不執著世間任何事物。諸比丘!比丘如是於身,觀身而住。 2.身隨觀—四威儀 復次,諸比丘!比丘於行知行,住則知住,坐則知坐,臥則知臥。此身之任何舉止,彼亦如實知之。…或於身,觀滅法而住…。彼當無所依而住,亦不執著世間任何事物。諸比丘!比丘如是於身,觀身而住。 3.身隨觀-正知 復次,諸比丘!比丘出入時,正知之;觀前旁顧時,正知之;屈伸時,正知之;著僧伽梨(袈裟)及諸衣缽,皆正知之;於飲食嚼嚐,皆正知之;於大小便利,皆正知之;於行住坐臥,眠寤語默,皆正知之。…或於身,觀生滅法而住…。彼當無所依而住,亦不執著世間任何事物。諸比丘!比丘如是於身,觀身而住。 4.身隨觀-可厭作意 復次,諸比丘!比丘於此身,從頭至足,從足至頭,為皮所覆蓋,觀見種種不淨充滿其中:我此身中有髮毛爪齒、皮肉筋骨、髓腎心肝、肋膜、脾肺腸、腸間膜、胃糞膽痰膿、血汗脂肪淚、油脂唾液鼻涕、關節液、小便。諸比丘!猶如兩口之袋,充滿種種穀物,即:麥、稻穀、綠豆、菜豆、芝麻、糙米。有目之士,悉見分明,謂此是麥,此是粳米,此是綠豆,此是菜豆,此是芝麻,此是糙米。諸比丘!如是從頭至足,從足至頭,為皮所覆蓋,比丘觀見種種不淨充滿其中:我此身中有髮毛爪齒、皮肉筋骨、髓腎心肝、肋膜、脾肺腸、腸間膜、胃糞膽痰膿、血汗脂肪淚、油脂唾液鼻涕、關節液、小便。如是於身內,觀身而住…。諸比丘!比丘如是於身,觀身而住。 5.身隨觀-界作意 復次,諸比丘!比丘於此身,觀身諸界,即知我此身中有地界、水界、火界、風界。諸比丘!猶如熟練之屠夫或其弟子,屠牛後,坐於四衢道中,片片分解已。諸比丘!比丘如是觀身諸界,知此身有地界、水界、火界、風界。如是於身內,觀身而住…。諸比丘!比丘如是於身,觀身而住。 6. 身隨觀—九種墓地觀 復次,諸比丘!比丘應觀察被棄於塚間之死屍,觀此死屍,或一日,或二日,或三日,死屍膨脹,成青黑色,生膿腐爛。見此死屍,彼知我此身亦復如是,亦將如是,終不得免。復次,諸比丘!比丘應觀察被棄於塚間之死屍,被烏所啄,鷹所啄,鷲所啄,被犬所食,虎所食,豹所食,狐狼所食,或被種種生類所食。彼如是思惟:我此身亦復如是,亦將如是,終不得免。如是於身內,觀身而住…。諸比丘!比丘如是於身,觀身而住。 復次,諸比丘!比丘應觀察被棄於塚間之死屍,骨白如螺,…一年後,骨骸堆積,破碎成粉末。彼如是思惟:我此身亦復如是,亦將如是,終不得免。比丘如是…或於身,觀生滅法而住。立念在身,有知有見,有明有達。彼無所依而住,亦不執著世間任何事物。諸比丘!比丘如是於身,觀身而住。 二、受念處(受隨觀) 諸比丘!比丘如何於受,觀受而住?比丘有苦受時,即知我有苦受;感受樂受時,即知我有樂受;…或於受,觀生滅法而住。立念在受,有知有見,有明有達。彼當無所依而住,亦不執著世間任何事物。諸比丘!比丘如是於受,觀受而住。 三、心念處(心隨觀) 諸比丘!比丘如何於心,觀心而住?比丘心中有貪,即知心中有貪;心中無貪,即知心中無貪。心中有瞋,即知心中有瞋;心中無瞋,即知心中無瞋。心中有癡,即知心中有癡;心中無癡,即知心中無癡。心昏昧,即知心昏昧;心散亂,即知心散亂;…若心解脫,即知心解脫;心未解脫,即知心未解脫。比丘如是於心內,觀心而住…或於心,觀生滅法而住。立念在心,有知有見,有明有達。彼當無所依而住,亦不執著世間任何事物。諸比丘!比丘如是於心,觀心而住。 四、 法念處(法隨觀) 1. 五蓋 諸比丘!比丘如何於法觀法而住?比丘於五蓋,觀法而住。比丘如何於五蓋,觀法而住?比丘內心有貪時,即知內心有貪;內心無貪時,即知無貪;知未生之貪欲如何生起,知如何斷除已生起之貪欲;亦知已斷除之貪欲,未來將不生起。若比丘內心有瞋,即知內心有瞋;內心無瞋,即知內心無瞋;知未生起之瞋恨如何生起,知如何斷除已生起之瞋恨,亦知已斷除之瞋恨,未來將不生起。 若比丘內心有昏沉睡眠,即知我昏沉睡眠;若內心無昏沉睡眠,即知我無昏沉睡眠;知未生起之昏沉睡眠如何生起,知已生起之昏沉睡眠如何斷除;亦知已斷除之昏沉睡眠,未來將不生起。 若比丘內心有掉舉後悔,即知內心有掉悔;內心無掉悔,即知內心無掉悔;知未生起之掉悔如何生起,知已生起之掉悔如何斷除;亦知已斷除之掉悔,未來將不生起。 若比丘內心有疑惑,即知內心有疑惑;內心無疑惑,即知內心無疑惑;亦知未生起之疑惑如何生起,知已生起之疑惑如何斷除;亦知已斷除之疑惑,未來將不生起。 2. 法隨觀—五蘊 復次,諸比丘!比丘於五取蘊,觀法而住。比丘如何於五取蘊,觀法而住?比丘知:「此是色,色如是生起,如是滅盡;此是受,受如是生起,如是滅盡;此是想,想如是生起,如是滅盡;此是諸行,諸行如是生起,如是滅盡;此是識,識如是生起,如是滅盡。」比丘如是…於諸法,觀生滅法而住;立念在法,有知有見,有明有達。彼當無所依而住,亦不執著世間任何事物。諸比丘!於五取蘊,比丘如是於法,觀法而住。 3.法隨觀-十二處 復次,諸比丘!比丘於內六處、外六處,觀法而住。比丘如何於內六處、外六處,觀法而住?諸比丘!比丘知眼知色,知緣此二者生結縛。亦知未生之結縛如何生起,已生之結縛如何斷除;知已斷除之結縛,未來將不生起。知耳,知聲…;知鼻,知香…;知舌,知味…;知身,知觸…;知意,知法,知緣此二者生結縛,知未生之結縛如何生起,已生之結縛如何斷除;亦知已斷除之結縛,未來將不生起。比丘如是…或於法,觀生滅法而住。立念在法,有知有見,有明有達;彼當無所依而住,亦不執著世間任何事物。比丘如是於法,觀法而住。 4.法隨觀-七覺支 復次,諸比丘!比丘於七覺支,觀法而住。比丘如何於七覺支,觀法而住?比丘內心有念覺支,即知有念覺支;內心無念覺支,即知無念覺支;亦知未生之念覺支如何生起,已生之念覺支如何修習圓滿。內心有擇法覺支,即知…修習圓滿。內心有精進覺支,即知…修習圓滿。內心有喜覺支,即知…修習圓滿。內心有輕安覺支,即知…修習圓滿。內心有定覺支,即知…修習圓滿。內心有捨覺支,即知我有捨覺支;內心無捨覺支,即知我無捨覺支;亦知未生之捨覺支如何生起,已生之捨覺支如何修習圓滿。比丘如是…或於法,觀生滅法而住。立念在法,有知有見,有明有達,彼當無所依而住,亦不執著世間任何事物。比丘如是於七覺支,觀法而住。 5.法隨觀-四聖諦 復次,諸比丘!比丘於四聖諦,觀法而住。比丘如何於四聖諦,觀法而住?諸比丘!比丘如實知,此是苦之生起;如實知此是苦之集起,如實知此是苦滅,如實知此是滅苦之道。…… 由於篇幅有限,故只摘錄某些重要經文,也無法深入解說,有興趣的讀者,請自行閱讀《長部》第22經(即《大念處經》)及《中部》第10經(即《念處經》),另外班迪達尊者的《就在今生──佛陀的解脫之道》,恰宓禪師的《毗婆舍那禪──開悟之道》,Jotika禪師的《禪修之旅》,以及Sujivo禪師的《四念處內觀智慧禪法》對四念處禪修法都有非常精闢的解說,對解脫之道有興趣的讀者不妨請來細讀,讀後必能從中獲益,並充滿法喜。 |
|
( 知識學習|隨堂筆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