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耳提面命 春風化雨
2022/05/08 14:57:20瀏覽672|回應0|推薦30

耳提面命 春風化雨

胡志偉

    在八、九十年代,我因買書,一年去臺北數次。每次都把信義路二段的傳記文學社當作第一站,紹唐先生總是在同慶樓設宴款待,居台期間無日無宴,陸續介紹我結識了嚴長庚、嚴長壽、王瑩、戴國、梁肅戎、王藍、吳延環、羅輯、秀芷、張玉法、劉毅夫、田彬、黃肇松、陳鵬仁、吳伯卿、朱志騫、陳一新、王昭麟、陳一平、金開鑫、王振邦、石敏、張佛千、趙守博、郭冠英、黃明銓、顧重光、薛興國、張守禮、卜乃夫、卜幼夫、吳興文、楊明、陸鏗、崔蓉芝、胡春惠、曹英哲、曾景忠、姚家彥、楚戈、王家政、袁暌九、蘇墱基、吳夢桂、項紀台、薛少奇、戴瑞明等等黨政經文商各界名人。我想,傳記文學在當年能發售兩萬多份,劉先生的交遊廣闊、廣結善緣乃是重要原因之一。
   
耳提面命 春風化雨
    在台朝夕相處時,我常乘隙向這位老前輩討教。我說,我在香港主編兩本文學刊物:《開卷有益》與《香港筆薈》,感覺文學刊物很難推銷,香港人一擲三千元去賭馬毫無吝色,卻不捨得花三十元買一本文學雜誌。他說,事在人為,他也是從兩三千本起步的,內容、包裝、封面設計直至最後一遍清樣都要親自過目,一分耕耘才能有一分收穫。我聽社裡同仁說,編務均由他一人獨挑,從約稿、審稿、考訂、配圖,從不假手別人,常常在宴飲酬酢夜歸後,仍焚膏繼晷、挑燈夜戰,早晨上班的同事經常見到他在晨曦與檯燈交相映輝下伏案工作的身影,他的生命也是在長期熬夜中逐漸折損耗盡的。


   
他對我說,年輕人辦刊物往往經不起金錢的誘惑,一本雜誌如果文章與廣告分不清,那就注定是短命的。《傳記文學》一貫拒刊壽慶應酬的詩文,避免內容空泛互相吹捧的文章,除了回憶錄與自傳,絕不給活人立傳,絕不刊登歌頌上司圖利他人的文章,堅持蓋棺論定。
   
我問道,一本刊物要具備可讀性,總要臧否人物、評論是非,這個世界偏偏有些人憑藉金錢與勢力,動輒興訟,以勢壓人;設若大家善頌善禱,報刊又怎能成為社會公器?他說,不遭人忌是庸才,你不要怕壞人糾纏。文人當有威武不屈的錚錚鐵骨。我們研究歷史,就要以齊太史兄弟這種不畏強暴秉筆直書精神為榜樣。我們評論時政,臧否人物,要區別評文與評人的分野:評某人的文章,即使說他邏輯混亂、狗屁不通、曲學阿世,那都不會涉及誹謗;但如果評某人道德敗壞、貪污盜竊、老奸巨滑,那就涉及人格。若事出有因、證據確鑿,那就不是惡意誹謗,而公眾人物屬於可公評的對象,尺度較寬﹔對一般小人物卻要小心置評。欲避免壞人纏訟,要緊記胡適語錄:「有幾分證據講幾分話」,倘做到無一字無出典,那就根本不必憂慮壞人纏訟。

( 不分類不分類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medicchi169&aid=174068531